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刺五加对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强心甙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脏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用4.48%的刺五加按4.5ml/kg静脉推注时,对猫心肌收缩性的影响甚小,其主要作用为降低外周阻力,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和冠脉流量,提高心脏指数,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刺五加可降低离体蛙心的收缩振幅,明显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灌流时的冠脉流量和轻度减慢心率。静注刺五加抗哇巴因中毒时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优于苯妥英钠。  相似文献   

2.
红丝线草对哇巴因所致豚鼠心律失常及LD10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探讨红丝线草的醇提水转溶物(简称01—w)对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和LD_(100)的影响。给药组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01—w并分别与0.0125%的哇巴因同速(0.034ml/min)经豚鼠双侧颈外静脉灌注,对照组单用哇巴因,其浓度及灌注速度同给药组。实验结果表明:0.2g(生药)/ml组能显著提高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和LD_(10)的剂量(P<0.01),其它剂量组虽略能提高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及LD_(100)的剂量,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关于ol—w对抗强心甙毒性作用的机制正在深入研究中,可能与它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毛冬青甲素对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体猫心脏实验表明毛冬青甲素能增强心叽收缩性,增加心输出量、动脉血压和外周血管阻力,轻度减慢心率,增加分钟张力——时间指数,以低效率的方式增加心脏作功;轻度改善心脏的舒张特性。离体豚鼠心脏制备也表明毛冬青甲素增强心脏收缩;该药的量效曲线与异丙肾上腺素的量效曲线不平行,且不受心得安(10~(-7)M)的影响而右移,提示该药的正性肌力作用可能是对心肌直接作用,并可能不是通过β受体而实现。毛冬青甲素与哇巴因合用,不影响豚鼠哇巴因LD100。本文报导了一种利用(dp/dt)/P曲线测取左室等容舒张期压力降低的时间常数(T)的简便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测定不同生长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根、茎、叶部位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变化,分析其分布规律.对紫苏进行人工栽培,分期采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冷焰模式和CCT模式测定紫苏中16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6种元素总体上都随生长天数增加而含量呈下降趋势,有8种元素在紫苏茎中的含量都高于根、叶部位.研究发现紫苏中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如K、Mg、Na、Fe、Al,以及Mn、Zn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毒害元素As、Cd、Pb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的限度要求.幼苗期各种元素的含量最高,多种元素在茎中含量高于根、叶.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组织损伤的变化规律,采用建立一般训练和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对训练后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组织匀浆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Beta-glucuronidase)做了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4周末,一般训练组和过度训练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MDA和GSH-px、SOD活性和心肌ACP、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未见异常改变(P>0.05).但是第8周末,过度训练组心肌线粒体内钙和MDA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心肌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明显增加.结果提示过度训练后心肌细胞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线粒体内钙积聚和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硫酸锌(15mg/kg iv)对豚鼠心电图显示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能降低哇巴因对豚鼠的心脏毒性作用,也可对抗氯化钙诱发小鼠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对小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线粒体的影响,为其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停灌30 min,复灌45 min,复制小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I/R组和ISL加药处理组,每组6只.利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连续监测左心室内压,实时记录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最大压力变化速率(±dp/dt)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分离心肌组织线粒体,JC-1荧光探针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势;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组织中ATP含量.结果表明,ISL处理组心脏的LVDP、+dp/dt明显高于I/R损伤对照组(P 0. 01),心肌线粒体膜电势以及心肌组织ATP含量也明显高于I/R损伤对照组.表明ISL可保护I/R致心脏线粒体功能损伤,改善心脏I/R损伤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用AAS,AFS,ICP仪器测定了33只圈养大熊猫(雌性21只,雄性12只)血清中Cu,Zn,Fe,Mn,Ca,Se,Pb,Cd,Cr,Co,Na,K,Mg,P,Hg,As等共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Cu,Zn,Se,Pb,Cd,Hg等6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高,Fe,Ca,Na,K,P等5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大熊猫血清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宽,可能与大熊猫年龄、性别、健康、食物结构有关.在雄性大熊猫中Cu,Se,Pb,Cd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Na,Mg,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在雌性大熊猫中Cu,Zn,Cd,Hg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K,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Cu,Zn,Ca,Se,Pb,Na,Mg,P等元素的含量雌性高于雄性;Mn,Cd,Cr,Co,Hg,As,K等无机元素的含量雌性低于雄性.Cu,Zn,Se,Pb,Cd,Hg等元素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有一定的积累性.应尽量减少大熊猫对Pb,Cd,As,Hg等一些有害元素的摄入量.Fe,Ca,Na,K,P等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大熊猫饲料中应适量增加一些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9.
结合薄样技术,采用自制XRF分析仪,建立了雪松松针及花粉中多种无机元素进行同时测定的方法,并对本地雪松松针及花粉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雪松松针及花粉中均含有K、Ca、Ti、Mn、Fe、Co、Cu、Zn、Rb、Sr等多种无机元素,其中K、Ca含量相对较高;不同地点松针中无机元素含量存在差异;精密度(RSD)(n=6)在2.4%~6.3%之间,加标回收结果表明,同一元素3种不同加标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4%~104%之间.  相似文献   

10.
用哇巴因致心律失常为模型,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亚硒酸钠(Sodium Selenat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n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对哇巴因致动物中毒的影响。豚鼠300-400g体重,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n=10,静脉注入等容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表明哇巴因致室早、室速、室颤和死亡的剂量分别为158.15±25.46、179.76±34.29、227.68±39.35和309.87±38.23ug/kg((?)±SD)。(2)亚硒酸钠组,n=10,实验结果表明哇巴因致室早、室速、室颤和死亡的剂量分别为192.60±26.23~*、224.84±29.42~(***)、274.88±20.14~(***)和345.69±23.51~(**)ug/kg((?)±SD)。(3) SOD组,n=8,实验结果表明哇巴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东山赤山林场8龄短枝木麻黄纯林小枝衰老过程中K、Ca和Mg元素的含量及其内吸收率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短枝木麻黄成熟小枝中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KMg,而衰老小枝中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MgK.随着小枝的衰老,K和Mg含量下降(Mg在冬季除外),而Ca含量显著上升.K的内吸收率达60%以上,Mg的内吸收率较低(在冬季累积),而Ca在不同季节累积达90%以上.K的内吸收率在夏、秋季要高于冬、春季;Mg的内吸收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而Ca的内吸收率在各个季节并无显著差异.成熟小枝中不同的元素含量与其内吸收率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其中K、Ca含量与其内吸收率不相关;Mg含量与其内吸收率存在显著正相关(r=0.811,p=0.001).小枝衰老过程中较高的K的内吸收率反映了K是木麻黄林生长的关键元素之一,高的K的内吸收率是其重要的营养保存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对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自由基是机体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心肌细胞缺血损伤时,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氧自由基的清除剂。本文通过测定SOD活性,发现豚鼠于静滴哇巴因中毒出现室早时,SOD活性有明显降低。给予静注刺五加后,SOD活性迅速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木脂素(Schisandra lignans,SCL)和北五味子粗多糖(Schisandr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SCP)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小鼠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连续10 d皮下注射ISO的方法诱导小鼠心室重构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SCL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SCP组,采用灌胃给药方法.实验结束后计算小鼠心脏重量指数;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HE染色后测定心肌纤维直径(MD);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小鼠心脏重量指数、HYP含量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NOS和SOD活性及NO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异丙肾上腺素组相比,北五味子木脂素和北五味子多糖组能明显降低心脏重量指数(P0.05或P0.01),改善心肌病理学变化,抑制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心肌中NOS活性和NO水平(P0.05,P0.01或P0.001).结论北五味子木脂素和北五味子多糖对ISO诱导的小鼠心室重构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OS活性和NO水平、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制备,研究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亚硒酸钠(Se)对哇巴因所致心脏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OD(160μ/ml)可延长硅巴因(10~(-6)mol/L)所致室颤发生的时间(P<0.01),但对室早和室速发生的时间无甚影响(均为P>0.05)。Se(2×10~(-5)mol/L)可延长室速(P<0.01)和室颤发生的时间(P<0.01),对室早的发生时间无甚影响(P>0.05);用Se(2×10~(-6)mol/L)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无甚影响(P>0.05)。本结果提示SOD和Se对离体心脏由哇巴因所诱发的心律失常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推测自由基可能参与哇巴因致离体心脏的中毒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盆栽和地栽牡丹各部位大量元素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和地栽两种方式,在不同的生长期采集样品,测定比较两种栽培方式下牡丹不同部位的大量元素(N、P、K、Ca、Mg)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叶片中,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大量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N、P、K含量不断下降,而Ca、Mg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在新茎中,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N元素年周期变化都是先逐渐下降,到落叶期含量迅速上升;P、K元素,含量逐渐下降;Ca、Mg元素含量不断上升,盆栽牡丹Ca含量明显低于地栽牡丹同期水平.在老茎中,地栽牡丹老茎中的N、P、K元素含量在落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盆栽牡丹则仍处于下降的状态;且两者Ca、Mg元素年周期变化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镉锌复合污染对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下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芹菜吸收营养元素(N、P、K、Fe)的影响.结果表明:Cd、Zn单一污染下,茎叶中粗蛋白和元素P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C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茎叶对K的吸收,Zn抑制了茎叶对元素K的吸收;高浓度的Cd(8 mg/L)和Zn(500 mg/L),均显著地促进了茎叶对元素Fe的吸收,分别为对照值的1.3倍和1.5倍.而Cd、Zn复合污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存复杂的影响:茎叶中P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C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茎叶对K的吸收,Zn抑制了茎叶对元素K的吸收;Cd和Zn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芹菜茎叶对Fe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厦门几种猛禽体内的重金属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厦门4种猛禽:草鸮(Tytocapensis)、东方角鸮(Otus sunia)、燕隼(Falco subbuteo)和红隼(Falcotinnunculus)体内铜、锌、铅、镉的含量,研究以上4种元素在猛禽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草鸮和东方角鸮的5种组织中,羽毛、肌肉、肝脏和心脏的重金属分布规律是Zn>Cu>Pb>Cd,在骨头中为Zn>Pb>Cu>Cd;在燕隼和红隼体内5种组织中的重金属分布规律也为Zn>Cu>Pb>Cd.Cu、Zn、Pb、Cd在猛禽的肝脏、心脏以及骨骼中的含量较高,而在肌肉中的含量较低.猛禽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主要受环境污染程度、食性以及鸟类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木藤蓼药材中无机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分数,比较不同地区木藤蓼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异同点.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木藤蓼药材,采用ICP-OES法测定铝(Al),硼(B),钡(Ba),钙(Ca),铁(Fe),钾(K),锂(Li),镁(Mg),锰(Mn),钼(Mo),钠(Na),磷(P),锶(Sr),钛(Ti),铜(Cu),锌(Zn)等16种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Hg)和砷(As)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Pb)和镉(Cd)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不同地区木藤蓼中无机元素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药材中20种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K; Li和Mo两种元素在11批药材中均未检出;第9,10批药材中不含B元素.Hg, As, Cu, Pb, Cd等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测定结果显示,第7批药材Cu质量分数超标,其他批次药材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均符合国家标准.不同批木藤蓼药材中无机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存在差异性,重金属元素的超标可提示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两种藏药雪莲花的元素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和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苞叶雪莲和水母雪兔子两种不同的藏药雪莲花中的K、Na、Ca、Ng、Fe、Mn、Cu、Zn、Cr等9种生命无机元素和Pb、Cd等有害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苞叶雪莲中K、Zn、Cu含量较高,水母雪兔子中Ca、Mn、Fe、含量较高,两者中Pb、Cd含量都极低,为进一步研究藏药雪莲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心脏收缩释放的能量(作功)是心肌纤维长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的函数,即Frank-Starling(FS)心脏作功定律,被誉为心脏生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对此,笔者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Frank伸展离体心肌和Starling心肺制备实验与动物生理学实际的差异、以及人们在实验中观测到的增加心肌前负荷引起其收缩力增强的现象(FS现象),认为(1)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动物体内,来自心脏以外的、如同Starling心肺制备实验中那样人工控制心室充盈压力升高、引起EDV增加的那种血液的重力动力是不存在的;(2)另一方面,人为地增加前负荷,那是改变了心肌收缩时的外环境条件;(3)由此而激发出的FS现象,是心脏适应其外环境条件变化所作出的反应;(4)此种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反应,需通过心肌细胞内部与收缩过程发生有关的心肌兴奋收缩和化学力学偶联等一系列生化机制(不恒定因素)方能得以实现;因此(5)根据他们实验中观测到的FS现象,在逻辑上不能得出前负荷这一心肌收缩时的外环境条件变化调控其作功的推论,换言之,所有的在实验中被激发出来的FS现象,都不足以成为支持FS心脏定律的证据.然后,引用国内外公认的计算心脏每搏射血作功(W)的生物物理学公式"W=PX(EDV-ESV)",证明了W和EDV之间没有函数关系.根据心脏作功的生物物理学基本原理,笔者认为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表达的不是心脏作功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