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9月23日日食期,日食观测组拍摄了地球元素H,D,Ca,Fe,…的发射光谱(光源和仪器安置在同一实验室内),首次发现在日食期地球元素谱线波长发生变化,H,D,Ca谱线波长的相对变化达10~(-4)量级。  相似文献   

2.
长期观测表明,地球元素谱线波长是高度精确不变的。宇宙中的引力可引起元素的谱线移动,但未见日食对地球元素光谱影响的观测报道。根据李政道博士的“真空工程”理论,可以推测到日食期间地球元素光谱是会受到影响的。据此,华中理工大学引力实验中心与武汉、黄石两地有关光谱工作者合作进行了联合观测。于1987年9月23日上午,在武昌、青山,汉口、铁山、新下陆等五地,用六台摄谱仪同时拍摄地球元素的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3.
《科技馆》2009,(3):31-32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发生罕见的日全食景观。为普及天文知识,提高观众观测日食水平,河北省科技馆特邀北京天文助理研究员詹想,在宇宙剧场做有关日食的天文科普讲座,题目为《漫画日全食》。  相似文献   

4.
<正> 1 引言日全食的地磁效应,国内外学者已进行过长期的观测,但出于磁地的日食效应较小以及观测条件限制,结果不尽一致,争议颇大。而日环食对地磁场的影响,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迄今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国学者在1980年云南日全食期间曾对地磁场进行了多方面的观测分析,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日全食发生在磁暴期间,加上全食时太阳地平高度甚低,观测分析较为困难;结果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次日环食主食带横贯我国中纬度地区,日食时太阳地平高度较大,而且没有出现磁暴,为我们分析研究日食的地磁效应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诠释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中国长江流域等地区观测到了日全食天象.此次日食的食分为1.079 9,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398.8秒.是1814-2309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日食从印度拉开帷暮,经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进入中国.椋过太平洋后从日本南侧列岛上空落幕.在地球上可见的全过程长这3小时25分,掩食带全长15 150千米,平均宽度230千米,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0.71%,成为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于1990-05-23首次在短厘米波段的15和9.375 GHz(2和3.2cm 波长)2个频率上,在相距1000多 km 的2个地区,同时收到的叠加在太阳微波大爆发上的精细结构(FS)的时间轮廓进行了分析,给出观测参数,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书经》所载“仲康日食”的时间确定问题一直是夏年代学中的一个难题 基于华夏历史时期天文家们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根据复原了的元代《授时历》交食推步术及有关史料 ,重新考察这次日食事件及古代的推步结果 ,确认了郭守敬等用《授时历》推算出的“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当是公元前 2 12 8年 10月 13日 ;提供了由《授时历》方法编算的 - 2 2 0 0至 - 1799年日食典 ;为进一步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天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尚书·夏书·胤征》记载,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发生日食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春秋时代,就有哈雷彗星出现的记载。在两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时代,魏国的石申和齐国的甘德,已记载了一百二十个恒星黄道数和距北极的度数,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随着观测材料的积累,人们逐步地认识了天体运行的一定规律,季节变化与天体运动的关系,并试图对天文观测材料做出理论上的概括,产生了对宇宙的本源、结构和演化的推测,出现了关于宇宙的各种理论。战国时代著名法家商鞅的老师尸佼,  相似文献   

9.
根据日环食射电联合观测研究的课题需要,用北京天文台高分辨率的太阳磁场望远镜,于1987年9月22、24日对太阳黑子的纵向磁场进行了观测,经过换算得到23日日食时有关黑子的磁场分布及其月掩情况。这些结果不但大为改善了有关射电源的光学证认,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黑子上空缓变射电辐射的方向性,二维分布以及亮温度的极小点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从天文学角度对日食形成原理及其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计算,认为日食形成的两个条件--月球黄纬条件与日食限角条件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日食时月球距黄道的角距离或太阳距黄白交点的角距离,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它们与黄白交胆、日月视半径及其地平视差的关系。而日月视半径及其地平视差又随日地距离与月地距离的变动而变化,黄白交角也是变动的。因此,从根本上讲,日食时月球黄纬与日食限角的大小均取决于黄白交角的大小及日地距离与月地距离的远近,两者本质上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温的年日变化与土壤的导温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讨论各层土壤温度的分布,及其月平均值的年变化,与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变化,最后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土壤的导温率,并讨论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结果指出北京月平均地温年变化的振幅,在地面约为20℃,随深度迅速减小。在0.75米深度处,地温年振幅为地面振幅的一半。最高最低出现的月份,随深度都有落后现象。但落后的情况,两者并不相同。在25厘米下,各月月平均温度都高於0℃。 地温日变化振幅因天气情况不同,大有差别。根据某月观测纪录,最大达22.3℃,最小只1.5℃晴日远较阴雨日为大。振幅随深度减小,最高最低出现时间随深度的落后现象,晴日也较雨日为明显。 根据随深度振幅减小与位相落后计算得的导温率,因计算方法与天气情况不同,有相当大的变动范围。共平均值为。 0—1 厘米层 0.3×10~(-3)厘米~2/秒 1—10厘米层 1.2×10~(-3)厘米~2/秒 10厘米-1米层 4.0×10~(-3)厘米~2/秒 1—12米层 7.0×10~(-3)厘米~2/秒总平均值为5.0×10~(-3)厘米~2/秒。根据上述导温率的数值,以1厘米深的观测振幅为标准,所计算得的各深度振幅值,与实际观测值极为相近。  相似文献   

12.
 日食理论是传统数理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代各文明的日食理论中,视差算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算法。日食的食甚、食分、食限、起讫时刻以及持续时间的计算,都与视差算法密切相关。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在公元前2世纪即已发现视差现象,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至大论》中,详细论述了视差的成因和计算,以及视差对日食计算的影响。在中国,视差现象最早为公元6世纪天算学家张子信所发现,唐代徐昂在《宣明历》中设计日食三差,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视差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详细解读了《宋史》所记载的《崇天历》有关日食计算的算法术文和天文常数,并根据《崇天历》日食推算过程给出其完整的日食推算公式。作为一个算例,使用《崇天历》计算了天圣二年五月朔的日食情况,展示了这次日食推算的完整过程。与《纪元历》的日食算法比较,对《崇天历》的算法给出综合评价,指出《崇天历》的日食算法是合理的,但还不够优化。相比《纪元历》,《崇天历》的日食算法更为简单和粗糙,但其入交定日算法却比《纪元历》的更接近重建模型。  相似文献   

14.
长波长、弱电离层延迟、低噪声的线性组合观测值能够实现整周模糊度的快速确定,而组合的波长、电离层延迟系数及观测噪声都由组合系数决定。在用频率因子、电离层延迟因子和观测噪声因子表征组合波长、电离层延迟系数及观测噪声大小的基础上,利用搜索法得到了适合于整周模糊度解算的BDS/GPS B1、B2、L1、L2四频组合观测值系数,利用函数法得到了观测噪声最优时组合观测值系数和与频率因子及电离层延迟因子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0,-1,0,(1)、-1,0,1,(0)和-1,-1,1,(1)3组系数确定的组合观测值具有较长的组合波长,较小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和观测噪声,有利于整周模糊度的解算。  相似文献   

15.
2012天有异象     
2012年已经过了2个月了!这个传说中形象已相当狰狞的年份,在玛雅人的预言中将是人类的"世界末日",在中国人的农历上却是龙腾虎跃的龙年、壬辰年。5月21日有日环食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太阳被月球遮住的天象。日面全部被遮住时叫"日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食起讫算法是为了计算日食的初亏和复满时刻而设计的,该算法为《皇极历》所首创,此后历法均有涉及.通过构造日食起讫算法的理论模型,证实日食起讫算法应与月亮视差有关,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只有《钦天历》设计的日食起讫算法成功地考虑了月亮视差,由此指出中国古代日食起讫算法的一个缺陷.  相似文献   

17.
《书经》所载“仲康日食”的时间确定问题一直是存年代学中的一个难题,基于华夏历史时期天天文家们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根据复原了的元件《授时历》交食推步术及有关史料,重新考察这次日食及古代的推步结果,确认了郭守敬等用《授时历》推算出的“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当是公元谫2128年10月13日,提供了由《授时历》方法编算的-2200至-1799年日食典;为进一步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为科学技术尤其是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钱老90寿辰之际,经国际小行星协会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编号为3763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钱学森星”是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那天晚上繁星满天,紫金山天文台的杨捷兴研究员使用40厘米双筒折光望远镜对准双鱼星座进行了照相观测,将拍摄的照片  相似文献   

19.
1600年前后,利玛窦率先在中国试制小型欧洲式仪器.自1629 年起,在徐光启和李天经的领导下,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指导历局人员制造了象限仪、纪限仪、天球仪、黄赤全仪、日晷和望远镜等十几种欧洲式的天文仪器,其中多数是小型仪器.它们被用于日食、月食等天象的观测,以及以核验星表数据为目的的观测.  相似文献   

20.
于非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5):122-122
据说,最早被记录下来的日全食发生于夏王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第四位君主仲康在位时.从那时算起,人类观测和记录日全食的历史已有4 000年了.不过,在这4 000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对日食的观测与"科学"二字几乎不沾边儿,其与"迷信"的关系倒是更为密切,无论古代中国、古巴比伦还是古希腊,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