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已有GM(1,1)模型和离散GM(1,1)模型的不足,建立了高校招生人数的直接离散GM(1,1)模型,并对相关实例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直接离散GM(1,1)模型模拟预测精度更高,更能反映高校招生人数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
应用GM(1,1)模型对1995~2017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进行趋势的分析,并且按照发展趋势进行为期三年的预测.所应用到的GM(1,1)模型是按照参数的双向差分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并且在初始值也进行两方面的变动,应用模型初始值加权评均法、模型初始值加权误差平方法.这样可以适当的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对GM(1,1)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检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将边坡看作一个灰色系统,采用GM(1,1)模型对沉降进行预测,相关的参数可由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和实际的监测数据予以确立。将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能够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能够在变形监测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灰色模型在建筑物、边坡、高铁等领域的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在现代有轨电车中的沉降预测中应用比较少,并且现代有轨电车在运营阶段的沉降变化量较小。用灰色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有轨电车筏板的沉降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并比较。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剔除了旧数据,增加了新的预测数据,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验证了模型在现代有轨电车筏板进行沉降预测的可行性,为今后类似情况的沉降监测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GM(1,1)模型的改进及其在西安市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规模对大中型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为提高人口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了GM(1,1)和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的特点,并以2007—2012年西安市人口数据资料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等维递补GM(1,1)动态预测模型,预测了西安市2013—2016年城市人口规模,结果分别为859.757 3万人(2013年),864.010 6万人(2014年),868.285 0万人(2015年),872.580 5万人(2016年)。统计检验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简便可行,预测精度高,结果符合实际,可靠性强,为市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灰色预测法对1978—2016年数据进行分析,建立GM(1,1)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利用所建立的模型预测2017—2021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可为了解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灰色模型GM(1,1)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灰色组合预测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省就业状况预测分析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土地基沉降问题,利用灰色理论提出GM(1,1,t~2,t)模型,通过优化灰导数白化值建立离散的GM(1,1,t~2,t)新模型,并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新模型的5个参数.通过软土地基沉降的实例应用,说明离散的GM(1,1,t~2,t)模型的模拟预测效果优于GM(2,1)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函数变换理论,本文尝试使用复合函数变换来提高原始数据序列的光滑性,从而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全国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发电量)的建模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传统的GM(1,1)模型和对数函数变换GM(1,1)模型的精度.建模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卖方往往比较关心售出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有多少发生了故障,所以有必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指导相关的生产活动.灰色预测所需数据量小,一般只取近期较少数据,而且数据的波动性不应该太大,产品的故障数恰恰符合这样的特点.采用补充残差和加权平均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的GM(1,1)模型,并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产品故障数的预测.经过误差检验法检测到预测模型的精度为1级.  相似文献   

11.
计量异常通常意味着供电企业的供售电量不平衡,大多数情况均为异常期间电量少计,因此,合理把控好异常恢复后的电量追补环节,是保证供用电企业双方经济利益以及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举措。由此,本文主要探讨某供电公司辖区内发生10kV电力用户电能计量异常情况,并提出电能追补方案,以期为电能追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国标和行标设计规范,采用STAADpro软件建模,进行大功率泵基础动力时程分析,获得基础的最大振动位移和最大振动速度,判断是否满足行业规范要求。再分别改变机组扰力,找到"扰力与机组重力的比值"和结果位移/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供为同类工程设计和修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用电负荷的变化又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和供电服务,因此,日益突出的供电质量问题引发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我国农村电网历史欠账较多,网架结构和规划不合理,供电质量问题更加突出。为促进我国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供电服务,本文研究设计了农村电网供电质量评价体系,遵循科学合理、可操作强的原则,对供电质量指标进行综合量化,使其作为全面评估和考核供电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工业的不断发展加剧了我国的能源短缺,所以电厂锅炉燃烧过程中的能源节约越来越重要。电厂锅炉应用先进的热能动力工程,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主要对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对电力系统分区的基础上,利用暂态稳定裕度指标对轨迹灵敏度无功优化配置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考虑系统暂态稳定动态无功点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以保证系统内所有节点暂态稳定为前提,避免最终的补偿点来自于同一分区导致的补偿效果的有限性.通过考察暂态稳定性差的节点的受扰过程,缩减了轨迹灵敏度指标计算范围,达到兼顾系统薄弱环节和量化补偿效果确定无功配置点的目的.IEEE 39节点系统和广东电网220 k V网络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大力发展绿色再生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光伏发电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未来最具潜能的替代能源。最大功率点跟踪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此技术可最大限度提升光伏发电效率。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光伏发电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工作原理,对当前常用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改进优化方法,以期更好地保证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影响,风能发电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大规模风电接入极大影响了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本文简单阐述了风电机组与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要求,然后详细介绍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当前,人们可以采用需求侧管理技术与大规模储能技术,提升频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一种新型的供电装置,该装置由太阳能电池及其检测电路、蓄电池及其检测电路、单片机、充电电路等组成.它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并在太阳能供电不足时自动转为市电供电,解决长期阴雨天情况下太阳能供电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电力系统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发展脉络作了分析,对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典型的补偿装置作了阐述,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20.
电力调度为电力企业经营运行与处理各项事故的协调者与指挥者,在确保电网经济安全以及高质量运行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电力调度工作的开展质量会直接影响电网的实际运作质量,因此,为保障电力调度工作在安全生产中不产生错误操作的行为及调度事故等,应对其进行积极思考,以确保整个运作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