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贺勇 《科技信息》2010,(3):I0376-I0376
具体的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报酬等操作系统(政策、制度、程序、方法等)。是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手段,它包括为强调专业化而设立的职能操作系统和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设立的跨越职能的功能系统。人力资源部通过制定作为“技术资源”的职能系统,以及向公司所有管理者提供“技术”应用培训和咨询辅助,促进管理者有效运用功能系统,旨在形成全公司动态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各操作系统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所以彼此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必须充分体现并融合战略、组织、文化的要求.而每家公司的战略、组织、文化独具特点,所以人力资源操作系统也应该是个性化、切合企业实际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不同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雇员的组织承诺类型也是不同的;要提高雇员组织承诺,必须首先确定不同类型的组织承诺所对应的雇员类型。文章以制造业479名雇员为样本,揭示了对组织承诺具有显著影响的个人特征变量;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雇员在各类型组织承诺上的倾向性。研究结果对企业保持雇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带来了金融人才的加速流动,吸纳和留住优秀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雇员自身需要职业成长,更多的人才在组织内的不同岗位上进行转换,或流动于不同组织之间以获取职业能力的提升,如何有效支持和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成长,对增强银行组织的竞争力和满足员工的需求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柴灏 《科技资讯》2009,(9):151-151
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核心是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个人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在相对宽松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对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企业人才管理是指把企业员工作为企业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一个整体来分析和规划,使其潜能得到发挥的全部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5.
虚拟公司,值得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芳 《广东科技》2000,(10):40-41
据报,日前,广州地球村电脑网络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一种新的企业模式:公司对雇员和雇员对公司模式。在这一种电子商务模式中,企业为了完成特定的某一任务,通过互联网招募员工,并依托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管理,组织成一家网上的虚拟公司,公司员工称为虚拟员工,虚拟员工熟悉互联网,他们扮演着传统企业中员工的角色、协同工作、完成公司统一目标(当然是在家里)。据说,自这  相似文献   

6.
结合大同煤炭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的实践,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进行了阐述,包括合理制定人才管理方略、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人才使用环境、建立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等。  相似文献   

7.
美国《计算机世界》对其公司支持远程家庭办公的124名IT经理就今后12个月他们的远程家庭办公将如何发展进行了调查,几乎所有人都表示,至少部分时间的远程家庭办公将加速发展。被调查的公司有500名或更多雇员。 尽管在过去的两年里远程家庭办公快速增长,但在每一个公司内远程家庭办公的雇员仍然很少。 近3/4的被调查者说,仅有10%或更少符合远程家庭办公条件的雇员在家远程办公。信息技术部门的远程家庭办公雇员比例最高,为41%,低于这个比例的依次为金融、客户服务、销售和营销部门。 81%的被调查者说,他们的远程家庭办公雇员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办公室,在办公室他们至少可以得到对一些设备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产业背景下会展业发展必须具备“人本”观念,必须将“文化”、“人本”渗透到会展肌体的每一个细胞中。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发适合本土会展产业的人才是安徽会展产业最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现状,指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政府管理、政策法规、投资机制、人力、产品与市场、技术基础设施及产业化环境等人文方面,并从发挥政府作用、培养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建立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风险转移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优化调控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信息经济时代,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因素,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降低知识型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人才的重要性、什么是人才、人才的现状和如何构造留住人才的环境四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1.
陈默 《广东科技》2012,(21):23-24
一个企业的人才环境是人才赖以生存且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一个企业要想激发人才群体的潜能,就应该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和营造一种适应其自身发展的环境,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的活力竞相进发,营造员工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氛围,打造一种留人、留心、干事的环境。同时为人才提供展现个人才能的平台,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是企业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现将笔者对基层电力企业人才培养及人才环境建设的肤浅认识汇报。  相似文献   

12.
高校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及其长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在农业技术服务过程中普遍遭遇“技术应用性不强”、“风险高收益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如何发展并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技服务体系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人力培育与流动”模式、“园区示范”模式和“产业关联”模式是该体系中的三大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利弊,但所起作用皆不容小觑,我国应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规范技术市场、加强产业关联等方式不断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将工作给谁     
美国一家人力中介公司的CEO麦斯摩(Max Messmer),日前在《策略财务》(Strategic Finance)杂志指出,遵循下列选才原则,公司才能给予所有应征者平等的机会,并且作出最好的决定: 一、缩小范围。在进行面试前,公司必须先拟定该职务必备的技能及经验要求,按照重要性排列,以此为谁,全面地评估每位应征者,将不合格者立刻淘汰。研究显示,有时候公司选择雇请某位应征者,只因为他的某项条件特别突出,公司却忘了他其实缺少其它也很重要的技能。 二、安排一位以上的面试人员。让不同  相似文献   

14.
旅游高等教育与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入世后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旅游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从21世纪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入手,着重探讨了旅游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以及旅游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营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加强人才管理、提高效率,如何通过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控制活动来实现企业目标,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中的一切管理、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实现其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而对其人力资源实行科学合理的更新、配置、使用、开发和激励的一系列管理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的特点性质近一步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包括中小企业在经营规模,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等方面的特点.并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管理的3P模式,希望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人力资源库,必须重视现代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明确责任和任务,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人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决定一个机关、事业和企业等组织机构发展前景的不是拥有多少物质资本,而是取决于拥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及如何合理高效开发和管理这些人力资源.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机构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模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人事方面的任务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能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内心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其组织机构也因为员工价值的开发而得以发展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实用性人才培养对师资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新型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对师资队伍的素质从整体上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优良、技术过硬、生产懂行、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勇于创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个体上要求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探索者和创新者的能力、较强的实践技术服务能力、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执行力研究是组织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力影响组织战略决策的实施,是组织提升竞争力的基石。执行逻辑是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全面提升组织执行力的过程。执行逻辑涉及执行的起因、战略决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制度、机制、文化等,以执行逻辑的方式提升执行力,组织就必须面对和改善自身存在的各方面的执行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