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然界的动物中,有许多拥有远超过人类的某种特殊能力。它们有的拥有比我们人类更敏锐的听力,有的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视力,一些动物甚至拥有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官系统……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探测着周围的世界,感知光线、声音、化学气味以及物体质感的微妙变化。这种感知能力非常重要,无论少了哪一样,都会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常忽略了气味,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气味过于蒙眬,没有清晰的图像和声音。狗的嗅觉比人类敏锐100万倍,它们靠气味识别主人,闻气味寻找毒品,很显然,对于狗来说,气味是强有力的信息交流工具。即使对于我们人类,气味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用气味吸引异性,气味还能够强烈地唤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然而,气味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的嗅觉器官是如何感觉气味的呢?尽管人们老早就在思考和研究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也极力试图清晰地描述嗅觉的秘密,然而遗憾的是,他们至今也没有完全弄明白我们的鼻子是如何工作的。现在能够…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嗅觉基因有1000多种,它们位于鼻子上皮上端的嗅觉受体细胞之内,每个嗅觉受体只对一种或几种气体特别敏感。而嗅觉比较灵敏的法国调香师每天最多能分辨出1000多种气味。这远远比不上有些动物,像猫和狗就能识别和记忆4万~5万种气味。气味的种类太多,在气味物质的分类法中,被公认的是采取香、臭的分类方式,即好闻的曰"香",不好闻的曰"臭"。然而,日常生活中,它们却始终陪伴在我们左右。对于香臭这对"小兄弟",你有多少了解呢?  相似文献   

4.
方式独特大多数动物的交流方式没有人类那样复杂,但有些动物可以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使用非常独特的交流方式。一只鬣蜥的领地有几平方千米,因此气味能否长时间仔留变得十分关键。其他鬣蜥可能需要好几天才会发现这些气味信号,但是它们的紫外线识别能力可以帮助解决这  相似文献   

5.
植物也反恐     
进入一个危险地方,带一只专门嗅炸弹的警犬,还不如带片叶子更好使。因为研究发现,目前植物对炸药的探测能力与狗相当,甚至更好。植物在整个生物界中是最基础的一类生物,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装点并美化了人类  相似文献   

6.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指出,他们已经证实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观点——即动物通过身体气味选择配偶和辨别后代。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腋窝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动物(包括人类)能够检测出信息素,对于感觉神经来说,信息素尽管没有芳香的味道,但是能够被嗅到。人类的这种气味产生于腋下。纽约康奈尔大学的马蒂厄和约翰斯顿对大鼠进行了试验,观察它们是否仅通过嗅觉就能识别出自己的“家庭”成员。他们把刚出生的大鼠在它们的气味感觉能力形成前把它们放在不相关的窝棚里饲养。这些大鼠所嗅过的气味只是与它们没有直接关系的“养母”和它的“…  相似文献   

7.
正狗在车上兜风时收获的快乐出乎人类意料,因为狗的嗅觉系统比人类的好得多。人的鼻子内仅有500万个气味感受器,而狗鼻内是一个由多达3亿个气味感受器构成的复杂网络。此外,狗的嗅觉皮层(大脑中负责处理气味的区域)比人类嗅觉皮层面积大40倍。数量巨大的气味感受器和发达的嗅觉皮层,使狗仿佛置身于一个近乎有着无限嗅觉刺激的新奇世界。当它们把头伸出窗外时,  相似文献   

8.
嗅觉新探     
人类的嗅觉器官是一个进化的杰作,许多物质的气味它都能辨别,尽管人们对它从事研究,但对于嗅觉的认识仍还是一个谜,如邮票大小的一块嗅觉组织是怎样将化学刺激信号传入大脑的呢?当气味中的分子进入嗅觉细胞膜上的纤毛,该组织的感受器上有一种特殊蛋白质.近来研究认为每种气味都可结合和刺激细胞,包括分辨不同气味种类的感受器.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只生活在南大西洋海底、长有类似人类牙齿的神奇乌贼。它们真的长着和人类一样的牙齿吗?它们会咬人吗?研究人员说,这种鱼的名字叫Promachoteuthis sulcus,是生活在南大西洋海底的一种小型乌贼,极其罕见,在全世界范围内只保留了一个标本。它们的触手极短,看起来很怪异,而吓坏我们的"牙齿"其实是一个错觉,它们是乌贼的嘴唇。  相似文献   

10.
人的嗅觉十分敏锐,比味觉高1万倍,可能与视觉、听觉一样灵敏。人对气味的感受,与性别、年龄、习惯、教养、种族等因素有关。女性的嗅觉比男性强,年轻人比老人强,农村人比都市人强,聋哑人比普通人强。个别盲人单靠嗅觉就可辨识几步之外的熟人是张三还是李四,经过训练的人能觉察和分辨出5000种不同的气味。时间一长,再强烈的气味,鼻子也会淡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热带地区,气温高,很多东西都带有比较强的气味,但当地人已经适应;要是寒带的人突然到了热带地区,一定会有不少气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人类感知外界事物主要靠视觉,也就是通过我们的眼睛去了解和观察世界。那动物通过什么感觉器官去感知世界呢?研究证明,和人类一样,许多动物也主要凭借视觉来观察世界,但同时,它们还拥有某些比我们人类更敏锐、或者我们人类不具备的感知世界的器官,因此它们"看"到的世界比我们人类看到的更复杂、更丰富多彩。而这一切都是它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沮顺的庞然大物 海象是一种比较温顺的动物,尽管它们长着巨齿獠牙,身上的气味也不敢让人恭维. 不久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来到北极研究海象,他们很快发现,海象这种动物是何等的迷人而可爱.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好奇心就像人们对它们一样.每当看到人来到跟前,它们会用突起的鼻子向你问候,就好像要嗅你的味道,与你接触.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它们的北极栖息地还能让它们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13.
温顺的庞然大物 海象是一种比较温顺的动物,尽管它们长着巨齿獠牙,身上的气味也不敢让人恭维。不久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来到北极研究海象,他们很快发现,海象这种动物是何等的迷人而可爱。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好奇心就像人们对它们一样。每当看到人来到跟前,它们会用突起的鼻子向你问候,就好像要嗅你的味道,与你接触。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它们的北极栖息地还能让它们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14.
<正>人与动物的嗅觉器官功能巨大。那么植物呢?植物也有鼻子吗?答案是有。植物不但有鼻子,而且不止一个,它们会用作呼吸,也会"闻"气味。自然界的香味叫人开脾健胃,恶臭味则令人掩鼻。为什么要"掩鼻"呢?因为鼻子是"闻"气味的惟一器官,掩住了鼻子,就等于关闭了嗅觉器官。"五官"之一的鼻子,具有独特的功能。人类不但利用它识别气味,还利用它呼吸,保障进入肺部空气的质量。而动物的鼻子也跟人类的鼻子一样,有闻味、呼吸、发声共鸣的功能。更为有趣的是,不同动物的鼻子  相似文献   

15.
苍蝇和航天 春暖花开之际,万物苏醒,嗡嗡飞舞的苍蝇也随之到来,令人讨厌的苍蝇和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者却把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苍蝇声名狼藉,被称为“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之处,它们无不逐味而至,有时往往一只苍蝇前来叮食美馔时,其他苍蝇也会迅速嗡嗡赶到,因为先赶到者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物质,招来同伙。 苍蝇有惊人的嗅觉,能在很远的距离内嗅到微乎其微的气味。经研究发现,苍蝇的嗅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上,每个感受器是一个小腔,它们与外界相通,这种感受器非常灵敏,因为每个小腔内都…  相似文献   

16.
体臭之谜     
高温季节,在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人群中常散发出一种让人窒息的人体异味,这种医学上称为体臭的气味主要来自于汗液。 汗的基本成分本来是无味的水,所谓汗味实际上来自只占汗水0.8%的一种高级脂肪酸,皮肤上繁殖的一些常见菌类就是以此为食物,然后将其分解成了散发异味的甲基丁酸等低级脂肪酸。皮肤上的常见菌类有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简单的冲洗并不能除掉它们,不过它们又能针对霉菌等有害菌的进攻起到保护皮肤的  相似文献   

17.
郑定劲 《科学之友》2003,(12):27-28
过去,鸟类学家一直认为鸟的鼻子没有嗅觉。如今,这一观点将可能面临新的挑战。最近一项有关冠毛海雀的新研究表明,和其他动物一样,气味对鸟类来说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冠毛海雀是一种生活在北太平洋海岸及附近水域的海鸟。科学家最近发现,它们在求偶季节里会发出一种浓烈得像橘子一样的芳香气味,这种气味会吸引同类异性,这说明鸟类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口腔中生活着数千亿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它们有的悬垂在口腔硬腭上,有的躲藏在舌头隐匿处,有的缠结在牙菌斑上,这些微生物在人类口腔中形成了数百种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生活在口腔中的这些细菌似乎给我们大多数人带来了很多困扰和尴尬,这些微小生物混合在气味难闻的黏性物质中,我们必须通过刷牙、牙线清洁等方式,才能保  相似文献   

19.
正家猫与同类之间很少会互相喵喵叫,但它们会对人这样叫。这是为什么?在近1万年前,人类尚未驯化出家猫来,那时的猫很少会近距离地遇到自己的同类,它们之间无需用声音来交流,而是通过嗅觉辨别它们用身体摩擦树木等物体或在这些物体上撒尿留下的气味来传递信息。但人类的嗅觉远远不如猫科动物那么灵敏,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动物拥有让人类惊叹不已的视力,有的能在夜晚看清周围的环境,有的能发现数千米外的猎物……它们的视力为什么这样神奇呢?一起来看看吧!自然界的动物中,有许多拥有远超过人类的某种特殊能力。它们有的拥有比我们人类更敏锐的嗅觉,有的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视力。某些动物和昆虫具有独特的视觉,它们以超级视觉能力洞悉神秘的外部世界。鸟类的四色视力在鸟类世界中,视力最好的是猛禽类。它们的视力至少比人类好8~10倍,在好的照明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