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素芳 《科技资讯》2006,(32):139-140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已成为银行授信新的增长点。但是由于部分民营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还款意识差,贷款频繁出现问题,金融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研究,提高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已经势在必行。下面笔者针对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的表现特点提出几点管零措施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制度性因素决定了大量资金资源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政府所控制,导致国有企业存在融资优势。一方面,民营企业企图获得正式契约银行授信融资渠道,但目前获得银行授信公司比例只占小部分;另一方面,民企转向建立非正式的关系。以2003—2012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1 100个数据作为样本,从过程和结果研究两个方面研究银企关联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以及偏离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银企关联能显著提高调整速度以及降低偏离程度。还发现银行授信与银企关联之间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而融资约束不影响银企关联与调整速度及结果之间关系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企业集团为主的各种关联性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规模庞大、发展稳健的集团客户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然而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集团客户在给银行带来较大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一定的授信业务风险。在单一客户授信中,授信风险考察的主要是授信总量的问题,授信发生后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也相对简单一些。而在集团授信中,则不仅要考察集团整体的授信承受能力,还需要根据集团各成员自身实力以及还款来源的不同考虑选择具体的借款人,以及合适的担保条件。作者根据在商业银行从事授信工作的具体实践与感受,对在集团客户授信时如…  相似文献   

4.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银行授信的概念作出了解释,接着又从三个方面客观分析了金融形势、经济发展态势对银行授信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二部分,认真查找我国银行授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根据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改进商业银行授信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加强银行授信管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是:降低授信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FA)、K-均值(K-means, KM)及群体多层次分析(grou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AHP)构建FA-KM-GAHP模型, 并对授信供应商风险进行群体共识一致性评价. 实证研究显示: 速动比率、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产品质量问题与投诉的指标权重值分别是28.12%、 15.85%及45.79%; 授信供应商$D_2$优于其他授信供应商13.82%~57.36%. 基于此, 提出了评估和选择 授信供应商的 建议, 例如搭建联盟型区块链风险评价的共享平台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存货质押融资统一授信模式下,银行与物流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易使物流企业产生授信审查不努力道德风险,银行作为委托人需要设计激励机制加以防范,收益分配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以对道德风险起到约束作用.基于存货质押统一授信模式,考虑物流企业授信审查不努力道德风险,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问题,构建银行收益分配模型,得到最优收益分配比例决策,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最优收益分配比例变动趋势.研究表明,存在最优收益分配比例使物流企业投入最优努力水平,实现双方联合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集团客户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集团客户的授信业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及资产质量,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针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形成机理、风险特征进行重点论述,同时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集团客户风险控制的要求,讨论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陶琦 《科技信息》2007,(18):103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的危害。并提出必须规范政府、商业银行、企业三方面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外部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才能有效的控制和防范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  相似文献   

9.
孙娜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187-188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和集团化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多,由于集团客户的规模巨大、金融业务需求大而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这些集团客户为商业银行的带来巨大的利润。但是伴随着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发展,集团客户与其关联企业过度融资等经济事件时有发生,商业银行对于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管理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解决相应风险的防范管理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适度引入担保公司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成为时下一种潮流,商业银行在对担保公司一般授信担保业务近期审查审批过程中,正逐步摸索关于担保公司一般授信担保业务审查审批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浅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珊 《科技信息》2010,(35):408-408
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是在传统的授信业务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又与传统授信业务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2.
客户经理制度的成立是银行经营模式走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标志,而在产品方面,给予客户经理营销支持、输送炮弹的产品创新机制的缺位,最终的客户经理制度仍将是治标不治本的。设立产品经理制度,建立授信业务创新机制,使得传统的授信业务焕发新的魅力,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尚福林与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日前在人民大会堂就农业银行与浙江大学全面合作签署协议,农行承诺提供50亿元的授信综合信贷,以支持浙江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也是农行历史上授信金额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在规范企业会计信息的同时,为企业利用新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可能。为应对这种变化,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授信审查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按不同标准对企业进行授信审查,重点审查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企业会计信息的异常变动,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合理性加以判断,同时要合理利用中介机构的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15.
品牌质押     
2002年10月底,福建金得利集团董事长林永霖与中信实业银行福州分行签订了一纸贷款协议,中信决定以林永霖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以及“金得利”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做担保,向金得利集团授信5000万元。这一消息的公布,让众多融资难的民营企业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感到了丝丝的暖意,企业的融资渠道又多了一条路。实际上,早在2000年,广东发展银行温州支行即以品牌为质押,向庄吉集团发放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001年又对高邦服饰集团办理品牌质押贷款500万元。 中信、广发等银行的创新之举,向我们传递了两个信息: 一是企业在经营中要重视品牌的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中国民营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应从产权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市场竞争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还要通过制定民营企业信用评价标准来评选和认定诚信民营企业,完善民营企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因此,防范人才流失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在介绍人才流失对民营企业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防范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梁加措 《科技资讯》2013,(8):241-241
本文对中国建设银行甘南分行授信管理制度,信贷产品的创新,中小企业客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起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民营企业资金双向流动问题,是当前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本文从研究民营企业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民营企业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民营企业风险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学历人才吸纳不足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掣肘因素之一。温州大学研究生就业情况显示: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重偏低;民营企业以吸纳理工科类研究生就业为主,主要让其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研究生学习成绩越好,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意愿越低;即使研究生选择去民营企业就业,到大城市的民营企业就业也是其首选。促进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需要三方合力:高校要注重培育研究生企业家精神,提高民营经济人士增量和质量;政府要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并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以提高民营企业吸引力以及研究生胜任力;民营企业要探索在大城市建立“科创飞地”,与政府协力落实人才优惠政策,为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提供导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