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固定化条件对紫草细胞生产紫草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胶做包埋剂,研究了固化液构成、细胞包埋量和胞龄对紫草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合成紫草色素的合适固化液为含有0.1 mol/L CaCl2的紫草色素生产培养基,该固化条件比较温和,并可长久保持固定化细胞活性;最适宜的细胞包埋质量分数为10%~20%;用于细胞包埋的最佳细胞生长时间为17 d.对紫草细胞固定化培养生产紫草色素过程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质消耗和色素合成的动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验数据与理论值之间具有比较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氯化铜对滇紫草细胞色素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紫草细胞于M-9培养液中悬浮培养以形成紫草色素。当M-9培养液中CuSO4·5H20由相同浓度的CuCl2·2H2O取代后,色素产量比对照提高了58.7%,CuCl2·2H2O的最适浓度为30μmol/L。滇紫草细胞的继代培养基B—5中的CuSO4·5H2O取代后,培养所得的细胞接种于M-9培养液中,色素产量比对照提高了32.08%,CuCl2·2H2O的最适浓度为0.6μmol/L.CuCl2·2H2O对细胞生长无不良影响。M—9培养液中,铜于色素形成的初期,可快速吸附于细胞上,这一现象为CuCl2·2H2O促进紫草色素合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米曲霉激发子剌激滇紫草细胞10min内快速释放活性氧,同时胞内具活性氧清除作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相应增加。活性氧组分中的OH和O2自由基不利于紫草色素的合成,而外源的活性氧组分H2O2在低浓度(0.1mmol/1)时可促进紫草色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米曲霉激发子刺激滇紫草细胞10min内快速释放活性氧,同时胞内具活性氧清除作用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相应增加,活性氧组分中OH^1和O2^-自由基不利于紫草色素的合成,而外源的活性氧组分H2O2在低浓度(0.1mmol/l)时可促进紫草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有效地促进木耳菌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生产,确定可显著提高木耳液体发酵生产的促进剂及其添加量。【方法】在木耳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0种不同的促进剂,每种促进剂设置4个浓度,发酵6d后检测发酵液中的菌丝体、胞外多糖含量。然后对促进效果较好的Tween40、硬脂酸、棕榈酸、油酸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0.1%的棕榈酸、1%的硬脂酸、0.5%的Tween40、0.1%的油酸均可显著促进木耳胞外多糖的生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剂最佳组合为0.5%Tween40、1.5%硬脂酸、0.1%棕榈酸、0.25%油酸。【结论】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Tween40可显著促进木耳胞外多糖的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中国红豆杉(Taxuschinensis)细胞聚集体两步法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的培养体系.红豆杉细胞于含LH1g/L,NAA0.1mg/L,2,4-D0.5mg/L及6-BA0.8mg/L的细胞聚集体形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形成聚集体,10d后转入生产培养,较大细胞聚集体的生物量比和紫杉醇产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3.7%和82.1%;提高细胞聚集体的生物量比能显著增加紫杉醇产量.四种基本培养基中B5最适合诱导细胞聚集体的形成.生长培养12d后细胞悬浮培养物按1∶1(体积比)直接转入生产培养对细胞生长、细胞聚集体和紫杉醇形成最有利.在100μmol/L茉莉酸甲酯作为诱导子下本体系紫杉醇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一倍.  相似文献   

7.
巴戟天细胞悬浮培养生产蒽醌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戟天细胞在含NAA0.25mg/L,Kt0.025mg/t,的B5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细胞比生长速率为0.140天^-1,倍增时问为118.8小时,蒽醌含量可达151.27mg/L,为细胞干重的0.81%。巴戟天细胞中蒽醌含量是巴戟天根的2.17倍,蒽醌的比生产速率是巴戟天根的79.3倍。在固体培养愈伤组织中其蒽醌含量和比产率则分别是巴戟天根的6.1倍和209倍。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对美味猕猴桃"金魁"成熟叶的不定芽分化、芽增殖与生根的影响以及组培苗的移栽技术.结果表明,TDZ(噻苯隆)比BA(6-苄基氨基嘌呤)更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在含1 mg/L TDZ和0.2 mg/L NAA(萘乙酸)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达到90%以上;通过茎段培养,芽在含0.3 mg/L BA和0.5 mg/L GA3(赤霉素)培养基上30 d可以增殖4.5倍;所增殖的芽(2 3 cm长)在含0.7 mg/L IBA(吲哚丁酸)培养基上35 d内可以100%生根.组培苗在温室里炼苗30 d后移到室外自然环境中,生长健壮,移栽90 d后的成活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9.
通过ELISA法测定内源iPA,在新疆紫草细胞大量培养过程中,内源iPA的动态变化与细胞的生长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内源iPA含量变化是明显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不含任何外源激素)中的激素自养型细胞其内源iPA的第二峰值在细胞生长的第10天出现;生长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中含外源IAA和KT)的细胞其内源iPA的第二峰值在细胞生长的第5天出现,比前者约提前5天时间.与之相对应,基本培养基中细胞生长延迟期比生长培养基中细胞生长延迟期长大约5天时间,不论基本培养基还是生长培养基中,培养细胞的内源iPA变化的第二峰值与细胞快速生长密切相关.当细胞生长处于停止期时,细胞内源iPA含量均很低.  相似文献   

10.
玫瑰茄细胞生长及其花黄素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玫瑰茄细胞培养产生产花黄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含1μmol/L2,4-d及0.5μmol/LKT的B5悬浮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有产生较多的花黄素,为172mg/L,占细胞干重的2.1%。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为0..282d^-1,倍增时间为59h,色素产生的动力学方程为:dP/dt=(3.333 0.1830μ)x。2,4-D的浓度升高对色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蔗糖的最适浓度为3%。培养基中有无Fe^ 对产物形成的影响作用极微,而光照对细胞生长和色素形成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和紫杉醇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固体和液体培养条件下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细胞系TY6生长和紫杉醇积累的动态及培养基中无机氮源形式对其生长的紫杉醇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固体和液体培养条件下 ,云南红豆杉细胞的生长和紫杉醇积累动态相似 ,但液体培养时细胞生长周期缩短了 7d,紫杉醇含量降低了 1倍 ;新形成的细胞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才有较高的紫杉醇合成能力 ;培养基中硝态氮浓度高有利于细胞生长 ,铵态氮浓度高有利于紫杉醇形成 ;在培养第 1 2d时用铵态氮培养基更换硝态氮培养基可使悬浮细胞的紫杉醇产量达到 8.5mg·L- 1 ,比对照高 1 .6倍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里氏木霉制备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孔塑料吸附固定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RutC30)菌丝细胞,以硫酸盐纸浆为底物,重复分批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力可达2.4IU.mL^-1,纤维二糖酶活力为0.2IU.mL^-1,分别是游离细胞发酵的1.6倍和2.2倍,固定化菌丝细胞性状稳定,连续使用40d以上,未见酶活力下降,酶解试验表明,固定化细胞生产的酶液对木质纤维原料具有很高的降解效率,当每克底物的酶用量在滤纸酶活力20IU以上时,酶解得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对被孢霉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了对被抱霉产花生四烯酸(AA)最佳的表面活性剂并确定了其最佳质量分数,发现0.3% Tween20最有利于提高被孢霉的从产量,并研究了0.3%Tween20对被抱霉发酵体系的KLα值、被抱霉生长、油脂和从合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0.3%Tween20可以提高被抱霉发酵体系的KLα值,虽然0.3%Tween20对被抱霉生长和油脂合成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显著地提高了从在油脂中的含量,从而最终提高从产量.尤其在第7d,从产量达1.61g/L,为对照组第7d所得的1.31倍.  相似文献   

14.
两歧双歧杆菌固态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bifidum )ATCC2 95 2 1在含质量分数为 2 0 %惰性固态物质 (纤维素 )的MRS固态培养基中 ,若营养物的质量分数比液体培养基中营养物的质量分数提高 1倍 ,则菌体生长量也相应提高 1倍 (达 1 9× 10 8cfu/ g) .经过 3种固态基质作比较后 ,发现大豆渣和麦麸为佳 ,前者的含菌量最高达 5 4×10 8cfu/ g ,后者含菌量最高可达 2 3× 10 8cfu/ g .通过加入可中和所产酸量的CaCO3 ,并用缓冲液代替水配制培养基 ,结果发现用pH6 8的缓冲液配制培养基 ,培养后含菌量可达 16× 10 8cfu/g ,比对照的液体培养提高了11 4倍 .通过“液 固先后培养”并测定其中活菌数的变化 ,进一步证明了固态培养的优越性 .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前体和Cu2+诱导子对云南红豆杉细胞生长和产生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影响.方法:在培养12d后分别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乙酸钠、苯甲酸钠两种前体和CuSO4诱导子,经过培养对云南红豆杉细胞生长情况进行统计,用HPLC测定细胞中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含量.结果:培养基中添加0.1mmol/L乙酸钠和0.1nunol/L苯钾酸钠,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是不添加时的1.8倍和2.8倍,含量分别为0.079 88%、0.08291%;B5培养基中添加0.1mg/L硫酸铜时,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是B5培养基标准含量的2.2倍.结论:确定了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B5培养基添加乙酸钠、苯甲酸钠和硫酸铜的最佳浓度,表明适宜浓度前体和Cu2+诱导子对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合成与释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健夫  赵忠伟 《长春大学学报》2012,(12):1512-1514,1531
为大量发展酸枣的优良品种,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用酸枣当年生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经过试验对比筛选出酸枣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1.0mg/L,诱导率为93.3%;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经过30 d的培养,增殖系数达到3.5;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75mg/L,生根率为96.7%,接种后先暗培养10d比直接光培养更有利于生根。试管苗移栽时,以河沙+园土+森林腐殖土(2:2:6)的培养基质效果最好,能加速成苗。  相似文献   

17.
红酵母菌产胡萝卜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株分离于自然界的红酵母菌株,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菌株产生胡萝卜素的最佳培养基,并优化了菌株的培养条件;温度8度和最佳PH6.0及最适培养时间3d,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色素产量为0.26mg/干细胞( g)。  相似文献   

18.
胚胎干细胞的体外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的方法。将胚胎干细胞复苏后,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含高糖和谷氨酰胺的DMEM,加入ψ=20%胎牛血清,10^5U/L青链霉素双抗,0.1mmol/L L—谷氨酰胺,10^3IU/L白血病抑制因子,0.1mmol/L β-巯基乙醇)进行培养。此外,使用早代胚胎于细胞;培养时使用不涂明胶的一次性培养瓶;掌握好消化、复苏和冻存时机并及时换液;按照严格步骤进行培养、传代、冻仔。对扩增后的ES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全能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较短时问内(5d)可将胚胎干细胞扩增16倍以上。扩增后的ES细胞较好地保持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和核型。可见使用合适的培养基,按照严格步骤操作,短期内完全可以大量扩增胚胎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厚荚相思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pa)种子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MS 6-BA 0.5-2.0mg/L NAA 0.1-0.2mg/L培养基均能诱导芽的分化和增殖,其中以改良的MS+6-BA1.5mg/L NAA0.1mg/L为最适宜的培养基。培养30d后,芽繁殖系数可达到4.0。以1/2MS IBA0.5-1.0mg/L培养基培养20d后,生根率可达83.0%以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以蛭石较好。  相似文献   

20.
产虾青素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的反应器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经过优化的简单培养基在5L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对产虾青素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进行高密度培养.培养过程分两个阶段:初始阶段以细胞生长为主,大量积累酵母细胞;当细胞浓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在培养中后期流加尿素,促进细胞内虾青素合成,提高虾青素产量.最终得细胞干重为30.8g/L,虾青素产量为28.1mg/L(以单位体积发酵液中的虾青素质量计),虾青素含量为923.2ug/g(以每克干细胞中的虾青素质量计),原料对细胞的转化率为0.359.研究结果为用红发夫酵母大规模培养生产虾青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