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宪法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共27项,其中有两项变通权:一是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变通;二是对政策的变通。这两项变通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确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自治机关正确行使这两项变通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同时宪法第 1 1 5条也明确规定 ,自治机关必须“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这是依法自治的主要法律根据。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 ,强调依法自治 ,不仅因为它是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它还是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 ,保障自治机关正确和充分地行使自治权 ,巩固自治地方各族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的迫切需要。本文就实现依法自治的途径及行使自治权在其中的作用 ,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加强自治地方立法是实现依法自治的前提和依据法治国家要求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首先回顾了广西制定自治条例工作的四个阶段,然后重点论述了制定自治区一级自治条例的困难是:自治法的不完善,使制定自治条例的一些条文难以找到准确的法律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当前还找不到一种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又能代替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优惠和照顾的政策;按目前通行的理论,自治条例只能规范民族自治地方自身的行为,不能规范上级国家机关的行为;中央一些职能部门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采取漠视的态度;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在经济权限方面一直未作出界定。为此,本文认为制定自治区一级的自治条例难度很大,条件不成熟,从面提出了抓紧制定自治区单行条例,制定国家法律法规的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学习特区经验,加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立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落实状况是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存在纵向和横向双向流失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法制不完善、体制不健全、自治机关的权利意识和能力不强等.要落实自治权,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制、健全体制、强化自治机关的权利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区域。民族自治地方具有重要的自然生态功能、经济生态功能、政治生态功能和文化生态功能。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困境与出路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本质是对法律、法规的变通规定。困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因素主要是 ,由于不明确自治法规的本质而在认识上和立法上混淆自治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中央立法未就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如何变通法律、法规作出规定 ,使民族地方在立法时难于把握变通界限 ;为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中央应以单行法规明确自治法规变通法律、法规的原则、程度和范围 ,把自治法规定的各项自治权利具体化 ;民族自治地方应根据是否需要变通分别制定自治法规或地方性法规 ,根据不同的自治立法权限分别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或变通、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自治权是宪法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种特定权力。它的行使不应该受到其他行使权力主体的分割,保持其完整性,使自治机关能够实际享有应该享有的自治权。并提出从四方面完善、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关自治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民族自治地方要充分利用宪法和自治法赋予的立法权.必须转变观念,敢于突破和创新.立法工作机构要把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变通或补充的规定等自治法规作为工作的重点.面对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的严峻局面,当前要把制定经济法规,特别单行经济法规置于立法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自治权是法治背景下大学生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有益补充。高校应充分尊重和保障大学生的自治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并充分协调高校管理权与学生自治权这一对矛盾共同体的关系,明晰二者的边界;也应转变管理观念,给予大学生表达自身权利诉求的空间。同样,大学生也应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在权利边界内通过自治权的行使,锻炼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合起来的一个创造,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广播媒体行使责任的重要武器,是上情下达的延伸。但是,面对地方广播媒体在舆论监督中遇到的尴尬,该文从选好角度、找准定位出发,分析新时期广播媒体应该具有敢于监督的胆略和善于监督的策略;而且就新时期如何发挥广播优势做深做实舆论监督,使其更好地“互动”起来、“有效”起来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君命有所不受”的原意,阐述了这一命题的理论根据;认为下级应抱着“无私”和“谋利”的动机行使“君命有所不受”;主张上级应允许下级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良好的动机,作出“君命有所不受”的抉择,下级不能动辄以它为辞与上级讨价还价,反对下级以它为借口而不执行上级的正确决策,谋取个人、小集团利益和局部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的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施行一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全国各地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了这个基本法,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众所周知,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城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主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  相似文献   

14.
日本封建时代的地方自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封建时代的地方自治权 ,既有相当于西欧“特恩权”的“不输”、“不入”权 ,像威尼斯那样实行自治的城市———、平野、博多等 ,还有农村自治组织“”。幕府时代实行权威与权力二元分离的间接统治体制 ,天皇和将军分别是权威性君主和权力性君主。将军名义上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实质上只是天领 (直辖地 )和大名的君主 ;大名是大名领国的君主 ;大小主独立行使领地的统治权。德川时代的“町役人”和“村方三役”全权管理城下町和农村。  相似文献   

15.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保障民族平等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保障民族平等权利。论述了民族平等的理论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对民族平等的保障作用。今后,为使少数民族全面享有平等权利,还必须充分行使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重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使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判断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标准不是简单的令行禁止,而是政府行为是否经受得起多种要素指标的考察。影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有利益行政、草率行政、违法行政和多头执法。增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关键是施行人本行政,构建地方精英政府组织,实施民主行政,创新执行方式,强化行政绩效管理和行政赔偿的过错追偿。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治法规的本质是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变通 ;自治法规变通法律、行政法规有特定范围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只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事项不在变通范围之内 ;自治法规变通法律、行政法规的程度亦应限制 ,包括目的性限制、原则性限制和不损害国家法制统一性限制等。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大学自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主要分为“教师大学”自治和“学生大学”自治两种模式。本文主要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型大学”和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型大学”后期自治权衰落的原因,并探讨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立法法颁布实施后,变通立法的主体统一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不再享有自治立法权。变通立法具有一定的限制,变通对象为不适应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变通立法一般适用于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却难以保障和平衡各民族的具体权利。变通立法应全面考虑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具体特点,在变通立法中明确规定适用对象和范围、适用的条件,以切实保障和实现各民族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0.
历史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只能走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赋予少数民族地方“变通补充权”,体现了国家充分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它与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和国家法制统一原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