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如何有效运用与合理管理城市警力资源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主要讨论警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问题,根据所给城市的交通路线将其转化为无向图,运用Floyd算法使用MATLAB软件计算获得了任意两个路口节点间的最短距离矩阵和最短时间矩阵。以全区服务平台到其管辖范围的最远节点所花费时间的最大值为目标函数,追求其最小化,建立了A区各交巡警平台划分管辖范围的一个整数规划模型,使用LINGO软件求解,获得A区管辖范围的最佳分配方案,结果显示按此方案,A区各交巡警平台最长出警时间为5.7 min;然后考虑调度A区交巡警服务平台警力封锁13条出入A区的交通路口,以全区各平台到各封锁的出入路口所需最短时间中的最大者作为目标函数,追求其最小化,建立了0-1整数规划模型,并使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得到封锁A区路口的交巡警服务平台警力最佳的调度方案,结果显示完成封锁的最长出警时间为8.015 457 min;以快速出警和各平台工作尽量均衡为目标构建了既解决了A区增设交巡警服务平台的数量和具体位置又解决了划分各平台管辖范围的多功能双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解决不光滑目标函数的等价转化模型。建立了主城6区交巡警服务平台设置数量的合理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评价的方法给出了主城6区交巡警服务平台设置数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继明  姚翀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980-8983
以某市设置交巡警服务平台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建立"递增包围圈"优化模型,采用了先求出随时间递增的包围圈路口节点,再通过0-1整数规划的方法分别求出对应的最大限度节约警力资源的调度方案。针对城区某路口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比较不同时刻包围圈节点数与围堵成功率,给出了一个耗时比较短,包围圈节点数较少,围堵成功率较高的警力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能够合理地解决交巡警服务平台设置与调度问题,根据交巡警服务平台和路口节点的离散分布和交巡警服务所要求的时间紧迫性和高效性特点,以离散点选址问题中的覆盖模型为基础,初步划分分配范围,再运用二次规划,建立具有非线性目标函数的非标准指派模型,并通过Matlab、Lingo软件求解,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交巡警平台的管辖范围,调度警务资源,合理设置交巡警平台的等问题。本着两个原则来设置管辖平台:(1)尽可能使所有路口都能在3 min内赶到;(2)使平台间工作量较为平均。针对分配管辖问题,用图论的知识将实际地图转化为无向图,再用matlab求出每两个路口间的最短路径,最后用c++程序把每个路口分配到距离其最近的平台管辖范围内。针对调度警员封锁路口问题,为了最快封锁完全区,封锁时间取决于交警最后达到的一个路口所花费的时间。用图论中的最大最小化模型,求出到达最远路口的最短时间。将原来的双目标最大最小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最优化问题,利用0-1规划,约束13个路口和13个不同的平台一一对应,求出所有交警在路途上花费的总时长最短,用lingo得到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陆峰  孙武  朱向冰 《科技信息》2013,(17):77-79
为了避免现行的"交巡警分离"模式下的执法漏洞、效率低的弊端,需将交巡警合一,为此需要在市区的交通要道设置交巡警服务平台。在警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设置交巡警服务平台、分配各平台的管辖范围、调度警务资源是警务部门面临的一个实际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辖区分配模型,快速封锁模型、围堵模型,以全封锁时间最短和总时间最短为目标,实现多目标优化。最终给出合理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6.
于晶贤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4):8557-8560
考虑到交巡警服务平台管辖范围合理分配的重要性。以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中的数据和假设为基础,根据图论中的Floyd算法和运筹学中的指派模型,研究了如何对现有交巡警服务平台的管辖范围进行合理地分配。建立了以案发率平均绝对偏差最小为目标的管辖范围分配模型,并结合出警时间尽可能短的原则,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交巡警服务平台管辖范围的合理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交巡警服务平台管辖范围合理分配的重要性,以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中的数据和假设为基础,根据图论中的Floyd算法和运筹学中的指派模型,研究了如何对现有交巡警服务平台的管辖范围进行合理的分配,建立了以案发率平均绝对偏差最小为目标的管辖范围分配模型,并结合出警时间尽可能短的原则,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交巡警服务平台管辖范围的合理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上海已在317个路口或路段安装了专门用来记录交通违章的电子监控设备。这些电子监控设备,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电子警察”。上海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电子警察”使用在路口、路段中,目的在于加大上海的城市交通管理力度,全天候地查处交通违章行为,落实科技强警,将交通巡警固守路口指挥变为在道路巡逻执法。据了解,今年还将在200个路口、路段增设“电子警察”,用以扩大监控和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9.
区域交通状态分析的时空分层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决区域交通状态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区域交通状态时空分层模型及其建立方法。根据区域交通状态分析需求,设定交通拥堵的不同截值,把路口状态划分为不同层次,建立了时空分层模型。该模型含盖了交通网络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交通参数,包含交通网络时空信息和交通状态信息,得到路口可达性和路段连通性的分析结果,解决了目前区域交通状态自动分析中模型建立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分层模型能够把路网中不同交通状态的路口分离为具有不同可达性的层次,能够从中分析出路口可达性、路段连通性和路网交通状态的变化,并能够直接表示时空状态信息。该建模方法和分析方法可以直接用于交通状态的自动分析中,所提出分层模型也可用到交通诱导和交通控制中。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中的数据和假设为基础,根据图论中的Floyd算法和运筹学中的指派模型,研究了如何对现有交巡警服务平台的管辖范围进行合理地分配.建立对现有平台管辖的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出警时间尽可能短的原则,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交巡警服务平台管辖范围的合理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以P/T(place/transition)系统(库所/变迁系统)的表现形式,建立了联合作战自适应分队分布式协同结构。然后根据时间CPN的定义及CPN的层次建模方法,建立了系统性能评价的CPN模型;最后根据时间CPN的性能求解方法,用计算机模拟出了系统的平均任务响应时间,并和正常模式下的固定结构作了对比,得出了所建立的自适应分队协同结构的优缺点,指出了其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邹林    潘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44(9):1192-1196
提出了一种与角色结构相关的安全性分析问题(RRA-SAP),分析了角色结构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证明了其计算复杂度,采用模型检测技术得到将RRA-SAP转化为模型检测问题的自动化验证算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期望的时间内自动解决RRA-SAP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基于Petri网理论的多移动机器人任务分配和导航策略问题.针对有限空间环境下的物科收集协作任务,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路径选择方法,并建立了基本路口单元和工作空间的Petri网模型.通过任务分配模型实时规划物科仓库内的机器人,并对具有拐角特征的多机器人路径冲突给出了消解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冲突协调模型.通过分析任务冲突协调模型,避免了多机器人运动路径冲突.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多机器人任务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DNA计算的指派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推广的闭环DNA计算模型及其生化实验.用闭环DNA计算模型设计出了指派问题的DNA算法.对决策变量进行4组DNA编码来存放决策变量和效益值;通过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和删除实验得到指派问题的全部可行解;通过批接入实验、电泳实验和检测实验获得最优指派问题的最优解.举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了推广的闭环DNA计算模型的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租车高峰时段难以合理为用户分配车辆是分时租赁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车辆分时租赁模式下的用户预约分配问题,在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运营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用户预约分配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基于对仿真场景的假设将模型与算法应用于仿真算例中,算例结果表明:遗传算法适用于求解所提出的优化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可以得到租车高峰时段运营商最大收益及相应的最优用户预约分配方案,并且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模型所得收益优于传统预约分配方法,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网格计算环境下作业调度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网格计算环境的各种特点,分析了采用层次型策略进行作业调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计算资源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建立层次型权系数模型的算法思想,同时根据权系数模型提出了一种较新的作业调度的算法,并对其作业调度算法作了仿真分析。此算法将为如何根据各节点的实时变化特征,动态地进行作业任务的局部调度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估方法可用于指导筛选科学合理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本研究以我国现有水污染治理技术为评估对象,对评估原则、评估框架、评估模型及评估结果进行系统研究,并开展案例验证.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的水污染治理技术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包括环境、经济、技术3个维度,涵盖了环境效益、二次污染、技术成本、技术效益、技术可靠性、技术适用性6个要素. 指标层指标提出,根据各技术类型特征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法进行筛选,采用排序赋值和分级赋值法对指标赋值,并通过加权法计算得到评估结果,评估结果通过雷达图和三维坐标实现. 在构建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典型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为例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可适性. 本研究提出的水污染治理技术综合评估方法,为评估和筛选适宜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相关专家、学者的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权重赋值,力求较为准确地定量反映地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各变量系数的分析,从总体上了解能够代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变量,从而找出代表某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些标准。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内容包括制定指标体系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个部分。依据评价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结合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太原市清洁生产实施步骤,从清洁生产在城市层次的内涵和发展入手,并依据科学性、整体性、层次性、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把太原市城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6个子指标体系,53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多域应用安全互操作的授权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在多域安全应用中的互操作问题,提出了多域应用环境下角色映射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基于角色的组合层次关系的多域授权管理模型,通过约束条件和授权步给出了跨域用户的授权访问控制策略,实现了多域环境的安全互操作.该模型不仅使授权机制易于实现,而且可以灵活地适应应用中安全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