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南京市某医学院校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探索其网络成瘾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28名医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41%,网络成瘾学生与非成瘾学生在上网目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网络成瘾及其倾向与家庭来源、与父母的沟通、缺课上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有关联.结论为医学生中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必须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IAII)及自制学生上网动机调查表对漳州师范学院67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0.18%;男女学生IAII总分平均值差异非常显著(t=2.641,p<0.01),男生的网络成瘾比率明显高于女生;按照年级划分,一年级IAII得分与其它年级均有明显差异,而二、三、四年级IAII得分无显著差异;文理学科的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无显著性差别;网络成瘾学生上网动机比较单一,主要包括聊天交友、玩游戏、看电影和网上猎奇等.据此提出了预防与诊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熵的网络成瘾脑电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考察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脑电复杂性参数即小波熵及其脑电信息图,分析网络成瘾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试图揭示网络成瘾对患者大脑产生的影响,并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的诊断提供依据.分别采集9名网络成瘾者(实验组)和9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组)在上网前后的自发脑电,然后对其进行小波熵及其脑电信息图分析.结果发现网络成瘾患者上网前的自发脑电的小波熵值明显低于正常组上网前的自发脑电小波熵值(P〈0.05),但上网40min后,其脑电小波熵值明显升高(P〈0.05),此时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正常组受试者上网前后的脑电小波熵值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此结果证实了网络成瘾患者在上网前,其脑电复杂性较低,大脑活动水平较低,而通过网络可以唤起其大脑的活动,因此小波熵值可以作为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翟成蹊  陈舒音 《科技信息》2007,(23):314-315
目的:验证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信效度,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现状及网络成瘾发生的特点。方法:在武汉4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374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由周治金、杨文娇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74名被试中,网络游戏成瘾者有36名,占9.6%,网络信息成瘾者有32名,占8.6%,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有39名,占10.4%。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性别、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网"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它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青少年学生,在带给他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网络成瘾.笔者在对潍坊市269名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概括了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探讨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世燕 《科技信息》2013,(22):169-169,171
网络成瘾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网络成瘾可以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五大类。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所占的比重最大,患者多为男孩;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患者多为女孩。相比较而言,角色扮演、多人一起玩的游戏很容易造成网络成瘾。这种游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满足感;同时出于"哥们义气",学生也有可能加入网络游戏的队伍,并最终成为网瘾患者。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由三个原因造成:(一)家庭不当的教养方式;(二)个人特定的人格特征;(三)学校教育弊端。客观上,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为学生沉迷网络提供了条件。当然,网吧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不法网吧,一天24小时都在营业,为学生整夜上网提供了场所。  相似文献   

8.
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及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学生上网行为特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范威  孙宁 《科技信息》2011,(10):34-34,36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上网问题成愈演愈烈之势,网络成瘾已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新现象。本文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以及所在的特定环境出发,提出建议性的防治对策,进而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避免产生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泄密、网络黄毒泛滥、网络犯罪、上网成瘾等问题。只有提高网络防范技术 ,健全法律 ,严惩犯罪 ,才能使网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概述了网络成瘾的概念、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类型和影响因素;并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介绍了预防网络成瘾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世界经济高度发展中,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根据网络成瘾的原因及表现,在心理学、医学、体育心理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试图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同时,认为加强体育教育,采用体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干预,用积极的观念和形式去影响学生,将有助于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体育活动对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手段等方面来达到减缓、消除学生网络成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对全国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网络成瘾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其中13~17岁中学生网络成瘾比例最高,网络成瘾和过度上网已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普及,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它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网络成瘾就是近年来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成瘾,开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最近,北京军区总医院出台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引起了各界关注。标准中的一条“每天上网6小时,持续3个月以上”,尤其被媒体拿来集中宣传和放大。一时间,我们这些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在整日“泡电脑”之余,不禁会打趣地问上自己或朋友一句:你网络成瘾了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文山师专在校生网络使用行为及网络成瘾情况,为今后学校开展网络使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24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网络成瘾率为5%;主要的上网目的是获取各种信息,主要的网络使用功能是各类信息查询;网络成瘾的总分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显著;网络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休闲娱乐和扮演角色这两个网络使用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在成人网站和网络游戏两项网络功能的使用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文山师专在校生总体上能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但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建议学校加强网络使用指导,从而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社会各层面,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负面效应,分析青少年网络的原因,找出摆脱网络成瘾的办法,将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如何正确而科学地对待学生与网络,如何区别学生是否适度上网,尤其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网络成瘾”现象,如何去鉴别,如何去救治,发表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马景丽  郭丽光 《科技资讯》2012,(32):175+177-175,177
目的:通过对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高职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其网络使用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高职学生进行普查,调查其一般情况和网络使用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到护理专业高职学生1171人,只有22人没有任何上网行为,上网率为98.1%。其中正常网络使用者828人,占总数的72.1%;被认定为网络使用过度者272人,占23.6%;判定为网络成瘾倾向者49人,占4.3%;研究中并未发现网络成瘾者。影响护理专业高职学生网络使用程度的相关因素包括民族、年级、经济水平等。结论:72.1%的护理专业高职学生能合理使用网络,但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网络,出现网络使用过度现象或网络成瘾倾向,应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展开针对性措施,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消费已经越来越方便、快捷,其在带给人们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引发很多大学生网购成瘾,给学生的消费、生活带来极为不利影响。如何让大学生避免网购成瘾,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消费观念已经日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就大学生该如何避免网购成瘾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