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Si3N4陶瓷粉末在冷等静压(CIP)和模压下的材料致密化特性,讨论了常用的Shima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Shima模型不能给出理想的分析结果,且材料性能数据的选取颇有争议.而岩石力学中的CamClay模型的计算结果却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这为Si3N4陶瓷粉末的冷压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热压烧结制备晶须补强复合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热压烧结成功地制备了高致密度的SiCw晶须补强CMAS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SiCw晶须经超声波分散以后,加入到已球磨好的CMAS粉末与有机添加剂的浆料中,搅拌得到SiCw分散均匀的混合浆料.含有机添加剂的浆料在较低的压力下(2.37kPa)挤压通过微孔(=250μm),获得SiCw晶须分散均匀并高度取向的纤维状生坯.含晶须20%的CMAS通过无压烧结,烧结后样品相对密度仅达80%.但是通过热压烧结就可制备出相对密度达94.2%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SiCp/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探讨了一种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新的工艺方法,即粉末预制块重溶稀释法。利用普通设备,探索了制备工艺过程,分析了金相组织。同时与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组织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粉末预制块重熔稀释、铝液中加活性元素(Mg)、适当提高铝液温度和机械搅拌等方法有效地改善了SiC颗粒与铝基体的润湿性,制备了较为满意的SiCp/A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微米级α-SiC粉为原料,用常压烧结法制备SiC-15%TiB2(体积分数)复合陶瓷.研究了原材料特性如烧结助剂种类、增韧相类型和原料SiC粉粒度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Al-B-C是SiC-TiB2复合陶瓷的有效烧结助剂.用它为助剂制备的陶瓷其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高于以B-C,Al-C和Si-C为助剂的SiC陶瓷.与纯TiB2粉末相比,以TiB2-SiC复合粉为增韧相的复合陶瓷性能改善,且抗氧化性较好.SiC原料粉末的粒度是影响SiC可烧结性最重要的因素.粒度愈细,SiC陶瓷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愈高.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以C_3H_6+SiH_4混合的气体及SiH_4+NH_3混合气体为反应物,用激光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反应法合成了纳米级的SiC和Si_3N_4陶瓷粉末材料,用红外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技术对粉末的化学键性质、粒度及形、晶态等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实验参量对粉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稻壳灰与TiO2和B2O3的反应.阐明了复合粉的反应机理和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粉为βSiC和TiB2用X射线萤光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和化学成份分析不同的粉末颗粒,发现βSiC和TiB2的含量有明显差别,说明βSiC和TiB2在颗粒中呈非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Si3N4-SiC棚板,就棚板制造过程中的配料及成型工艺等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提高Si3N4-SiC棚板坯体密度的最佳途径。实验表明:振动成型时,振动时间和振动压力要匹配适当,才能得到最佳的坯体密度。工艺调整适当后,Si3N4-SiC棚板实际使用寿命可达500次以上。  相似文献   

8.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得了MoSi2粉末和Mo5Si4非晶粉末,Mo5Si3非晶经1000℃真空退火后晶化成Mo5Si3晶体,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结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运用Gaussian94程序,由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基态SiC(x^1∑^+)分子的平衡结构和离解能,利用单点计算的结果,采用Murre-Scorbie函数形式,拟合出了SiC分子的分析热能函数,并计算出SiC分子的光谱常数ωe,ωeXe,Be,αe的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评价和优化有关热力学数据,利用冶金物理化学原理建立了钢铁冶金中最为重要的Fe-Si-C三元体系与CO-CO2-SiO混合气体间硅、碳迁移的热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相关热力学数据并计算机绘制了该体系的pCO2-pSiO和lgpCO2-lgpSiO相平衡图。该模型的可靠性在1873K高温条件下的一系列平衡实验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11.
 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SiC粉体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出改性过程最优化工艺参数: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h,KH-550硅烷偶联剂用量1.5g,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制备的改性粉体进行表征,分析改性对SiC料浆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微粉经偶联剂处理后没有改变原始SiC微粉的物相结构,只是改变了其在水中的胶体性质;中位径d0.5略有减小,粒度分度分布范围变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微粉团聚现象减少,分散性得到改善;改性SiC微粉与原始SiC微粉相比,表面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酸性条件下Zeta电位有显著的提高,pH值为3.78时,Zeta电位获得最高正电位为41mV,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高岭土原位碳热还原制备Al2O3/SiC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利用高岭土通过原位反应及热压烧结制备Al2O3/SiC复相陶瓷材料.探索了以天然矿物高岭土,碳作为原材料,低成本合成制备高性能Al2O3/SiC复相陶瓷的新方法.首先,在原位碳热还原反应中,高岭土和碳在流动氩气氛中合成制备Al2O3/SiC复相陶瓷粉,对合成反应的热力学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合成的Al2O3/SiC复相陶瓷粉进行了DTA和XRD分析,分析表明陶瓷粉的合成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高岭土自身的脱水,第二步是SiO2被还原的过程及制备出Al2O3/SiC复相陶瓷粉.研究表明,最佳的粉末合成温度为1550℃;其次,Al2O3/SiC复相陶瓷粉通过热压烧结合成制备Al2O3/SiC复相陶瓷,烧结助剂的添加有助于降低烧结温度.复相陶瓷抗弯强度达到420 MPa,相对密度达到98%,硬度HRA89.  相似文献   

13.
高能球磨法制备SiC/Al复合粉末过程中,通过改变过程控制剂的添加量,研究其对出粉率、粉末粒度分布、相组成和粉末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4%(wB)的过程控制剂能明显提高出粉率、细化粉末、减少杂质,并有助于实现粉末的机械合金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能球磨法 ,在SiCp 表面上部分包覆TiO2 ,再通过液态搅拌法 ,制备了SiCp/ 60 66复合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及SEM能谱分析 ,测定了SiCp 与TiO2 粉末的混合情况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材料铸态下的显微组织 .结果表明 ,高能球磨可以使TiO2 部分包覆SiCp,并有利于SiCp 在铝液中分散 ,SiCp/ 60 66合金铸态时的强度有显著提高 .但固 /液界面前热力场分布、冷却速度等因素对SiCp 颗粒在合金中最终分布情况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能球磨技术制备了SiC和Al复合粉,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粉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碳化硅粒度以及SiC与Al质量比对复合粉粒度、均匀性和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或转速的升高,颗粒的细化程度和均匀性都明显增加;采用双粒度的碳化硅颗粒与铝粉混合时,复合粉的致密性和均匀性提高更大.  相似文献   

16.
S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i 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结构材料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但在复合过程和复合效果方面尚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用粉末冶金法制备 Si 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进行了阐述 ,讨论了复合过程中有关基体合金化、基体与增强相的结合界面、Si C表面处理和 Si C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问题 ,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SiC颗粒对烧结铁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 Si 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 Si C颗粒对材料致密度、硬度、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Si C含量的增加 ,致密度与硬度稍微降低 ,强度与冲击韧性降低较多 ,但抗磨损性能有所提高 ,尤其镀镍 Si C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8.
SiC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考察了SiC颗粒含量与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相对密度、力学性能及磨损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合适的SiC含量能在基本不降低材料强度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工业制备SiC的各种方法和近年来国内外生产SiC的新工艺及机械法制备SiC粉体技术.指出未来工业制备SiC材料的发展应侧重于对传统的Acheson冶炼工艺进行改进;扩大制备SiC材料的新工艺的生产规模;研究发明用廉价原料制备高性能的新型SiC材料的方法以及研究超细粉碎及分级技术制备多种SiC产品等.  相似文献   

20.
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纳米SiC颗粒增强纯Al基复合材料(AlMMCs),对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C颗粒在含量很少时即对Al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此时,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比较均匀;当含量较高时则纳米颗粒易于团聚,团聚会使SiC颗粒对Al的强化作用降低·纳米SiC颗粒含量发生变化,SiCp/AlMMCs的断裂机制也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