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的生物安全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与预防,才能确保实验动物细菌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 进行。从“选择合适的操作技术、防散设备和设施;检测工作中的生物安全的有效处理措施;实验室主管在生物安 全保障中的作用”这三大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生物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与预防的必需措施与 重要性,进而实验动物细菌质量控制就有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是实验动物的根本属性,质量标准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水平是实验动物分级的根本依据。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实验动物牛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和《实验动物牛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的编制背景、实验牛等级设定、检测项目的选择、检测方法、预期社会效益等主要内容。 本标准的制定可为黑龙江省农业实验动物新资源提供标准及技术保障、为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为重大动物疫病研究提供高质量实验动物以及为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及检定提供标准化实验动物,进而推动我省及全国畜牧行业技术进步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验动物环境检测技术简介马世璋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丰台七里庄100071)实验动物对其环境中的理化因子及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敏感,因此做好环境检测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十分重要。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摘要: 全面概述了兽医在实验动物工作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兽医在实验动物设施建设、运行与管理中的作用,包 括兽医在实验动物设施设计、设施运行管理及国内、国际的实验动物认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阐明了兽医工 作在实验动物健康保障和护理、运输管理、动物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实验动物福利监督与管理、生物安全的评价与 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兽医对实验动物各种药品和废弃物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实效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就是利用科技手段。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动物产品卫生质量。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动物防疫工作机制是搞好防疫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对屏障设施内进行长期的维持性消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目前,培育清洁级以上动物最大的因难是解决微生物污染问题,由于控制不严或不当以致动物质量下降,屏障设施良好状态维持时间短的教训屡见不鲜。新建的屏障系统动物饲育室内,经过清洗、消毒后几乎查不出空气中的细菌,但饲养动物后细菌就逐渐增加。因此,屏障环境动物饲育室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持性消毒,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增加。在实验动物生产的屏障环境消毒中,  相似文献   

7.
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科研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动物作为“活的精密仪器”,在国家生物安全及生物医药创新乃至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早些年实验动物科普工作未能得到有效的宣传,但近年来,在“非典”“新冠”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与疫苗技术攻关过程中,实验动物逐步被更多公众所认识,对实验动物科学的了解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验动物科普工作、实验动物科研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实验动物的科普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是生命科学、医学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是“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资源之一,对保障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立了包括实验动物法律、法规、标准等在内的管理体系;形成了科学研究、生产供应、质量保障和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了十余个国际水平的实验动物技术平台。本文通过阐述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加快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重大建议,为生命科学和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动物的管理与饲养工作中,饲料的安全卫生至关重要。有效的饲料灭菌技术是饲料卫生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γ射线辐照技术在实验动物饲料灭菌中的应用研究,并归纳了这一灭菌技术的诸多优势。 1动物饲料辐照灭菌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保障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加强个人防护。方法及结果参考本单位工作经验,对实验动物从 业人员劳动过程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及对健康的危害,结合我国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 程,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了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结论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及 个人防护措施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防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都依赖于动物实验,动物实验也存在生物安全的危险,这种危险来自于动物性气溶胶、人畜共患病以及实验室获得性疾病感染。从事动物实验的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动物实验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减少或尽可能杜绝自身感染、环境污染以及实验室感染等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生物安全柜在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生物制药、环境检测及食品卫生等涉及生物安全与环境安全的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属于民生计量范畴[1]。2004年国家出台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实验室管理、生物安全分级及相应设施配备标准等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使用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柜[2],并对生物安全柜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保证其处于安全、稳定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实验动物在生物学及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实验动物质量的概念及其意义。也论述了疾病、环境、营养、遗传等几个主要因素对实验动物质量的影响,并从总体上给出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的途径以及在实践中检测的方法,还就各种因素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实施30年来,在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工作的深入,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条例》在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修订《条例》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支撑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此文介绍了实验动物质量监测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危害因素,阐述了及时作出生物安全危险评估,建立合适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应采取的生物安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高速公路常用材料的检验项目、频率和主要质量控制项目,对如何通过检测预防及采取相关措施,达到有效控制原材料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摘要:实验动物是生物医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与工具,实验动物质量密切关系到科学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及相关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因此,对实验动物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势在必行。 病理学是动物疾病诊断的“ 金标准” 。 因此,病理学检查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临床病理学、大体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能够对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也为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和保障实验动物质量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 实验动物检测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对实验室的认可领域之一。在该领域,实验动物作为检测对象和实验对象,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防疫、生物安全、动物检疫、农业、化工、环境保护等学科。为了进一步规范该领域实验室认可活动的一致性、有效性,CNAS 特制定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实验动物检测领域应用说明( CNAS-CL58) 。本文对该应用说明的相关要求进行了重点解读,包括组织、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记录的控制、管理评审的管理要素和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方法、检测和校准物品( 样品) 的处置、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保证的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9.
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控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由于在教学实验动物来源、开展动物实验的教学实验室的设置、教师和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医学院校常存在着生物安全隐患。本文从医学院校涉及实验动物的教学特点出发,探讨了重视教学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对构建医学院校教学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控体系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动物地方标准是我国实验动物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主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实验动物地方标准研究工作发展很快。建立实验动物地方标准查新与确认机制,控制执行标准的有效性,对保证实验动物工作的科学监管、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准确、可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