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液体过滤技术现状与我国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滤饼过滤、深层过滤、离心分离、过滤介质性能检测与评价、过滤材料研究进展以及液体过滤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等多角度,评述了第十届世界过滤大会上交流的液体过滤技术领域的论文,分析了我国过滤与分离技术在基础理论研究、设备大型化、功能集成化、品种多样化和用途专业化等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展望了我国液体过滤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建自来水厂在建设完成后,由于实际供水量小于设计能力,造成水厂建成初期水处理工艺在低温低负荷情况下运行。主要面临低温低浊原水问题,原水低流速问题。针对以上极限情况,本文对此自来水厂混合、絮凝、沉淀、过滤等四个工艺环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适用于以上情况的工艺及技术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微絮凝过滤与反应过程的类似之处,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微絮凝过滤的过滤截留系数的数学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微絮凝滤池的水力控制指标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三种絮凝剂对D—VcNa发酵液的絮凝预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相同环境中对D—VcNa发酵液的絮凝及过滤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发现三种絮凝剂对D—VcNa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各有长处,且对其目标产物-2-酮基葡萄糖酸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Starch-g-PAM对被污染的土霉素发酵液进行了絮凝、过滤实验,找到了过滤速度和土霉素得率最高的絮凝剂使用条件:净化剂1为0.42%,净化剂2为0.34%,Starch-g-PAM为800ppm,硅藻土为0.2%.  相似文献   

6.
考察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用量,絮凝温度和pH值对发酵液絮凝除杂质及过滤的影响。获得较好的实验条件为:在适度的搅拌下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008%质量浓度,絮凝温度为35℃,pH值为3,该研究为发酵工业采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分离林可霉素发酵液中的杂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短纤维为过滤材料构建一种新型毯式过滤器,对唐山市北郊净水厂的絮凝出水进行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毯式过滤器的出水浊度稳定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过滤周期长,为其替代传统工艺中沉淀池过滤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泥水平衡盾构、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将泥浆进行快速泥水分离是解决泥浆堆置场地短缺的必要途径.开挖地层的变化以及泥浆掺加剂的变化,导致了盾构、顶管工程废弃泥浆性质的多变,易降低后续的泥浆脱水效率.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典型顶管施工废弃泥浆的脱水工程为研究对象,测定并研究了该工艺中顶管废弃泥浆的泥水分离特性及脱水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发现,絮凝-过滤工艺处理废弃泥浆得到泥饼的含水率与泥浆初始粒径及过滤压力有关,未来的相关工程可以基于废弃泥浆的初始粒径,选取相应的过滤压力;顶管废弃泥浆的性质随着开挖地层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变化,其絮凝-过滤工艺需要根据地勘报告进行设计,考虑泥浆脱水过程中的最不利情况.提出了絮凝-过滤工艺未来的优化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当前Web内容过滤的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重点描述了一种基于模式匹配技术的内容过滤技术一一模式过滤方式.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粉末冶金微孔过滤元件作为化工、医药、石油、水处理、机械、渔业等行业的过滤器,气体扩散器的关键部件,因其过滤范围宽,精度高,抗高温,强度大,容易维修,扩散效果好而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用腐殖酸代表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来研究,在一定浊度下腐殖酸对石英砂、陶粒、煤质活性炭( CAC)和椰壳活性炭(CSAC)四种不同滤料过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不投加混凝剂时,腐殖酸的存在使各种滤料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大大降低;投加混凝剂Al2 (SO4)3·18H2O时,腐殖酸的存在使以浊度和UV吸光度值为代表的颗粒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12.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工艺净化松花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超滤(UF)技术对地表水的处理效果,建造了一座120吨/天的中试规模的膜处理水厂.以松花江水为水源,用粉末活性炭(PAC)吸附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组成了PAC-UF系统.结果表明:PAC-UF工艺的出水浊度在0.15NTU左右,而且不受进水浊度的影响;原水不经过PAC吸附直接超滤时,膜出水有机物浓度和膜进水有机物浓度存在线性关系;UF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在10%左右,对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平均去除率在8%左右;加入PAC吸附后对有机物的去除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生物粉末活性炭与超滤组合工艺膜污染物质特性,在工艺稳定运行条件下,分别对受污染膜丝表面泥饼层、水洗后的受污染膜丝、生物粉末活性炭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生物粉末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延缓膜表面泥饼层的形成,缓解膜污染;水洗后的受污染膜丝孔内有机污染物较少,而且是小分子有机污染物;还得出含有-OH伸缩振动基团和CO伸缩振动基团的污染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有机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14.
再生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但是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威胁。为保证再生水回用的安全性,本研究通过探究生物膜慢滤-次氯酸钠消毒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方法研究了该工艺对水中的有机物和条件致病菌的去除效能,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滤速下,生物膜慢滤较慢滤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好,滤速为20 cm/h时对DOC的去除效果最佳;生物膜慢滤对富里酸类有机物、微生物副产物类有机物、腐殖酸类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均比慢滤好;相同滤速下,生物膜慢滤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慢滤;在NaClO最佳投加量8.0 mg/L(以有效氯浓度计)的条件下,生物膜慢滤-NaClO消毒组合工艺对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NaClO对于自由悬浮态条件致病菌的去除效果更优;另外,较低pH值和较高水温更有利于NaClO消毒对水中条件致病菌的去除。可见,生物膜慢滤-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可以有效控制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和条件致病菌等污染物,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再生水回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沸石强化过滤的效果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沸石作为新型滤料进行了强化过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沸石不仅具有去除水中浊度作用,而且还可去除水中氨氮和部分有机物。在试验条件下,沸石对浊度的去除率在65%左右,对CODMn、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在10%、95%以上,对水中常见的3种微污染有机物LAS、三氯甲烷、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7.7%、44.45%、34%,且沸石作为滤料不会增加水中有害金属离子浓度。因此沸石强化过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提高水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保健酒除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比较了微孔膜过滤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在保健酒除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不适合保健酒的除浊,而且可能影响保健酒中的有效成分;微孔膜过滤法能有效除浊,且对有效成分、风味和色泽的影响较小,保健酒的静置时间也会影响除浊效果。保健酒粗滤后静置4周,然后用孔径为0.45μm醋酸纤维素膜过滤,除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粉末活性炭(PAC)处理工艺可快速高效地吸附去除水体中各类天然或合成的有机物、芳香族化合物、微污染物质、卤代烃以及铁、锰、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在净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探讨了PAC的实际应用及联用其他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并基于其对有机物诸如农药、化工原料、气味性化合物、蓝藻毒素、总有机碳等有害物质的有效处理从而改善出水水质,提高出水生物稳定性,着重综述了PAC在净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混凝/吸附预处理对超滤膜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和吸附两种方法预处理模拟微污染地表水,研究了不同水样的污染物指标与超滤膜污染的关系,分析了颗粒物特性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吸附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有机物浓度,但是对于浊度去除效果不明显;混凝对于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但能明显降低水中浊度. 混凝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膜通量,但吸附对膜通量没有影响. 不同水样的膜污染指数与浊度及溶解性有机物(DOC)的相关性拟合表明,膜污染指数与浊度性相关性较好,与DOC相关性较差,水中浊度物质是试验条件下膜污染的主要物质;0.01~1.20μm的胶体和颗粒物是造成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同时,浊度物质造成的膜污染指数具有良好的累积性.   相似文献   

19.
To study water quality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groundwater recharge, a tertiary treatment process, consisting of coagulation, sand filtration, and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 adsorption, wa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simulated soil aquifer treatment. The proces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econdary effluent quality. GAC adsorption reduced organic substances expressed by UV-254,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s well as partially adsorbable organic halogens. The results of the Ames test show that the secondary effluent contain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mutagens. GAC filtration removed adsorbable organic bromine slightly whereas GAC adsorption removed mutagens effectively. The simulated soil aquifer treatment was able to further reduce UV-254,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adsorbable organic halogens through biodegradation. Adsorbable organic bromine levels were also reduced by the soil aquifer treatment process. The given reclamation technology used for groundwater recharge is of benefit to the removal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UV-254, adsorbable organic halogens, and rnutagenicity.  相似文献   

20.
将透光脉动检测技术应用于过滤过程中的颗粒物质监测,提出以脉动检测值作为过滤效果和滤后水颗粒的评价指标,并通过进行连续过滤试验考察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过滤过程的监测中,脉动检测值R可灵敏地反映出过滤中颗粒粒径的变化情况,与浊度检测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预测性,是一种全新的滤后水水质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