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梁颖 《科技信息》2009,(8):120-120
王朔作文,意在否定一切传统与神圣,这点可以从他语言的叙述策略中表现出来。而滑稽模仿(parody,又译为“派罗蒂模仿”)与拼贴是其最常使用的叙述策略,这两种写作手法的运用,打破了语言固有的等级与秩序,扩展了平民话语的自由,并极端地消解了神圣话语,对主流文化进行了不顾一切的挖苦,展现了作者玩世不恭的人生姿态。  相似文献   

2.
夏洛特·P·吉尔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兼作家。在她的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中,吉尔曼放弃了传统的叙述模式,从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切入,以环境作为女性地位的象征,通过对女性经验的拟态模仿,颠覆了男性话语模式,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叙述策略,为20世纪的女性写作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3.
所谓复杂叙述是指在叙述文本内部各种意识形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对话机制等叙述问题。知识话语主体、民间话语主体与女性话语主体彼此争夺叙事优势 ,从而生成三种含混策略 :含泪型复杂叙述、惊恐型复杂叙述和怨恨型复杂叙述。叙述者在意图表述过程中其潜意识的波动轨迹总是不肯向既定的意识形态规则靠拢 ,总是有一种远离的趋向 ,进而导致价值判断上的混沌行为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林白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中,以回忆作为叙述方式,通过自我言说敞开被男性话语遮蔽与扭曲的女性经验,从而建构具有权威意义的女性声音。此外,意象化与感官化的诗化语言也是文本彰显,女性感觉的一个重要形式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喜剧话语策略构成角度看,当代大陆小说在陈述主体的内部一直没有中断过对反讽、含混,乃至荒延和黑色幽默的渴望,革命历史小说叙述中的“藏污纳垢”策略、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写中间人物”策略,新时期小说中的“文革叙述”策略,以及自马原的“叙述圈套”开始的当代小说话语的狂欢等,都是一些耐人寻味的喜剧策略。  相似文献   

6.
叙述的所指——故事和情节,常被指称为叙述的核心,人们研究的重心也在此。而为了推动叙述,为了完善故事与情节,叙述的策略成为有技术才能的作家必选对象。周立波在建国后的作品中,将女性、景物、山茶花意象等作为文学叙事的必要概念,从话语和叙述的层面对叙述策略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凯瑟琳·安·波特的《愚人船》中没有愤世嫉俗的语言,却让人在平淡的语言中领略到"愚人满船而行"的状态和人类深陷困境的忧虑。本文从叙述话语、叙述视角以及叙述声音三方面来阐述《愚人船》中所揭示的人类不可避免的困惑和人与人对立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王坤  康捷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122-123,126
教师话语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传授知识所使用的语言,教师话语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语言学习理论,从教师的提问形式、语言的输入策略、课堂交互调整方式及反馈方式四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堂交互活动中的教师话语做了分析和讨论,旨在增强教师的话语意识,提高教师的话语效度,改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甄娠传》对《红楼梦》的戏仿在《甄娠传》里诸多地方能够找到痕迹,其中最主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名与情节或者性格的暗合,其次是叙述与话语的模仿,最后是人生哲理的相似。《甄娠传》对《红楼梦》的戏仿可以说只是一种写作技术层面的借鉴,《甄嫒传》之文学艺术成就虽远不能跟《红楼梦》相提并论,但她精致典雅之语言、独具匠心之情节、沉伟岸之哲理在后宫(或说“宫斗”)题材小说的苑囿里的确独树一帜、鹤立鸡群,这是我们必须肯定和承认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文本延伸必须展开叙述,而小说叙述视点又具有多样性与交错性:可以文本外"旁观者"视野叙述,也可以"局内人"修辞身份叙述。后者又包括"我"的一元叙述及文本内部人物间多元叙述。亦即叙述主体"我"分为"假我"、"真我"、"无我"或多元交错叙事模式。从M.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认为这几种"我式叙述"分别反映了文学话语在表达与接受过程中的"熟悉化"、"陌生化"、"狂欢化"修辞策略,同时显示出文本"独白"或"对话"性的修辞意识。  相似文献   

11.
文本延伸必须展开叙述,而小说叙述视点又具有多样性与交错性:可以文本外"旁观者"视野叙述,也可以"局内人"修辞身份叙述.后者又包括"我"的一元叙述及文本内部人物间多元叙述.亦即叙述主体"我"分为"假我"、"真我"、"无我"或多元交错叙事模式.从M.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认为这几种"我式叙述"分别反映了文学话语在表达与接受过程中的"熟悉化"、"陌生化"、"狂欢化"修辞策略,同时显示出文本"独白"或"对话"性的修辞意识.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时代,政民互动话语策略深入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和政民关系的改善。文章以社会语言学视野分析政民互动语言,揭示社会语境如何影响语言方式的转变,反观政民互动语言如何适应社会语境的话语特征。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小说《孙行者》中,采用的最主要的语言策略之一就是在人物的话语中语码转换的运用。汤亭亭在《孙行者》中使用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策略,通过保存华裔群体语言的独特性以构建华裔群体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身份,同时表达作者的多元文化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表明,模仿和背诵对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往往缺乏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背诵是增强学习者可理解性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是对程式语的学习来说,通过背诵和模仿,学习者可以积累大量的程式语知识,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程式语知识进行考察,并对模仿与背诵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英语专业本科生对模仿策略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在背诵方面,他们往往重视单词的背诵和记忆,而相对忽略了句子、对话或语篇的背诵和记忆,这造成了他们对程式语的掌握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5.
从话语交际参与者的话语角色类型这一角度切入,对有声广告加以考察,并揭示有声广告话语交际中有关的语用原则、策略对广告效果的影响。认为广告发话者是否采用了适当的语用策略决定着广告话语能否打动、说服或诱使受众采取广告主所期待的消费行为,而语用策略得当与否与发话者的话语角色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转型或变异在深层次上制约着中国现代小说人物话语的形态,以虚假个人声音为内容的衍生个人话语在中国现代小说的“撕破”策略中拓展了人物话语的叙事功能。衍生个人话语所具有的可以导致在语言传播与交流过程中所指与能指错位的掩饰、代偿、命名和康复等功能,揭示了无意识文化模式的某种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孙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7,24(1):104-106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文化信息交流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所拥有的话语权力不可避免地要受其所属意识形态的支配和制约。在此笔者运用福柯的“话语”和“话语权力”理论从译者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两个方面探讨意识形态对译者话语权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欧洲绘画自印象主义始,艺术家摆脱故事叙述和现实模仿的藩篱,追求语言形式和情感表现,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对绘画的认识,意味着艺术家主体意识的生成与彰显。媒介技法形象化了的形式语言是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表征和视觉符码,本文透过印象主义之前绘画技法的传承发展,解读艺术家主体意识生成之前的流变。  相似文献   

19.
从史论结合的角度探讨模仿语言与表现语言的特征、功能及其语体建构,深度触及了模仿语言和表现语言的内在结构,解决了形式主义语言学中的两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汽车广告: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汽车广告存在着定位的模糊与错位、语言的夸大与模仿、创意的媚俗与乏味等问题,提出了在汽车广告的恰当定位、语言的规范、创意水平的提升方面的相应策略,旨在对我国汽车广告的健康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