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设计了编组站到达流生成的一种新方法,它建立在对编组站原始到达车流统计的基础之上,然后对产生的到达流进行检验,并对南仓站实例进行到达流生成,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均衡运输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列车到达不均衡对编组站作业的负面影响,结合编组站作业系统的特点,把编组站的工作时间分为忙、闲和普通三个阶段,以编组站的核心内容解体作业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并且考虑了其它设备能力的影响,提出用编组站通过能力、编组站车流结构条件通过能力和驼峰小时解体能力三个概念来计算编组站的能力.与传统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相比,突出了重点,计算结果相对能更好地反映不均衡运输条件下编组站的实际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3.
铁路大型枢纽如编组站通常以办理大量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直通和其他列车作业等业务为主,邻近区域汇接有大量相互交叉的线路,这些相互交叉的部分,无线网络可能相互重叠并引起干扰,实现大容量无线覆盖有一定难度.为解决铁路编组站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组织形式下的无线资源管理问题,本文首先明确了编组站GSM-R系统的基本构成,分析了编组站无线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编组站频率规划、交叉线路无线覆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蜂窝和紧密频率复用有条件为枢纽地区提供更好的无线覆盖质量.最后提出了适合枢纽地区GSM-R频率规划和无线覆盖要求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鲁棒性更高的阶段计划配流方案,以配流代价最小的车流接续与分配为目标,构建考虑出发列车牵引质量及换长等不同满轴约束、静态配流和列车解编方案协同优化的编组站阶段计划配流优化模型。其中的列车解编作业时间根据到解列车的解体钩数、出发列车的编组钩数和连挂次数等进行估算,使列车解编计划时间更加接近实际作业时间。针对模型中出发列车编组作业时间估算需基于配流方案确定等特点,设计相应的求解思路和具体方法。采用ILOG求解配流方案,再用和声搜索策略求解列车解编方案,循环迭代至获取较优方案。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列车解编作业时间的估算,可使计划作业时间更加接近实际作业时间,从而减少所编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整范围和规模。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繁忙干线开行5000t重载列车编组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重点分析了开行重载列车对编组站作业的影响,详细验算了开行重载列车后编组站的通过能力、解体能力、编组能力以及车辆停留时间和列车作业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了不同重载车流组织方案对编组站分工和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实现点线能力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袁毅 《科技咨询导报》2007,(26):196-197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是编组站编组列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作业规则,"如何保证货物列车的编组质量"成为提高编组站工作质量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原理,系统地阐述了研究列车到达流和卸截流的分布规律的方法与步骤。根据卸载流的特点,提出了位移统计法。通过几个典型实例的统计分布研究,以及对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井底车场列车到达流和卸截流一般均服从负指数分布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8.
魏巍 《甘肃科技》2012,28(5):17-19
铁路交通枢纽的核心是铁路编组站,它也是货物列车解编和车流集散的基地,货物列车在编组站停留作业的时间占周转的30%以上.因而,加速编组站的现代化建设,对提高货车作业效率和缩短车辆周转时间有重大意义.介绍了目前国内编组站自动化系统较为先进的兰州北编组站站调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网络构成,并简要介绍了其相关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9.
箭翎线是一种适用于编组摘挂列车等多组列车高效率的布置形式。采用箭翎线既可达到提高摘挂列车编组作业能力的目的,又可节省用地,充分利用股道有效长。一、箭翎线的设置位置及平纵断面设计: (一)单向箭翎线 1.单向箭翎线的合理位置一级式编组站设在调车线内;二级式编组站设在牵出线一侧;三级式编组站设在调车场一侧。对于二、三级式编组站,除单独设置外,还可设置调车场尾部反坡地段(i≤2.5‰。)。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利用断言产生测试用例的白箱测试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定程序中某条语句作为目标节点,通过在目标节点的临界分支和必要分支上插入断言来限制和跟踪程序的执行,以保证程序能到达目标节点,从而生成相关测试数据.利用这种测试数据生成方法,对轨道交通列车自动监控系统软件(ATS)的部分功能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现行铁路编组站车辆中时预测方法不能满足实际运输组织需求,结合车辆中时数据平稳性特点,设计基于类别映射的货种与车种映射函数,充分考虑车种别、货种别车辆中转作业差异,重新生成车辆中时序列.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中时序列,提出新的编组站车辆中时预测模型,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并求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预测编组站车辆中时,符合实际中时发展趋势,提高了铁路车流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一种描述驼峰溜放中动车组运动的计算方法.这种算法不是追求计算的精确性,而是在计算的精确性和快速性之间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合点,以适应计算机模拟的需要.此算法应用于编组站模拟实验系统的驼峰溜放模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国内现有对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研究,以运用0~1规划研究编组去向的车流递推关系最为典型,这类研究的本质在于优化各支车流的第一到站?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实数编码的禁忌搜索算法,可用来求解路网性列车编组计划?算例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有效地求解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与LINGO软件相比,禁忌搜索算法只需较少的时间便可搜索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4.
列车编组计划是编组站完成列车调度和组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之一,编制科学的列车编组计划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探讨了列车编组计划问题的建模、模型计算与求解的方法、编组计划的制定等问题。首先根据某站一天过站列车的数据,以白班和夜班的最小中时为指标,建立了列车解体和编组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和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其进行了求解,最后给出了该站的列车解体计划和编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长线位于津浦线及宣杭线以东 ,是国家批准建设的东北至长江三角洲地区陆海通道的关键路段 .对新长线建成后车流最短径路进行了计算 ,并就其对现有车流径路调整的影响展开讨论 ,根据统计得出的新长线到发车流量以及相关因素 ,最终确定新长线货物列车的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系统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学原理,利用自动构模和整体拼装方法,研制的一套用计算机进行编组站设计的通用软件。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驼峰、车站咽喉和车场的设计,以至最后绘制整个编组站比例尺平面图。设计计算速度快、精度高,显著地提高了工效,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铁路编组站驼峰技术作业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特征,着重研究了驼峰技术作业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用以开发驼峰技术作业过程模拟实验系统,为科研及教学培训提供一个模拟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