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意义,阐述了图书馆的职能及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提出图书馆员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深刻体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作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重要基地和高尚道德文化重要辐射源的高校,在加强德育工作,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应着重解决好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对于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八荣八耻”充实了师德教育的内涵,为教师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行为准则。师德建设应抓好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要依靠教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来实现校园和谐。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必经内化和外化这样一个复杂而反复的过程,因此,师德建设还必须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并使"八荣八耻"蔚然成风,高校就必须在学生中深入持久地开展荣辱观的教育,要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每个学生的行为标准,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义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思想教育这块阵地,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并针对我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发表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之后,全国高等学校掀起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热潮,本文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分析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教育,贵在引导。要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公民道德标准。践行“八荣八耻”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内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学思行”结合,要在“深化认识、自觉反省、积极实践、持之以恒”四点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雷兴洋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4):59-60,69
共产党员要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当模范、做表率。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做一个心地清净、品行端正的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慎用权力,用好权力,绝不能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才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在世界经济危机漫延和散扩的今天,做一个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9.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在大学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一些学生中反映出来的荣辱不分的现象,值得重视。这说明胡锦涛同志最近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非常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十分必要。要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知与行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自胡锦涛同志发表荣辱现讲话之后,国内学术界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成果,基于此.拟探析传统荣辱现的形上意蕴,从其思辨性、价值判断、道德根源、境界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干部与群众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同程度地缺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群关系有进一步激化趋向的深层原因之一。梳理和分析干群关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缺失的表现,能够有效引导干部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在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活之中切实贯彻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高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积极创新、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和带动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友谊以及团结友爱精神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中国有许多讴歌友谊、赞美友谊的诗歌。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和情感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资源,以诗歌为载体,培养当代大学生团结友爱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15.
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诗词作为最为古老的文学样式,以其浓郁的抒情性、丰厚的内蕴、深刻的哲理,对人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本文从培养爱国主义、团队协作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三个方面论述了诗词鉴赏对培育大学生正确荣辱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荣辱观理论涵义深刻,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导向深远,解析当代大学生现实思想问题,使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文明修身,成为青年先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其践行的意旨就在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以史为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之道,重在文化教育机理的健全,重在文化创新及其创新文化的诉求,重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繁荣,重在文化生产力的解放,重在与时俱进造就和谐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荣辱观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范畴,内含社会和个人对特定事件与人物的价值判断,反映人的道德价值、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荣辱观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归根到底来源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其内涵会随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荣辱观具有鲜明的语境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