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纤维网在铝铸铁上的应用研究李长虹(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北京100044)铝铸铁作为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及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但由于其废品率较高,脆性较大,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铝铸铁中含有较多的铝,氧化倾向较大。在空气中熔炼...  相似文献   

2.
研究应用地方生铁,通过加入铝、钛的方法,在砂型中成功地制取了D型石墨铸铁.试验表明,铝、钛合金元素能促进形成组织细而密的D型石墨,从而提高的铸铁抗氧化性.同时,随着铝、钛合金元素加入量增加,铸铁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层,防止内部氧化的发生,提高铸铁的抗氧化性.在600℃下氧化,D型石墨铸铁的含碳量为3.06%,含硅量为2.66%,含铝量为0.22%,含钛量为0.41%,抗氧化性最佳;而在900℃下氧化,其含碳量为3.06%,含硅量为1.73%,含铝量为0.09%,含钛量为0.41%,它的抗氧化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Al-1%Si单晶制备工艺及微观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真空熔炼、氩气保护下拉式连续定向凝固设备上成功制取了具有单晶组织的φ8mm Al-1%Si合金棒材,并对其组织演变过程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定向凝固过程中,硅颗粒在单晶组织中的分布形态,提出了使硅固溶或弥散均匀分布于铝基体中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二次铝灰制备α-Al_2O_3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以二次铝灰为原料,通过低温碱性熔炼—浸出—晶种分解制备α--Al2O3工艺.研究了碱灰比、盐灰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固液比等因素对铝及硅浸出率的影响.探讨了使用晶种分解法处理浸出液制取氧化铝的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优化制备条件为碱灰比1.3,盐灰比0.7,熔炼温度500℃,熔炼时间60 min,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30 min,固液比1∶4;铝浸出率最高可达92.71%;晶种分解法处理浸出液的后续工艺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熔炼课件包括"熔炼","感应电炉熔炼","电阻炉熔炼","冲天炉熔炼","铸件配料系统","铸铁成分热分析"6个知识点。除了熔炼基本知识外,课件可进行铸钢、铸造非铁合金、铸铁材料配料,得出最低价格的优化结果;对铸铁成分热分析进行模拟检测,对冲天炉熔炼过程进行模拟。课件基于工程训练及网上教学,突出了知识面广,反映了生产实际,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反映了那些看不见、不能摸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中硅铝耐热铸铁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钛合金蠕变热压定形模耐热球墨铸铁的铸造、熔炼和热处理工艺进行探讨。结果:用铝硅耐热球墨铸铁制造钛合金蠕变热压变形模可行,满足了钛合金蠕变定形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熔炼及变质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对中硅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熔炼及变质处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能在一般工厂的铸铝车间中实施的优质工艺方案:合金在(780±10)℃熔化,精炼后,在(760±10)℃进行变质处理,加入复合变质剂,静置,降温浇注,其结果使合金显微组织中的初晶硅尺寸小于50μm,同时使共晶组织细化;使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32%,使合金的切削加工性明显改善,为该合金的实际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铝、钒合金化对屈氏体高铬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Al 0.20%—0.30% 可显著改善碳化物的大小及分布,使其变成岛状,并细化了基体组织,提高其耐磨性及冲击韧性。含 V 0.40%—0.50% 可使铸态高铬铸铁的冲击韧性、硬度及耐磨性均得到提高。因此,采用铝、钒合金化办法,是改善高铬铸铁组织与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碳铝硅镇静钢连铸坯的高温延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测试了宝钢生产的易出现角模裂纹缺陷的中碳铝硅镇静钢GR4151连铸坯的高温延塑性,并通过金相、扫描电镜等对拉断后试样的断口及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GR4151钢在熔点 ̄700℃的温度区间存在2个脆性区域,即熔点 ̄1330℃的第I脆性区和860 ̄740℃的第Ⅲ脆性区,γ单相域AIN等氮化物在γ晶界析出在γ+α两相区先共析铁素体叶网状并在γ晶界析出是  相似文献   

10.
稀土硅铁对高铬白口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高铬白口铸铁的脆性会严重降低其使用寿命问题,因此降低高铬白口铸铁的冲击脆性提高其韧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高铬白口铸铁采用不同量稀土硅铁合金变质处理后,高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稀土硅铁使高铬铸铁组织细化,碳化物形态改善,适当的稀土硅铁可获得韧性和耐磨性的良好配合,延长高铬白口铸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铸造铁水的电渣精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电渣精炼铸造铁水的实验室和半工业性实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电渣精炼过程的脱硫、去气、去夹杂对获得优质铁水,提高铸件质量有明显的效果。但脱磷效果不明显。精炼铁水球化效果好并可大量降低球化剂的消耗。因此,新工艺有可能代替传统的铸造铁水熔炼工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含镁、钙、稀土等元素氧化物的CaF2基渣系,对铸造铁水进行电渣精炼的实验室和半工业性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电渣精炼过程的脱硫、却气、去夹杂对获得优质铁水,提高铸件质量有明显的效果。精炼铁水的球化效果好并可大量降低球化剂的消耗。因此,新工艺有可能代替传统的铸造铁水溶炼工艺。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苏联冶金学者开始了电渣铸铁的研究工作。电渣重熔和电渣精炼过程的脱硫,脱磷、除夹杂、除气等作用对获得优质铁水,提高铸件质量有明显效果。特别是在直流制度下熔炼,有可能发挥电化学作用。有目的地从熔体中排除有害元素或从熔渣中获得合金化元素,因此,试图采用电渣重熔或电渣精炼进行变性处理和合金化取代添加球化剂直接得到球墨铸铁的生产技术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虽然电渣铸铁工艺和生产技术本身尚有改进的方面,而且对某些基本理论的研究仍处于探讨阶段。然而,作为一种铸铁精炼的新方法,有可能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生产工艺。 本文收集了十多年来有关电渣铸铁的文献资料,概括了国外有关电渣生铁熔炼的研究内容和成果。结合我国资源条件及工业发展特点,对开展电渣铸铁工艺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冲天炉是熔炼铸铁件的主要设备。当愈来愈多性能优良的合金铸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应用的时候,人们关注到铁水的熔炼质量是关系成果转化的成败关键。从合金铸铁件生产工艺对熔炼质量提出的要求出发,以焦炭燃烧模型、链式反应为切入点[1],提出:只有大力推广铸造焦的使用,才能加速实验室成果向生产应用的转化速率,才能得到生产条件下的优质合金铸铁件。  相似文献   

15.
铸铁中开花状石墨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射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铸铁中开花状石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开花状石墨是石墨沿(0001)方向生长速率增大的过程,因而它是1种过球化石墨,而不是铸铁过程中球化不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对高铬铸铁PH型灰渣泵叶轮的成分、机械性能、热处理工艺及切削加工性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2-1高铬铸铁目前是PH型灰渣泵叶轮理想的替代材料。它具有很高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及一定的冲击韧性。15-2-1高铬铸铁在有用本文的退火工艺后,硬度可降到HRc40以下,完全可以进行机加工,可用于制造一些形状较复杂的耐磨件。但15-2-1高铬铸铁收缩量大、裂纹倾向大,使用时应注意补缩。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废钢、增碳剂并适当配入铸造生铁,通过熔炼来获得合格的原铁水,然后经球化孕育处理形成球墨铸铁,为球墨铸铁生产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磷铸铁表面进行以镍基合金粉末为主的激光合金化处理,调整铸铁表面层中的成分、组织与结构,探讨激光表面合金化层的硬度与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5kW,扫描速度为5mm/s时,镍铬硼硅粉末能很好地溶于基材之中,形成明显的合金层与过渡区,溶入的合金元素大多以化合物或固溶体的形式存在,合金层与基材结合良好,未见宏观及微观裂纹,表面硬化层的硬度值大幅度提高,并使耐磨性提高5~7倍.  相似文献   

19.
硼铜蠕墨铸铁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含微量硼铜的蠕墨铸铁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合金铸铁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硼铜蠕墨铸铁具有高的耐麿性、耐热疲劳性和更好的综合性能。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易控制,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生铸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