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大军  陈涛 《科技资讯》2006,(18):66-66
基础是桥梁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桥梁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一是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地基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使上部结构倾斜、开裂以致毁坏或失去使用功能;另一种是由于建筑物的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所能承受的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相似文献   

3.
为了计算沉陷量,则首先应了解地基中的应力分布。应力计算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沉陷量的准确性。本文是配合黄文熙教授的“水工建筑物土壤地基的沉陷计算”一文,制备了矩形基础在均匀分布荷载下,以及带形基础在均匀分布荷载或三角形分布荷载下,当集中因数v=3,4,5,6时,地基中应力的计算图表,以便设计Ⅰ,Ⅱ级水工建筑物地基时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海上风电基础在服役过程中,长期受到上部结构传递的竖向荷载以及风、波浪等产生的水平荷载及倾覆力矩作用.这些荷载同时作用于基础,导致基础的复合承载特性复杂.针对海上风电裙式吸力基础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裙式吸力基础在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在复合加载条件下,裙式吸力基础的承载能力更大;随着裙结构宽度和高度的增大,裙式吸力基础的复合承载力逐渐增大;绘制了吸力基础在二维复合荷载(竖向荷载-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弯矩荷载、水平荷载-弯矩荷载)作用情况下的破坏包络线图形以及在三维复合荷载(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弯矩荷载)作用情况下的破坏包络面,得到了裙式吸力基础破坏表达式,可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或加固软弱地基,以满足桥梁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确保桥梁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桩基的使用已日益普及。  相似文献   

6.
应用优化理论进行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基础-地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一定的结构形式,天然地基承载能力是决定合理基础形式和是否需要地基处理或选择适宜加固方法的重要依据.由于土体是不均匀的散体结构,土性随形成条件等变异很大,土性指标和作用荷载等设计参数的变异,使得按传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义Gibson地基在埋藏线源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学问题,通过将内源线荷载等效为在相同深度范围内连续的集中点荷载的累加,采用Hankel积分变换方法,再结合具体的边界条件,推导得到地基土体在内源点荷载作用下的Hankel变换域中的解,并利用Hankel逆变换将变换域内的解转换为物理域内的积分形式解。然后对该解沿深度方向积分求得了地基土体在三种沿深度分布线荷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解,并对地基内部沿深度分布线源荷载作用下地基表面土体变形问题通过具体算例,运用数值积分计算方法,分析了地基土体的非均质性、荷载分布深度等因素对地基表面土体竖向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地基土体的非均质性对地基表面竖向位移有较大影响,相对而言,线源荷载竖向分布深度及荷载分布形式对地表竖向位移的影响较小,且地表竖向位移主要受浅层荷载的影响;②荷载分布深度对地表位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体非均质性较小情况下,且在荷载沿深度减小分布时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何茂青 《科技信息》2008,(7):110-110
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它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结构语言就是结构师从建筑及其它专业图纸中所提炼简化出来的结构元素。包括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等等。然后用这些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至基础。结构设计的内容由上可知为:基础的设计、上部结构的设计和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9.
关于多层钢结构住宅结构设计体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钢结构住宅一般采用装配式结构,其优势是施工速度快,建筑布局限制小。其结构都是由多层水平的楼板、梁和竖向的柱、墙等组成。主要的竖向荷载首先传给楼板,楼板再传给梁,然后每层的楼面荷载通过梁以及梁上的填充墙荷载传给竖向的柱、墙等构件,而柱、墙等构件除了把从上至下的荷载传给基础之外,还承担着风力和地震力的荷载。因而随着建筑高度的变化,其组成方式、受力变形特性及结构体系会有明显的变化。框架、剪力墙及筒体是结构中抵抗竖向及水平荷载的基本单元,由它们及其变体组成了各种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体系、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框架一筒体结构体系、错列桁架结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或加固软弱地基,以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确保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桩基的使用已日益普及。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桩体,其中,重点对预制桩和灌注桩的特点及其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针对筏板基础,应用Super-SAP弹性静力分析程序,对比不同结构方案的地基沉降、地基反力、结构内力和基础内力,对房屋结构、筏基及地基共同工作进行探讨,为地基的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加筋地基承载性能,基于已有室内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加筋地基数值模型,分析竖向荷载下土工格栅加筋地基的力学特性及加筋层数对土体的荷载-沉降变形特性、应力分布及土工格栅位移的影响,探讨筋土结构的内部土体和土工格栅应力位移场的演变规律,引入承载力提高系数综合分析加筋层数对加筋地基的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体呈拱状不均匀沉降,基础两侧土体隆起变形,加筋后能够改善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及减小侧向变形,约束基础两侧土体的隆起;土工格栅具有良好的应力扩散作用,加筋地基的承载力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幅度逐渐变缓,加筋层数为4层时承载力最高,为最佳加筋层数;土工格栅的有效埋深约为1.5B(B为基础宽度),当筋材埋深超出筋材有效深度影响范围,筋材的加筋作用不再增强。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物施工中会遇见软弱不良的地基,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会导致建筑物沉降量过大,沉降时间过久且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如何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这是地基基础工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工程特点,解决好建筑软弱地基处理方法,保障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荷载不仅使建筑物地基土产生压缩变形,而且由于基底压力扩散的影响,在相邻范围内的土层,也将产生压缩变形。若建筑物的地基土质为软土地基.当两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近时,常常造成邻近建筑的倾斜或损坏。本文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探讨了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及防治措施,并列举了相邻建筑物荷载对基础影响的因素厦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确定桶形基础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力矩等共同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建立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的破坏包络面,并进而依此评价海洋平台基础及地基的稳定性是桶形基础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采用位移控制法和Swipe试验加载方法,分别针对单个荷载和各种荷载组合方式,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平台上,建立了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的计算模型,确定了桶形基础在单个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与复合加载作用下的破坏包络面,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探讨了桶形基础在极限状态时的破坏机理,即桶形基础地基破坏形式或失稳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于砂土地基上条形浅基础在倾斜与偏心荷载作用下承载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在分析中,砂土假定为纯摩擦材料,遵循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首先对条形浅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与滑移线解法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吻合.进而探讨了砂土内摩擦角对于基础在竖向荷载V与水平荷载H、竖向荷载V与弯矩M荷载平面内的破坏包络轨迹的影响,揭示了地基在不同荷载分量组合条件下的失稳破坏机制.计算结果表明,与不排水情况下软黏土地基上基础破坏包络面相比,砂土地基上条形浅基础的破坏包络面形状有较大差异,但V-H和V-M平面内的破坏包络面形状仍具有较好的归一化特性.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别建议了条形浅基础在倾斜与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包络面方程,该方程可用来合理评价复杂荷载条件下砂土地基上条形浅基础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为了保证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础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宅的变位亦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围。对一般以垂直荷载为主的公民用建筑物,在土质地基中基 础的稳定以地基的塑性区域不超过一定深度来保证[1]。实际上由于基底应力的重分布,地基的塑性区域不易确定,只是在加荷作用下基底下逐渐形成压密楔,而在两侧反复调整塑流与稳定,此时土的蠕变性能对稳定起着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形成压密楔后的地基极限稳定性,仍须取决于基础埋深所产生的边载土的条件。 上述情况均经模型试验所证实,并归纳出相应的稳定分析计算公式(2)。同时基础上仅有垂直荷载的性质单纯,易于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地基土的蠕变性能,确定出相应的安全系数,使不致发生过多的塑性变形。 但是对兼有水平荷载的一般水工建筑物而言,例如挡水挡土建筑物,在稳定破坏以前就很难说基底下一定有压密楔的存在。同时在某个使用荷载作用下,继续增加垂直荷载、水平荷载或相应倾角的倾斜荷载,都足以产生极限稳定的条件,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的水平变位很难确定,迄今尚未有合理的计算方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理论上分析出符合设计原则的稳定安全系数,就更为复杂。 目前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地基稳定的理论或半理  相似文献   

18.
郝斐斐  张慧源 《科技信息》2011,(27):I0307-I0307
厂房建筑物上的全部荷载,都会通过基础传至地基,整个厂房都有赖于地基的支撑,地基与基础的完好程度,直接关系整个厂房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厂房上部建筑物出现的裂缝、倾斜变形乃至倒塌,大多是由于地基、基础的病毒而引起的。地基、基础的病害,一般情况是指  相似文献   

19.
溶槽地段双跨连拱隧道的结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跨连拱隧道以设置地基梁的方式穿过大型溶槽地段.根据地基梁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计算模式与作用荷载;讨论连续跨越不同地基弹性地基梁的受力状态,同时对仰拱的作用及中墙在隧道结构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地基介质的交界处是地基梁的最危险点,容易发生剪切与拉裂破坏;溶槽充填物的物理性质对地基梁具有显著的影响,充分考虑充填物的承载能力是合理的;仰拱能明显改善衬砌鲻结构的受力状态,但对分散地基梁的荷载作用不大;中墙是隧道结构的关键部位,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偏压状态,应该采取工程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一、工程概况重庆某钢铁企业的一座钢筋砼煤塔,主体结构高47.670米,基础为箱形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砼筒体。在生产运行了近30年后,因生产能力的扩大,煤塔承受的荷载也随之加大,但基础的承载能力却没有得到加强,煤塔出现倾斜。为了保证煤塔建筑物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