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阳能电池的端电压随太阳光的强弱变化范围较大,对多数负载不能直接使用.该文提出了采用新型的无损耗吸收Cúk变换电路来实现太阳能电池稳压,通过限制反向恢复电流的di/dt和开关管关断电压的dv/dt来减小该变换电路的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分析了该无损吸收Cúk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变换电路参数设计方法,并采用该变换电路设计了一台直流1 kW 48 V太阳能电池稳压器.试验结果表明,满载时该稳压器效率高达87.4%. 文中也给出了采用同样吸收电路的Sepic变换电路.  相似文献   

2.
开关变换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Buck,Boost,Buck-Boost 3种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这3种开关变换器分别具有降压、升压和升降压的作用。并在给定参数的条件下,使用Pspice软件对它们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给出了3种变换器输出电压情况,并给出了变换器中的储能元件中电流的变化情况。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储能元件中电流经过振荡趋于稳定时,电路的输出电压也趋于稳定,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脉冲的占空比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仿真结果显示,Buck变换器具有降压作用,Boost变换器具有升压作用,Buck-Boost具有升降压的作用。通过仿真更加了解了开关电源,为今后设计更优越的开关电源变换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RD)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功率变换电路应具备的条件,阐述了该系统的功率变换电路和系统控制结构图,给出了系统应用的控制方式、位置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大功率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 GTO)关断过程中过电压 V1,V2 和 V3的形成原因及抑制过电压的措施。通过对几种低损耗吸收电路的分析 ,设计了± 2 0 Mvar静止同步补偿器 ( STATCOM)装置中 4.5k V/ 4 k A GTO吸收电路。设计的吸收电路为低损耗的带钳位的三角形吸收电路。给出的关断试验结果证明了抑制过电压措施的必要性及正确性 ,并证明了所设计的吸收电路完全满足大功率两电平GTO逆变器装置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类稀疏效应下食饵与捕食系统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了具有稀疏效应的食饵与捕食系统dx/dt=x^2(a-cx^2)-bxy/x k,dy/dt=-dy αbxy/x k得到了简称点的稳定性,并给出了平衡点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和生态解释。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了具有稀疏效应的食饵与捕食系统dx/dt=x2(a-cx2)-bxy/x+k,dy/dt=-dy+abxy/x+k得到了平衡点的稳定性,并给出了平衡点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和生态解释.  相似文献   

7.
运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多环节单/三相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首先介绍了该功率变换器系统结构,然后详细介绍变换器的主电路和驱动电路,最后给出了试验调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功率变换器实现了单相电压至三相电压的变换且输出电压、频率连续可调。同时该功率变换系统中还加入了高频变压器,与传统变压器变相电路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该功率变换器可作为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传动控制领域的实验教学和课题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功率MOS管及其驱动电路在高频开关状态下,功耗与可靠性等性能上的恶化问题,分析了此类电路中由于CdV/dt现象所导致的寄生效应.首先考虑功率MOS管及驱动电路的主要寄生参数,详细分析了CdV/dt现象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状态方程的建模方法,提取关键电压与电流参数作为状态变量,建立并有效验证了一种功率MOS管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仿真,发现CdV/dt现象会带来栅极耦合电压、穿通电流、漏极振荡等不良寄生效应.同时对各种寄生参数与效应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仿真分析结果,给出了电路的优化设计方法.实际电路的测试结果证明,该功率MOS管模型与驱动电路的优化方法在CdV/dt现象分析与改善上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适用于DC-AC型非接触电能传输(CPT)系统的新型电路拓扑,并采用不对称DC-AC变换器实现了该新型拓扑。该拓扑简化了DC-AC型CPT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化了和系统的控制方式,减少了次级回路电能变换的损耗,提高了整体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介绍了采用该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对采用该变换器后的CPT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给出了实验结果,对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电源变换器宽电压输入功率因数和功率均较小,而功率大、高功率因数的电源变换器要求输入电压范围又很小的问题,将主要用于PFC控制电路的芯片FAN9672应用于大功率升压变换电路,设计一款新型电源变换器.给出电路构成框图及各单元电路的详细设计方式,论述了整机工作过程,并进行了电路参数测试.检测结果表明,该电源变换器具有宽电压输入、大功率、高功率因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单端反激式高频高压开关稳压电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一实际课题,对单端反激式高频高压开关电源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实验性研究。针对高压输出情况下功率管的耐压问题,提出了在功率变换级采用双管串联反激组态电路解决管子耐压这一有效措施;文中给出了主电路,尤其是主电路变压器的详细设计步骤,并给出实际的元器件参数;成功研制出一台输入220V,输出2000V/3mA的样机。样机实验证明了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高电源抑制比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采用UMC 0.18μm标准CMOS工艺进行流片,电路中采用偏置电流提升技术、偏置复用等技术来降低LDO的功耗.为保证LDO的稳定性,电路采用密勒补偿技术增强系统的相位裕度.同时,采用前馈结构来提高在低静态电流时LDO的瞬态响应.输入电压为光电池所提供的2 V电压,输出电压为1.8 V,该稳压器的最大负载电流约为13 m A.当负载电流为2 m A时,电源抑制比约为-67d B,其带宽在6 k Hz左右.稳压器的静态电流约为32.2μA,芯片面积为320×224μm~2.  相似文献   

13.
无源软开关三电平Buck/Boost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且不增加控制的复杂性,将一种无原理性过压的无源无损吸收电路单元引入该电路.文中详细地介绍了Buck/Boost电路的三电平无源无损软开关电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给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并进行了仿真研究,所有功率器件均工作在软开关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介绍了动力电池均衡技术的现状。并分析了能量双向流动的Ck变换器电路原理,在Ck变换器电路基础上提出了均衡开关控制策略,给出了其控制开关程序流程图,并分析了各均衡开关控制策略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史琳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86-4789,4796
针对外置式大功率AC/DC电源的待机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主要的器件进行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电路和相关波形。应用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用于大功率场所,功率密度高、稳定性好、变换效率高,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不使用任何感性元件、仅由开关和电容组成的新型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适当的多级高阶串并电容组合结构取代传统的单级单电容,因而使各种电压变换比的DC-DC变换器都能获得较高效率,并可使升压变换与反极性变换同降压变换一样能方便实现。针对该变换器的控制问题,除PWM调节外,还就逐压反馈控制(VTC)、频率调节(FM)、以及针对数字系统的固定频率开环控制和级联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方法等展开讨论;并就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比传统的状态变量平均法及其他方法更加简单的等效电量关系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便携式通信设备对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和效率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步整流模式的BOOST型DC-DC变换器电路,以提高芯片的转换效率。该设计采用CSMC (Centr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0.5 μm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工艺,并利用0.5 μm双层多晶硅三层金属的CMOS工艺实现了电路的版图绘制。仿真结果证明,变换器能稳定输出电压,并具有较小的电压纹波和较高的转换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用于X射线测厚仪的高压直流电源.电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高频AC/DC变换单元,设计实现过流、过压保护和输出电压调节的功能;第二部分为高频DC/DC变换单元,主要由全桥串联谐振变换器组成,控制其输出准正弦波电压,经高频升压变压器馈入到倍压整流电路得到直流高压,采用谐振变换器可以实现软开关控制,同时准正弦波相比于方波其含有的谐波成分少,可以改善由于电路分布参数引起的谐振过电压造成的高压打火问题.两部分都引入高频变换,可以减小装置体积并降低输出直流电压的纹波系数,最后给出了设计实例以及相应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几种低压差稳压器安全工作区保护实验研究电路,对这几种电路工作原理进行了扼要阐述,给出了电路中一些主要关系式和相关的输入、输出特性,总结出低压差稳压器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的分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补偿吸收电路,消除了PWM型DC-DC变换器整流回路中的电流浪涌和高频寄生振荡,使输出尖峰干扰电压降低4/5以上。文章详细地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导出了设计公式。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