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相比,雌球花的赤霉素GA1+3和GA4+7的含量显著较高,而脱落酸含量并无明显差异;雄球花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相比,则ABA含量显著较高,而两者的GA1+3或GA4+7含量差异不显著;不令是雌球花或雄球花,其细胞分裂素类中的一组,玉米素核苷组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而异戊烯腺嘌呤组或二氧玉米素核苷组的含量则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苹果梨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在芽和叶中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苹果梨花芽分化期,从花芽、叶芽、短果枝叶、营养枝叶四种器官中都可检测到Z(玉米素)、ZR(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GA3 (赤霉素)、ABA(脱落酸).结果表明,花芽分化期间需要有高水平的Z、ZR,低水平的IAA,高水平的CTK/GA3 、CTK/IAA、CTK/ABA 比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外源GA3和乙烯利处理黄瓜(CucumissativusL.)植株,使性别表达雄性化或雌性化的同时,其内源乙烯的释放量、ACC,GA1~3和脱落酸的含量,以及乙烯形成酶活性均发生了变化。外源GA3雄性化处理,使内源GA1~3含量和GA1~3/脱落酸值增加,乙烯释放量和ACC含量降低。乙烯利雌性化处理的作用则相反。外源的GA3和乙烯利对内源ACC水平的影响可能是其对黄瓜性别表达作用的生理学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开发和论述了一种新的用于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的微量滤纸法(MDB)。研究表明,用MDB测定的多效唑(MET)和赤霉素(GA3)对油菜下胚轴伸长的活性同水溶液法(WSB)完全一致。MDB揭示了在一定处理浓度下化合物的活性不受点样量、点滴方式和扩散时间的影响,比改进滤纸法(IDB)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含硫化合物CH3CSNH2/NH4OH溶液被用来钝化GaAs(100)表面.应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表征了该钝化液处理的GaAs(100)表面的成键特性和电子态.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GaAs(100)表面,能有效地消除Ga和As的氧化物,并且S既与As成键也与Ga成键,形成了S与GaAs的新界面,这标志着CH3CSNH2/NH4OH溶液对GaAs(100)表面具有明显的钝化作用.钝化表面退火处理后,As的硫化物不稳定,进一步与GaAs衬底反应,生成稳定的GaS钝化层,此种钝化液可直接应用于半导体器件钝化工艺对GaAs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源GA3和乙烯利自理黄瓜植株,使性别表达雄性化或雌性化的同时,其内源乙烯的释放量、ACC、GA1-3和脱落酸的含量,以及乙烯形成酶活性均发生了变化。外源GA3雄性化自理使内源GA1-3含量和GA1-3/脱落酸植增加、乙烯释放量和ACC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1%H2O2和200mg/LGA3均可促使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萌发,1%H2O2处理的萌发率高于200mg/LGA3处理,但后者的平均萌发生长量高于前者。各处理对干藏7个月的山楂种子萌发无效。生理分析表明:200mg/LGA3可提高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内部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提高内源GA和ABA含量,降低IAA含量,但提高了(GA+IAA)/ABA比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微肥对 Laccaria laccata S238 与 Gyroporus cyanescens等菌根真菌菌丝体生长的研究证实:1) 浓度为 0.01% 的 Na2 B4 O7 对 L.laccata S238 的菌丝体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其它浓度的 Na2 B4 O7 以及 M n S O4、( N H4 )6 Mo7 O24、 Zn S O4 对 L.laccata S238 均有抑制作用.在培养 L.laccata S238 时应单独添加低浓度的 Na2 B4 O7, 以促进其正常生长;2) A 处理的 A1 对 G.cyanescens 菌丝体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是很显著,其它微肥对其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4×4拉丁方设计,4只体重相似(45kg)的阉公绵羊(Blackface×Suffolk)在不同试验期分别饲喂400,800,1200和1600g/d配合饲料(GD),相应采食量为7.22,14.44,21.18和28.87gDM/kgBW。尿中嘌呤代谢物排泄量(PD)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MPY)分别为3.56,7.05,11.28,17,59mmol/d和12.0,20.7,22.8,28.3gMN/kgDOMR.日喂饲料量增加对消化率影响不大,却明显提高了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ABV)和净利用率(NPU).  相似文献   

10.
含抗人尿激酶单克隆抗体的腹水经ProteinA-SepharoseCL4B柱纯化得到IgG纯品,分子量为150kD(重链55kD,轻链20kD),与CNBr-Sepharose4B偶联制成抗人尿激酶单克隆抗-体-Sepharose4B亲和层析介质。尿激酶粗品经单抗-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后,所得尿激酶制品比活为9×10-4~1.7×10-3mol/s·mg-1,纯化倍数为15~30倍,酶活性回收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从马尾松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2株高效解磷真菌(瓜纳卡斯特青霉JP-NJ2和嗜松青霉JP-NJ4)对马尾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松树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通过Biolog微平板法探究该两株解磷青霉对马尾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观测其对马尾松的持续促生效果,并对马尾松根际土壤产生的微生态效应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冬夏两季,2种解磷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均对土壤中微生物物种优势度及丰富度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对于对照处理,解磷真菌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提高,夏季时最高,为59.27×104 cfu/g; 瓜纳卡斯特青霉JP-NJ2及嗜松青霉JP-NJ4菌悬液处理的根际土壤,夏季时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835 0与3.120 0,均低于对照处理,说明夏季时解磷青霉降低了土壤物种丰富度。两株解磷青霉接种600 d后对马尾松仍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苗高增长率可达88.7%,地径增长率最高为53.5%。解磷青霉的施用,明显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也随之变化; 两株供试青霉均对马尾松具有良好的持续促生作用,其中瓜纳卡斯特青霉JP-NJ2菌悬液的促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蜡样芽孢杆菌NJSZ-13是1株能杀死松材线虫的松树内生细菌,研究该菌株能否诱导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菌株抗松材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年生马尾松苗根部施用NJSZ-13菌株菌悬液和灭活的菌悬液后4 d再接种松材线虫,以观察不同处理的病情发展。测定该菌诱导处理后4天内和接种松材线虫AMA3虫株后28天内马尾松体内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接种松材线虫后42 d,菌悬液和灭活菌悬液处理诱导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的效果达54%和33%,且发病时间延迟。接种NJSZ-13菌株后,马尾松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松材线虫后,菌悬液和灭活菌悬液处理的马尾松这5种酶活性明显高于未接种菌株的马尾松苗。总体上,菌悬液处理比灭活菌悬液处理的马尾松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显著。【结论】蜡样芽孢杆菌NJSZ-13菌株能诱导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并且菌悬液的诱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松材线虫病是松属致命性的世界检疫性森林病害。筛选和创新抗性遗传资源是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松材线虫病重灾疫区自然淘汰存留下来的马尾松资源,可能是开展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育种潜在的重要遗传基础,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系统评价和开发利用。本研究通过对110个对松材线虫病具有抗性表型的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生长性状测定和保存率调查,综合评价其在抗性育种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通过接种松材线虫对马尾松的1 201个初选无性系进行筛选,并对110个具有抗线虫表型的重选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RAPD和生长性状评价。从14对SCAR分子标记引物中筛选通用性强、多态性位点高的两组引物,用于MuPS(Multiplex-PCR of SCAR markers) 反应扩增和遗传多态性位点检测。基于79个MuPS唯一型无性系群体,采用Popgene 32软件估算的遗传多样性,结合生长量和存活率指标,评估该批遗传资源在马尾松抗性育种中的潜在价值。【结果】 初选的1 201个无性系(来自251个马尾松初选家系),经松材线虫接种筛选后,获得110个无性系(来自初选家系中的81个),由两组引物扩增得到92种MuPS分型。其中,有79个无性系为单一的MuPS分型所完全准确识别(占71.81%)。基于79个具单一MuPS分型的无性系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群体所有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08 1个,Nei’s基因多样度(H)为0.302 3,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59 1。无性系体间遗传参数差异明显,Ne变幅为1.012 8~1.998 1,H变幅为0.012 6~0.499 5,I变幅为0.038 5~0.692 7。具有抗松材线虫病表型的110个马尾松无性系存活83个。保存无性系间其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变幅分别为4.6~10.7 m,6.7~21.7 cm和0.012 3~0.189 4 m3,生长量最大的休3-3号无性系立木材积(0.189 4m3)为最小的无性系广27-2的(0.012 3 m3)15倍以上。【结论】 马尾松1 201个初选无性系,经野外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抗性筛选后,110个无性系表现出对松材线虫病有显著的抗性表型,占初选无性系的9.09%。这些经过抗性筛选的无性系在材积生长性状上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这意味着在抗性改良基础上,进行生长量改良的策略是可行的。与已有的天然和人工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相比,本研究虽然经初选和抗性复选淘汰了90%以上的无性系,仍保留了群体中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综上,笔者认为这批初选资源经抗性筛选存留的遗传资源,在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育种研究中具有明显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计量奶山羊粪便中赤霉酸(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4种植物激素的方法.运用Hypersil-OD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计量GA3I,AA,ABA的流动相为乙腈+磷酸;计量Z的流动相为乙腈+三乙胺;柱温35℃,GA3和IAA计量波长为208 nm,ABA为262 nm,Z为270 nm,流速1ml/min.计量结果表明,在此实验条件下能使奶山羊粪中GA3I,AA,ABA和Z 4种植物激素得到较好的分离,含量分别为6.483624μg/g,1.404628μg/g,0.1692108μg/g,0.340468 ng/g.  相似文献   

15.
对栽培品种大旺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并分别用200 mg/L GA3和ABA处理层积后的种子,测定层积不同阶段和激素处理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大旺山楂种子休眠期长,正常采收的成熟种子层积一个冬天难以解除休眠。层积处理使山楂种子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呼吸加强,SOD和CAT活性增加,POD,G6PDH和PAL活性降低,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GA3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并使种子CAT,SOD,POD,G6PDH和PAL活性降低,而ABA处理抑制种子萌发,除了使SOD活性降低外,对其余各酶的影响与GA3的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开花少、结实率低的生理问题,为其物种保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兴金花茶为材料,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植株花果期枝、叶、蕾、花、果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并分析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花果期,东兴金花茶植株IAA、ZR、ABA平均含量高低排序:枝叶,GA_3含量为叶枝;IAA平均含量:果花蕾;ZR平均含量:蕾花果;GA_3平均含量:果蕾花;ABA平均含量:花蕾果。果枝叶IAA含量先低后高,ZR含量呈"M"字形变化,GA_3含量先高后低,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IAA/ABA、(IAA+GA_3)/ZR变化为先低后高,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GA_3/ABA变化为先高后低。果枝IAA、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ZR含量先高后低,GA_3含量先低后高;IAA/ABA呈"W"字形变化、GA_3/ABA、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IAA+GA_3)/ZR变化为"低-高-低-高"。蕾、花、果中,IAA、GA_3含量整体上升,ZR含量整体下降,ABA含量则为"上升-下降";IAA/ABA、(IAA+GA_3)/ZR比值呈"W"字形波动上升,ZR/ABA则呈"W"字形波动下降,GA_3/ABA"低-高-低-高"。【结论】在生产中,提高ZR、ABA含量而降低IAA、GA_3含量利于东兴金花茶的花芽分化。在结实期,高IAA、GA_3浓度和低ABA浓度利于提高坐果率,减少落花落果,促进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本文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马尾松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6个群体3个酶系统(GOT、MDH和GOH)的12个位点。结果表明:马尾松群体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群体内杂合体不足,纯合体过量,处于非平衡状态;马尾松群体的分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仅占一小部分;群体的分化与地理距离的隔离没有明显的关系;广西种群与福建、广东和贵州种群闻的遗传分化明显。此外,文章中还对马尾松遗传改良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和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0%,20%,30%,40%和50%)间伐后,套种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润楠(Machilus pingii)3个乡土阔叶树种,每种强度设3次重复,每个套种树种密度均为120株/hm^2,2013年8月对所有样地(共15个,每个样地面积为600m^2)的马尾松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树种进行每木调查,记录种名、胸径和树高等。【结果】间伐处理8年后,不同间伐处理间林分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P〈0.001,树高:P=0.001,蓄积量:P=0.008);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分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间伐促进了3个套种树种幼树的生长,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米老排在50%间伐林分下生长最优,而红锥和润楠以40%间伐林分较优,前者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后者。间伐显著的提高了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林木株数,与对照处理(100±25株/hm^2)相比,20%,30%,40%和50%间伐林分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2倍、11.22倍、11.06倍和13.78倍;间伐显著提高了自然更新林木的树高生长,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从人工林木材生产、套种树种生长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情况分析,采用30%或40%的间伐强度和套种优质乡土阔叶树是马尾松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青钱柳种子综合处理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钱柳种子属于深休眠类型,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经过隔年甚至2年才能萌发,笔者对综合处理的青钱柳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增长,其脱落酸(ABA)的含量逐渐减少,而赤霉素(GA)、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则逐渐增加。赤霉素与脱落酸、生长素与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也呈现出基本增加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赤霉素(GA)是种子萌发的促进物质。同时,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在解除种子休眠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