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对赤松、马尾松、黑松等易感树种寄生取食继而引起树种死亡的病害,其发病速度快、易传播,传统的物理、化学防治成本高,且化学防治对环境易造成不可逆的污染,目前还没有较好的防治方法.为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笔者探究蜡样芽孢杆菌在温室下对马尾松盆栽苗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人工皮...  相似文献   

2.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NJSZ-13菌株对于马尾松具有促生作用,且菌悬液的促生效果最佳.为了进一步解析和评价该菌对松材线虫的生防机理,在虫液和卵液中加入NJSZ-13菌株,研究该菌株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效果以及对其产卵、卵孵化和繁殖量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离心将蜡样芽孢杆菌NJ...  相似文献   

3.
两株松材线虫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对松材线虫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拮抗细菌。【方法】以分离自南京、洛阳、上海的松树茎部的137株内生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滤液和菌悬液浸渍法对这些菌株进行杀线活性的测定,并对筛选的高效拮抗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通过培养滤液浸渍试验筛选出3株细菌对松材线虫有较高的杀线活性,使用3种菌滤液处理线虫48 h后,线虫死亡率均达到100%,其中菌株LYMC-3的培养滤液还可使线虫虫体出现消解。将3株菌的培养滤液分别稀释2倍、4倍和10倍后处理松材线虫,随稀释倍数的增加,培养滤液的杀线活性逐渐降低。处理线虫48 h后,菌株LYMC-3的10倍稀释滤液与其他两株菌滤液相比对线虫的致死率最高,为94.7%; 在菌悬液浸渍试验中筛选出菌株NJSZ-13对松材线虫有较高杀线活性,105 cfu/mL 浓度的菌悬液处理线虫48 h后,线虫死亡率达81.5%。通过对LYMC-3和NJSZ-13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Biolog鉴定和16S rDNA序列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LYMC-3、NJSZ-13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结论】从松树体内筛选到两株对松材线虫有高效拮抗活性的菌株LYMC-3和NJSZ-13,对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室内测定蜡样芽孢杆菌(Bacilis cereus)B3-7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9812菌株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B3-7菌株对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69%,高于化学杀菌剂处理的效果.该菌株可以造成病菌菌丝发生畸变.双抗标记法测定了该拮抗菌株在小麦根系中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B3-7可以在小麦根系定殖。  相似文献   

5.
内生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内生细菌由于其独特的生境,成为植物病害防治中的重要生防因子.芽孢杆菌在植物体内分布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其在防治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芽孢杆菌控制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拮抗、促进植物生长和诱导植物抗病性四个方面.植物诱导抗性作为植物内生细菌防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具有非特异性、广谱性和系统性,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可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14个SCAR标记引物对松材线虫病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抗性候选个体开展MuPS(Multiplex PCR of SCAR markers)分析。结果表明,120个样品中出现104个不同的MuPS型,区分率86.7%、74.2%的个体完全能够被识别。引物Pmscar157、Pmscar007、Pmscar053的多态位点数出现率非常高,分别占总位点数的131%、13.3%、18.4%,而引物Pmscar039、Pmscar499的位点数出现率非常低,分别占总位点数的0.16%、048%。因引物重复性高、稳定可靠,可通过获得的MuPS型识别抗性候选个体、管理抗性候选家系。  相似文献   

7.
具杀松材线虫活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JKJS3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KJS3菌株分离自马尾松林,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较高的杀线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该菌株,以松材线虫为测试靶标,对JKJS3菌株分泌杀线活性物质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源组分的培养基对JKJS3菌株分泌杀线活性物质无显著影响,而不同氮源对其有显著影响,其中以氮源为5 g/L牛肉膏和6 g/L蛋白胨组成的培养基所获培养滤液的杀线活性最高,为实验室条件下菌株分泌杀线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基;JKJS3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7、培养温度为37 ℃和无光照振荡培养;该菌株分泌杀线活性物质较理想的培养时间为10 d。  相似文献   

8.
对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诱导黄瓜根系相关防御反应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接种能够诱导黄瓜根系苯丙氨酸解胺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挑战接种病原菌后,3种防御反应酶活性上升的幅度比单独接种要高,说明挑战接种有利于诱导抗性的表达。结合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可以说明诱导抗性是其生防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活体植株实验测试了内生细菌枯草芽孢杆菌T10菌株在灭菌土和天然土两种不同的培养基质上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T10菌株可以明显地降低小麦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可以使病情指数分别下降82.6%和82%,发病率分别下降76.5%和78.4%.测定了T10菌株处理后小麦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等与抗病相关的酶类的活性变化情况,通过SDS-PAGE测定了T10菌株处理后小麦叶片中病程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经T10菌株处理后的小麦体内的上述3类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叶片中病程相关蛋白也出现部分蛋白条带颜色加深的现象.由此推断,枯草芽孢杆菌T10菌株可以通过诱导植物产生抗病相关的酶类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博  周先进  刘伟 《科技资讯》2022,(11):101-103
该文讨论对松材线虫入侵的马尾松动态变化情况的监测中使用的新方法,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进行样方的选择、监控、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分析等。对样方影像的数据分析、面积动态变化对比分析、病害感染前后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监测前后病害的动态变化,分析原因。在研究中采用GIS、DEM等新技术、新手段,比起传统的调查监测更省时省力,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福建省生产上正在推广的12种马尾松品系对松材线虫Bursaphelo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He的抗病情况,选用厦门岛内分离的松材线虫虫株进行人工皮接法接种试验,并对不同马尾松品系进行生长性状测定。结果表明,G、A、I为抗病品系,且生长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进行小面积造林,通过进一步野外测定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2.
火炬松自然条件下感染松材线虫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江苏镇江出现的火炬松(Pinus taeda L.)枯死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检查,证实了这批枯死的火炬松系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 Buhrer) Nickle)危害所致,其在火炬松上的侵染特点为病害发展速度较慢;罹病木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多有脂点且较大;分离物中多混杂有其他线虫。这是江苏省自1982年发生松材线虫病以来首次关于火炬松自然感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松材线虫致病力及繁殖力的遗传变异规律,以松材线虫强毒虫株及弱毒虫株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并对杂交后代的繁殖力和致病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亲本间杂交成功率不同,同一对亲本的正交、反交成功率亦不同。大多数杂交后代群体在灰葡萄孢上和马尾松苗体内的繁殖力与亲本之间差异显著。杂交后代群体及强毒亲本接种马尾松5周后的致萎蔫率达90%~100%,而弱毒亲本接种的植株在10周后仅20%出现轻微的萎蔫症状。统计分析表明,松材线虫致病力与其在树体内的繁殖力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与灰葡萄孢上的繁殖力相关性较弱。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毒力松材线虫杂交后代群体的致病力与繁殖力之间没有亲缘关系偏向,繁殖力与致病力不存在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14.
对自日本引进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27个抗病家系进行人工抗病性测定,结果发现抗病各家系对3个不同来源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虫株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且差异明显.综合3次接种试验结果发现,引进赤松中有13个家系(1、4、5、6、7、8、13、14、15、17、20、23和25 号)抗病表现较好.对5号抗病家系接种松材线虫后,分别按时间进程(4、8、12、24、36、48、72、96、120 h)进行茎段取样,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松材线虫在引进的抗病赤松体内的迁移速度较普通赤松慢,且松树茎内木射线细胞和树脂道泌脂细胞周围的薄壁细胞出现病变较普通赤松晚,病变程度也比普通赤松轻.  相似文献   

15.
苯甲酸和苯乙酸对松材线虫及细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苯甲酸(BA)和苯乙酸(PA)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水培枝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及对分离自松材线虫虫体和健康马尾松的细菌菌株GD1和GD2的作用。结果显示,BA和PA对马尾松离体松叶、松枝均具有毒性,其中BA的毒性较强;一定浓度的BA能增强松材线虫的活力,低浓度BA和较高浓度PA均能促进松材线虫的繁殖,低浓度PA能促进菌株GD1的繁殖;高浓度BA和高浓度PA均能抑制松材线虫的活力,其中BA的抑制活性较强;高浓度BA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高浓度BA和较高浓度PA均能抑制菌株GD1的繁殖,而BA和PA对菌株GD2繁殖的抑制活性较对菌株GD1的强。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包装木的树皮象伞真滑刃线虫新记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2年从厦门口岸出口的71批货物木包装的83份样品中,多次检出多种伞真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spp.),有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奇异伞真滑刃线虫(B.aberrans),还从9份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木包装样品中检出另一种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鉴定为树皮象伞真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hylobianum(Korenchenko,1980)Hunt,1997).其特征是雄虫交合刺大而强壮,末端有帽状突起,髁突明显突起,靠腹面喙突钝圆,雌虫阴门处有小的阴门盖,尾部末端钝圆,明显向腹面弯曲.室内培养表明该线虫很容易在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培养物上继代繁殖.该线虫为中国的新记录种,马尾松为该线虫的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黑松受不同毒力松材线虫与无毒拟松材线虫侵染后,超氧自由基(O2.-)在互作早期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的作用,采用2年生黑松接种强毒、弱毒松材线虫与无毒拟松材线虫,于接种后4、12、24、48、72、96、120 h对受侵染黑松的茎干和针叶取样测定。结果表明:黑松受不同毒力供试线虫侵染后体内O2.-和S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接种后12 h,松树茎、叶中的O2.-均出现第1次突增,茎部突增的强度与供试线虫毒力呈负相关,在针叶内O2.-出现第2次突增,且无毒拟松材线虫处理(48 h)的启动时间早于强毒松材线虫(72 h)的。SOD活性在接种无毒拟松材线虫的松树茎、叶中出现两次突增,而接种强毒松材线虫的处理仅出现1次突增。3种处理黑松茎、叶的Mn-SOD含量在24 h后第1次突增,且接种无毒拟松材线虫的高于接种强毒松材线虫的。O2.-与SOD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关系,但SOD的特异变化滞后于O2.-的变化。由此可见,超氧自由基可能是松树受松材线虫侵染后进行信号转导的重要桥梁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