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疾病的隐喻>是桑塔格的一部文化批判的经典之作.它是桑塔格"反对阐释"理论的具体化.本着揭露、批判、细究和穷尽的目的,桑塔格考察了对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疾病的阐释以及借用疾病对世界的阐释过程,即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被隐喻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心理评判、政治压迫的过程,揭示了意义"阐释"的荒谬性和压迫性.  相似文献   

2.
桑塔格毕生研究了许多文化与学术作品以及理论,关于创作的成就也非常高。她在社会公众的思想以及心灵、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影响力。"新感受力"是桑塔格生前学术的代表。这一代表性的理论一经提出便在世界上引起了赞叹与哗然。因此"新感受力"可以说是桑塔格的经典理论的代表与思想核心,此理论在全世界,有着思想性的、艺术性的、文化性的以及现实性的影响,意义非凡,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3.
《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埃玛是两个为激情所毁的少妇,她们的悲剧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她们毕竟是出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且是出自两个不同作家笔下,因此,这两个形象之间在实质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安娜追求的是高尚的爱情,而埃玛追求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低级的情欲。  相似文献   

4.
老埃玛成功了这天,埃玛在家门口遇见了以前的老熟人威利·拉帕辛先生,她请拉帕辛先生进来喝杯香槟酒。埃玛给他讲了一些她生活中的趣闻,她盼着那些小蓝人这时能出现,这样她就终于有了一个证人。  相似文献   

5.
《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埃玛是两个为激情所毁的少妇,她们的悲剧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她们毕竟是出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且是出自两个不同作家笔下,因此,这两个形象之间在实质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安娜追求的是高尚的爱情,而埃玛追求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低级的情欲。  相似文献   

6.
《疾病的隐喻》是桑塔格的一部文化批判的经典之作。它是桑塔格“反对阐释”理论的具体化。本着揭露、批判、细究和穷尽的目的,桑塔格考察了对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疾病的阐释以及借用疾病对世界的阐释过程,即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被隐喻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心理评判、政治压迫的过程,揭示了意义“阐释”的荒谬性和压迫性。  相似文献   

7.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和随笔家。自20世纪80年代被译介至中国以来,她一直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10年来,国内学界对于桑塔格研究态势蓬勃、成果丰硕。这和译介工作全面、高效的开展密切相关。本文拟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近30年来桑塔格相关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推动桑塔格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特别中转站     
收音机成了特别中转站当埃玛打完这些电话筋疲力尽地斜躺在椅子上喘气的时候,一个小蓝人在电话机旁边出现了,用嘲弄的眼神看着埃玛。“我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结果。”那小蓝人用怪怪的声调说道,“不要再白费劲了,埃  相似文献   

9.
易群芳 《科技信息》2008,(16):248-248
以《反对阐释》和《论风格》为基础,本文分析了桑塔格的审美视角,并以此出发,解读了她对文本与阐释、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真实态度和对解构主义阐释传统剥离文本诗性的抗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美国著名学者、作家苏珊.桑塔格以其文艺观点"反对阐释"确立了她在文坛的重要地位。她强调感觉和体验在艺术欣赏和理解中的作用,反对抛却了审美感受力的阐释,其文学作品强烈的体验性实践了她注重感受性的审美理论。她捕捉了体现时代生活变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打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壁垒的"新感受力",将自己的目光放逐于先锋的及大众的领域,以亲身的实践回应了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女性关系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重要主题之一。她通过展现女性之间从"女性相煎"到"姐妹情谊"的复杂转变,揭示支配女性关系的内在权力,并积极探索对抗这种内在权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收音机里走出了小蓝人星期二,埃玛看到阳台门的玻璃上有一个盘子大小的圆孔,可站起来走近仔细瞧时,却什么也没发现。当她坐回躺椅上时,又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28日,美国一代才女苏珊·桑塔格在曼哈顿与世长辞,享年71岁。全球各大媒体不惜版面,隆重悼念她的离去。她是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之一,思想质量和影响力与西蒙·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她是小说家、随笔家、激情昂扬的批评家、“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最具智慧的人物”、“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作家之一”、“美国最睿智的女性”……在她生前,她既受到正面的追捧,也受到反面的攻击,但她始终不忘坚持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坚持的价值观:对普遍正义的信仰,对弱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对多元文化的支持,对国际团结的追求。苏珊…  相似文献   

14.
读书     
《世界博览》2008,(5):81-81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译者:黄灿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月标签:艺术理论《论摄影》《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桑塔格侧重于深入地探  相似文献   

15.
老埃玛是个孤零零的老太太,她把一个老式的电子管收音机拿去修理,只是为了让她的宠物小松鼠有个舒适的窝。可是,收音机却因此成了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特别中转站……突然出现的电器修理铺  相似文献   

16.
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心理特性以及承担孕育下一代的特殊社会使命,注定了她们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一般权益,而且应赋予她们与男子不同的特殊权益。在我国经济转型、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女性劳动者的特殊权益保障在"应然权"和"实然权"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析了《紫色》和《浮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意识到了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和统治以及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并力图消除压迫女性和自然的共同根源—男权制等级的二元论,以求建立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追风人物     
<正>感觉自己不迷人是社交网络惹的祸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近日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称,人们对自己外表感觉差的"罪魁祸首"是社交网络,特别是对30岁到40岁之间的女性而言。奥克兰大学学者萨曼莎·斯特朗在最新研究中说,人们沉浸在社交网络的时间不断增加,导致朋友、家人和网友在网络上互相攀比各自形象。斯特朗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男女,社交网络"打击"人们对外表的自信程度,其中"受害"最深的就是中年女性。  相似文献   

19.
奥斯丁的创作显示出与女性小说家的"说教传统"之间既微妙又复杂的关系。她继承了此传统,把其生活和思想道德局限在一个为男性所认可,所感兴趣的领域内。她对这个传统的继承显示了她对当时父权中心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妥协。这种妥协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要想立足文坛的无奈选择,是她的一种生存策略。与此同时,奥斯丁从未停止过对这一传统的反叛。奥斯丁通过既遵从同时又颠覆父权制文学标准取得了真正的女性文学的权威性从而超越了对作者身份的焦虑,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稳固地位。她的创作为女作家在男权社会创作提供了一个范式,为女性写作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图景。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发生越来越多的灾难菲迪走后,埃玛从衣服的口袋里拿出微型录音机,把录音带倒回去,当确信那段对话已被录下了,就把带子取出来,藏到了一堆旧衣服中。“如果你们认为可以随意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