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邵怀高速公路洞口段地形、地质、相交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情况,分别设计了喇叭型立交、子叶式立交、Y型立交三种方案,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三个立交方案的技术、功能、经济、环境以及管理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认为三方案中喇叭型立交方案是最优方案.洞口互通立交可以采用喇叭型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领先 《山西科技》2010,25(2):26-27
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是立体交叉设计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联结不同设计阶段之间的重要纽带。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好坏,关键是方案选择的合理与否。文章对互通式立交方案所需重点考虑的交通功能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设计、方案评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安徽省合肥市郎溪路3座互通式立交匝道为例,对互通式立交匝道选型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的功能特点、占地面积和投资估算等方面比较分析,确定合理的互通式立交匝道方案,以期为今后城市立交匝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陇西互通立交为例,通过对立交周围路网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分析,对确定该立交应具有二条定向匝道的两方案进行论证,根据对两个方案的造价分析以及立交内排水可行性等综合考虑,选择出合理、经济、美观的方案,文中还阐述了集散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二环郎溪路重庆路立交是2条快速路T型交叉的快速连接枢纽立交,在立交功能定位分析和交通量的预测基础上,文章对几种具体的立交型式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得出最优立交方案。为城市快速路立交及地面辅路连续条件下,定向和半定向型立交型式的比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径河枢纽互通为武汉市四环线与硚孝高速交叉处设置的枢纽互通立交,结合该互通立交方案设计对受限制条件下互通立交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充分考虑工程规模、规划影响、交通转换等因素的前提下,进行了全面的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枢纽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网的关键节点,对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高效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交型式的确定影响整个立交的功能、投资、安全、经济效益等方面.文中通过分析朝阳枢纽立交建设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3种不同型式的立交方案进行比较,并选定最佳施工图设计方案,可以为类似立交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合肥北环高速互通式立交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业根 《工程与建设》2007,21(2):59-160
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互通立交方案的优化设计对其使用性质、交通特性等服务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合肥北环高速公路肥东路口互通立交人手,阐述了其向东延伸至合宁高速的方案思路,并对此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简明分析.  相似文献   

9.
赵佩 《科技信息》2014,(12):122+124
本文以新田互通立交为例,从自然环境,区域交通,经济效益,工程规模,技术指标等方面解析互通立交的定位、选型,从中确定最佳方案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枢纽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其中,互通式立交方案的选择是其关键环节.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某高速枢纽互通式立交初步设计选型过程,并尝试用综合量化的评价方法进行方案选择,供工程师在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1.
立体交叉方案的多层次灰色理论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立体交叉方案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多层次等特点,运用多层次灰色理论的方法,对可比性方案通过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通过对立交方案因素指标分层及参考数据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层指标相对权重进行了确定和检验。借助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了立交方案的综合关联度。根据关联度越大排序越前的原则,确定出最优方案。工程实例表明,多层次灰色理论应用于立交方案综合评价简单易行,且考虑了各因素的相关影响,结论更符舍实际。  相似文献   

12.
长虹路—青洋路立交是常州市重要的对外交通出入口,根据其所处地理位置,确立了采用全互通立交形式、主要流向交通快速通过、次要流向交通通行顺畅、立交层数不宜过多的设计原则,并以此原则进行了方案的比选和具体设计,以满足城市快速路网对该节点的交通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广州市道路立交红线控制不合理的现状,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角度对全市立交红线的控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立交红线的控制方法和用地指标标准,为广州市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涛 《科技资讯》2009,(11):37-37
互通立交是城市快速路网中的关键节点,互通立交设计应从标准与规模、立交形态和匝道设计速度三方面加以考虑。在施工方案中重点控制现浇架搭设、预应力钢筋张拉、混凝土铺装和伸缩缝施工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设计理念的改变,互通立交设计由原来的追求规模大、线型顺、指标高逐渐转变为要求方案紧凑、指标合理、少占良田。互通立交方案型式匝道布设的紧凑与否,能否最大程度节约占地,已成为衡量一个互通方案优劣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道主干线贵阳过境公路全线互通式立交的总体布局、方案选型及主要枢纽互通方案比选等。  相似文献   

17.
袁久云 《科技信息》2011,(35):I0401-I0401
针对新庄煤矿回采巷道与准备巷道交叉点施工问题,提出立交巷道交叉点施工改进方案,保证了立交点支护强度,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为相同条件下立交巷道立交点的施工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太原市黄陵地区铁路道口平交改立交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行了切实的论述,并通过大量调查数据说明该道口的平交改立交,是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畅通的措施,本文还对该铁道口平交改立交的具体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玉柳 《工程与建设》2010,24(4):481-483,509
快速路与主干路交汇处交通繁忙,往往是道路设计的重点,在用地紧张、交通流量大地段,还需以立交形式通过。文章以南宁市白沙-壮锦快速路与主干路的设计为例,根据路口现状和交通情况,提出了四种能解决交通难题的立交方案,综合工程量、造价、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城市美观等因素,合理选择了其中一种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探讨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华 《工程与建设》2009,23(4):490-491
城市互通立交的建设条件复杂,功能要求全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互通立交方案的选择和规模的确定应遵循"安全、节约、适用"的原则,确保互通立交的建设既能改善城市的交通,又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