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贵州经济落后但生态环境良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就是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合浦县为例,首先说明合浦县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合浦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助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其战略意义重大、现实影响深远。本文从生态哲学角度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语言生态问题,包括语言的濒危及消亡、语言规范意识薄弱、英语教育地位过高等,切实关注语言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解决现有问题,促进我国语言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生态空间概念出发,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为例,阐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对生态环境构建的影响,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途径,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人们多维度的努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工自然的“内容”越发丰富、涉及的领域越发广泛,其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越发深刻。当前人工自然呈现生态性存在的特征,产业生态、产品生态和标准是人工自然生态的结构内容。人工自然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在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史实上“肇始于”人类创造人工自然的活动,根源于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畸形化存在与发展——对立有余而统一不足;产业生态失衡、产品生态失衡、标准违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的锁定和打压使我国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依靠科技手段,构建和谐人工自然生态、削弱因人工自然的不当生产消费所致的人对生态环境的过度扰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7.
生态摄影是一种新型摄影形式,其以摄影为手段,反映物种及其环境间相互关系,主要反映自然界及其生命状态和人与生态环境的复杂关系,记录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生态摄影师作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记录者,具有重大责任,应该具备特有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保护大庆市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大庆市政府保障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针对大庆市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生态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良好的生态法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查新,在阐述和界定生态移民概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状况,即生态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监测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驱动机制、生态移民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移民生态风险5个主要方向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今后,要紧密结合国家新10a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区域生态移民生态管理为研究主题,注重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风险源与受体分析、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等,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完善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0.
叶国友 《广东科技》2013,(24):158-158,122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存在状况对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保证。重点介绍和探讨了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以及加强水情教育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法制建设等问题,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技》2008,(6):2-3
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既是一声春雷,又是一面旗帜,透过这四个大字,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塔莉 《科技信息》2009,(22):342-343
建设生态文明村是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出现的,并且,生态文明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虽然,近几年来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的缺点和不足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综述了生态文明村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村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法治文明。这是由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整体性和统一性决定的,也是由当前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决定的。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建立严格的生态法制体系和生态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案件的公正司法,推进全社会生态法治宣传教育,生态文明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生态环境问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从分析生态消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入手,由生态消费伦理到生态消费法治化,转换视角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力求以生态消费法治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破制约瓶颈。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渝东北作为生态涵养发展核心区,对三峡库区经济与生态文明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离不开生态主体的支持,优秀的生态主体人格有助于消解人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失衡,使生态发展体现出涵养特征。大力培育生态人格,践行渝东北涵养生态,为推动美丽库区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树立和强化崭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用制度建设成果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采取措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8.
邹杰 《科技信息》2008,(10):110-111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生态公路的概念应运而生。在阐述生态公路基本含义及其功能与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过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从生态理念、生态选线、生态恢复、生态施工、生态运营和生态管理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为我国公路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宋风英  于亚利 《科技信息》2012,(19):445-44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这为我国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创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省",不仅是应对危机、调整结构、保持增长的现实需要,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河南生态省建设对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将有利于加快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好地为生产力的发展增添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