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聊斋》是一座艺术矿山,其中蒲松龄对旧题材及传说的改编又是一座宝库。对此加以探索和整理,对于认识、学习《聊斋》艺术不可缺少,对于《聊斋》影视的改编,对于历史小说的创作、民间传说的改写,更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一、部分变化根据朱一玄的《聊斋志异研究资料汇编》《本事编》所列,《聊斋》取自旧书及传说的约有140篇。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8,(1):83-86
汪曾祺自陈其文章是"苦心经营的随便"。本文总结了汪曾祺代表作《受戒》讲述故事的"三渡"模式,通过文本细读挖掘其散文化风格背后精心布局的叙事结构。以对"三渡"模式的再解读,申明作家创作的美学主张与艺术追求,以及背后对民间文化的强烈认同。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汪曾祺从其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故乡的民风习俗中发掘素材,传达自己对悠久的中国文化和自由人生境界的理解.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中,深深浸润着儒道文化精神,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超然而又实在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4.
一个作家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有时并非是绝对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会有浪漫主义倾向,浪漫主义作家作品中也会有现实主义成分,二者互相渗透、交叉,不可片面、孤立论之。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中就有浪漫主义成分和倾向,其表现在:(一)、作者思想上受浪漫主义思潮和神秘主义的影响。(二)、早期创作浪漫主义小说《乡村医生》、《乡村教士》等。(三)、现实主义小说里出现主观性、理想性人物形象,如《高老头》、《驴皮记》、《于絮尔·弥罗埃》、《改邪归正的梅莫特》等。  相似文献   

5.
抒情,是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贯穿了他整个的小说创作,而在早期创作特别是代表作《沉沦》中尤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沉沦》的抒情艺术,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散文体小说,使读者从一个侧面理解郁达夫小说的风格。新颖的散文笔法《沉沦》是郁达夫的第二篇小说,一九二一年和《南迁》、《银灰色的死》结为作者的第一个小说集,以《沉沦》的书名出版。该书问世后,轰动了文坛和社会,受到了广大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作家敢于和读者赤诚相见;直抒自己心中的苦闷和要求;不加掩饰地坦露自己灵魂深处的奥秘。通过主人公的自白,人们仿佛感到作家如泣如  相似文献   

6.
诸多文学评论家及评论专著 ,对苏童的创作归属问题 ,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属于“先锋小说”作家 ,有的则称之为“新写实小说”作家。这样的分歧 ,一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与批评界的类型研究之间存在着矛盾 ,另一方面也正体现了作家本身流动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是一位具有画家风格的作家,以擅写短篇小说见长。因篇幅以及作家个人追求等方面的原因,他的小说多具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而这种境界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汪曾祺在小说中对绘画中"留白"手法的成功植入。本文试从语言、情节结构和感情内涵等方面入手分析汪曾祺小说中留白手法的运用,以及这种运用所达到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小说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特征,他的出现,连续了现代文学中断的"抒情小说传统"。汪曾祺的小说使小说自身固有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回归,作品中处处出现的和谐和诗性给人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快感,让人沉浸在其中,品赏欢娱。汪曾祺的创作引起了小说创作观念和叙述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小说模式中的主题的功利性、题材的重大性都逐渐被消解。作品无论在题材的探索、写法的革新方面,还是在语言观念、体裁特色方面都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并对八十年代以后的现代小说高峰的到来有着潜在的影响,对新时期的寻根派小说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使表现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和普通人日常生活,成了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最为流行的方式和观念。  相似文献   

9.
京派代表作家汪曾祺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追求自然、和谐、健康是他创作的主题。他的小说代表作《受戒》就体现出主题的和谐、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叙事情节的和谐以及小说语言的和谐,绽放出一种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0.
法国天主教作家莫里亚克在《黛莱丝·德克罗》和《给麻风病人的吻》两部小说的初稿中采用了"忏悔"的叙事方式,但定稿中却改换人称,删除了忏悔的情节,而后期的两部作品《蝮蛇结》和《昔日一少年》又重现了"忏悔"的叙事方式。这一叙事方式由出现、消失到重现的过程体现了作家创作生涯中信仰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南飞雁作为河南文坛"80后"代表作家,他的创作近年来日益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对南飞雁做一个文学访谈,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年轻作家的成长过程。作为一个年少成名的作家,南飞雁的小说自从2008年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以来,他的一系列小说,如《红酒》《暧昧》等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南飞雁是如何走上作家道路的,2008年以来他小说转型的契机是什么?对南飞雁的文学访谈,集中于南飞雁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对此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因作家的创作技艺的独特与纯熟,而有了散文的意境,又因作品深蕴着丰厚的人生感悟,是灿烂至极之后的平淡闲适,加之文字清新自然,舒徐隽永,从而使作品散发出一种美的光泽,营造了极富层次与魅力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故乡》和《社戏》所确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归乡叙事"传统,不仅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叙事模式之一,而且还内含了"风景"的不同审美范畴。由此,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对鲁迅"归乡叙事"传统接续的同时,也于"风景"中寄予了不同的审美理想、文化理想。其中,徐则臣、李云雷、甫跃辉等"新生代"作家在新世纪的背景下对鲁迅"归乡叙事"模式与"风景"进行了改写,在接续鲁迅的"归乡叙事"传统的同时呈现出"风景"在小说中日渐消失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至上的地位,是作家进行创作时须信从和服膺的原则和方法,这导致了主体意识的彻底丧失或严重异化。20世纪60年代初,汪曾祺对这样的创作局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停止了小说创作。20世纪70年代末,汪曾祺对当代小说创作进行了反思,带来了独具审美品质的诗意文本,消解了僵硬的当代小说创作模式,对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作家立场、创作风格等三个方面分析《她是一个弱女子》,认为:(1)主人公郑 秀岳是"柔弱"的女性,是属于"自叙传"小说中的零余者;(2)作品突出其"柔弱"及悲惨的结局,体现了作家鲜明 的政治倾向、态度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3)作家袭用"自叙传"的创作路数来反映重大的社会生活,导致作品 中两种创作风格兼存。总之,《她是一个弱女子》的失败不在于叙写,而在于如何叙写柔弱。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水浒传》在1972年被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以情节"节选"的方式改编拍摄成为电影《快活林》。该片导演张彻在相对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武松这一小说中极富传奇性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改编式重塑,通过对其侠义性格的着意彰显与小说中男性情谊的有意张扬令这一艺术形象更显丰满、立体,体现出改编者对于小说原著思想内涵的特殊理解及当时香港电影对于《水浒传》的独特诠释。  相似文献   

17.
刘醒龙是"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分享艰难》也成为了"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代表作。本文试从《分享艰难》中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作家写作的勇气与良知以及充盈平实的审美追求三方面略谈刘醒龙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8.
桑落 《世界博览》2013,(14):80-81
盛名之累简·奥斯汀这名字已经成了一个被无限利用的全球品牌。她的销路还不止于书和影视。推迟近两年的改编电影《傲慢与偏见与僵尸》终于开拍了。早前被传将饰演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娜塔莉·波特曼则将任本片联合制片人。本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本《傲慢与偏见》的恶搞版改写出人意料的成功,也因此又促生了《理智与情感与海妖》一书。也许你还不知道色情作家米奇·塞瑞图的《傲慢与偏见:隐藏的欲望》是对这本小说的色情解读。故事忠实于原著的框架,但是在熟悉的人物身上你会发现奇怪的性嗜好。"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是"70后"作家群中的代表。但她笔下的都市场景呈现的并非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年轻人的精神虚空,而表征为城市物质文化高度发展后现代人活动、交流、建立相互关系的必要场所;她的爱情题材创作表现出对于两性关系的冷峻思考;她的性别书写具有鲜明的女性立场,却不追求女性主义者的新锐,不以颠覆男权社会为己任;古典题材长篇小说《春香》改写了朝鲜民族的文学经典《春香传》,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女性生存的乌托邦理想。她因创作题材广泛、坚守严肃文学创作、秉持文学理想,在"70后"作家群中显示出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曾祺研究述评赖闽辉郑昭红汪曾祺是个衔接现、当代的作家,早在四十年代就已有小说《邂逅集》问世,解放后从事戏曲工作,也写过京剧剧本,六十年代出过一薄薄的小说集《羊舍的夜晚》。进入新时期,年逾花甲的他,重新提笔,一发不可收,《受戒》、《大淖记事》、《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