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滴定曲线绘制和线性滴定的计算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滴定曲线方程导出了滴定曲线绘制模型和线性滴定计算模型,可用于编制各种滴定体系通用程序。文中以绘制沉淀滴定曲线为示例,列举其IBM—PC BASIC程序和框图。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许多教科书对酸碱滴定、络合滴定的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都进行了详细讨论,而对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讨论,一般只推导出不连续的方程,故对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目的在于推导适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方程,并且给出终点误差公式,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氧化还原滴定过程引进了灵敏系数(η)的概念。根据对称型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方程,对滴定曲线的突跃点和化学计量点是否一致进行了理论探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不是所有的对称型氧化还原滴定,其滴定曲线的突跃点和化学计量点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化学中的物理量很多,其中缓冲指数(即缓冲容量)β是大家所熟悉的.滴定突跃的大小,实质上就是缓冲容量的体现.图1是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由图可见:缓冲容量越大,滴定曲线变化越小.如在半滴定点:??附近,滴定曲线十分平坦;反之,缓冲容量越小,则曲线变化越大.酸碱滴定之所以有一个PH变化范围,其原  相似文献   

5.
N,O-羧甲基壳聚糖羧化度计算式的修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N,O-羧甲基壳聚糖电位滴定曲线与模型化合物氨基葡萄糖、羧甲基纤维素钠、N-羧甲基壳聚糖以及标准盐酸溶液电位滴定曲线的比较,重新确定了N,O-羧甲基壳聚糖电位滴定曲线突跃的意义并推断出样品羧甲基存在形式和壳聚糖的结构组成。依据壳聚糖结构单元组成及羧甲基的存在形式,提出新的羧化度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受污染氢氧化钠(NaOH+Na_2CO_3)体系滴定一元酸的滴定曲线,为评价一元强碱强酸滴定找出了准确度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推导出滴定曲线方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作出相应的滴定曲线,并结合到多媒体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强滴定弱碱混合液的通用滴定公式,并提出了进行活度校正的方法。利用该翁式可对滴定曲线作准确的模拟,以单纯形法优化计算混合碱各组份的浓度,使滴定曲线的计算PH值与实验值靠近,二者最接近时计算用混合碱组份浓度为它们在溶液当中的实际浓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沉淀滴定体系被滴定离子浓度与生成沉淀的溶解度、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X值突跃范围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探讨,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公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强酸和一元弱酸混合溶液滴定的分析,得出了该混合溶液 步准确滴定的条件,并绘制了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为强酸和一元弱酸混合溶液的滴定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1.
用电导滴定法测定含羧基聚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羧基含量时,若采用氢氧化纳水溶液为滴定剂,在滴定曲线上难以确定终点.为此,本文提出两种滴定体系:对具体样品选用适当量的混合溶含水剂;在聚酸溶液中加入中性盐(KCl),KCl 的当量浓度与被滴定物的羧基估计当量浓发相当.结合粘度滴定的结果,本文对电导滴定出现异常滴定曲线提出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滴定误差直接定义出发,结合滴定曲线方程,建立滴定误差统一模型。它简单、新颖、易于编制计算程序。文中提供了一个实用程序,它可在APPLE-Ⅱ微机上运行,使用方便,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以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为依据,对酸碱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中,能准确滴定的条件进行了探讨。提出弱酸(碱)滴定的条件为CK≥10~(-8);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条件为Ka_1Ka_2≥10~5,氧化还原滴定的条件为E_1~(0′)-E_2~(0′)≥0.56伏,并相应进行了有关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电位滴定E-V曲线的神经网络插值模型,对铬(Ⅵ)的电位滴定曲线进行拟合,使用拟合一阶导数和拟合二阶导数确定电位滴定终点.使用改进的BP算法,避免产生麻痹现象.测定了电镀液中铬(Ⅵ)浓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在电容量分析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用微量滴定法研究了麦洼牦牛及中国荷斯坦牛脱脂乳的滴定曲线和缓冲容量,两种牛乳的滴定曲线具有类似形状,并且往前和返回滴定的曲线都是不一致的,在PH:2-11间总的积分缓冲容量同乳蛋白含量有关,酸化过程中最大缓冲出现在PH=4.2-4.8,往回滴定时最大缓冲出现在PH6.3,但在先碱化后酸化滴定中没有PH6.3处的缓冲峰,这些差异可能同乳中胶体磷酸钙在滴定中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说明了滴定曲线的突跃就是滴定溶液缓冲容量的突变。  相似文献   

17.
在推导出滴定曲线方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作出相应的滴定曲线,并结合到多媒体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电化学平衡原理对氧化还原滴定的过程进行了讨论,建立了溶液的电极电势值与滴定分数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利用Visual Basic强大的绘图和计算功能,设计了一个程序用以求解氧化还原滴定的化学计量点、突越范围,绘出滴定曲线,该程序也可根据提供的指示剂的变色点计算出滴定误差。最后用某一实例对计算程序进行了验证,运算结果和参考数据吻合良好。程序可用于指导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便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的电势范围、滴定曲线的电势突跃范围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讨论,进而浅析了氧化还原滴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决定多元弱酸滴定曲线实跃的因素出发,并依据视觉误差和终点误差的要求,从新推出多元弱酸分步准确滴定的条件,并讨论了分步准确滴定条件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