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景观生态学法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推荐的评价方法。本文以某风电场工程为例,探讨将景观生态学法应用于生态影响类建设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景观影响减缓和保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法,该方法是建立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理论基础上的,是以<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将传统的分析方法与层次分析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安全评价方法,可确定各种影响因素对土石坝安全的影响程度,能对土石坝的安全性作出全面、直观的评价.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是可信的,值得在土石坝及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足迹在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的介绍了生态足迹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将生态足迹用于规划环评的基本思路:通过计算现有消费水平下维持规划区域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土地和水域面积,评价规划的合理性.以临港新城规划为案例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临港新城规划中耕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能源用地的生态赤字相对于规划前有增加的趋势,只有林地的生态赤字有减小的趋势,并分析了主要原因,提出降低临港新城生态赤字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梳理了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法律要求、政策文件和相关研究.从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系与差异、联动的主要形式、联动的基本原则、联动的范围界定等方面解析了联动的内涵.以产业园区为例,对比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技术导则内容设置和要求,分析了项目环评简化的可行性及具体的简化内容,从推动规划环评落地、提高规划环评质量等方面指出了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未有详细的关于渠系建筑物的安全评价导则,该文参考《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将渡槽安全类别分为四类。该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渡槽各影响因素在安全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综合判断渡槽的安全类别,具体工程实例采用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该渡槽安全评价单位所得出的结论一致,该方法简单、实用、评价结果可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数学的生态住宅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建立了以自然环境、室内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准则层的生态住宅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参考前人对生态住宅评估体系的研究成果,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价等级确定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通过专家赋值法和不等权计算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苏州市E花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变换进行综合评价,评判结果是E花园的生态化程度等级为"良"。  相似文献   

7.
杨蕾  郭欣 《甘肃科技》2010,26(14):32-34
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以鸳鸯湖矿区规划环评为实例,论述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在规划环评生态现状评价中的应用,从量化的角度说明评价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近期刚刚实施的2018版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中"区域达标判定"的相关要求出发,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地级市近3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的调查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在开展大气环评工作时如何合理选择基准年,将更加有利于后续整个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所评价的对象更容易具有环境可行性,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供广大环评从业者及相关人士参考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使国家公园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设施布局和社区经济发展更为科学合理.通过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度空间分布特点,进而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区划.结果表明,依据ArcGIS空间叠加影响因子权重综合分析将生态敏感性等级分为极高、高、中等、一般、较低5个等级,各等级区域占全区总面积分别为25.75%、22.42%、43.85%、3.27%、4.71%,依据生态敏感性高低将神农架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分为4个保护区域,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煤矿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目前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热点之一.规划环评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从源头控制区域污染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及防止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区域规划环评应遵循的原则,以淮南潘谢矿区规划环评为例,探讨了矿区规划环评的重点应为矿区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分析、矿区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影响评价以及地表沉陷涉及的环境敏感点影响分析,其中矿区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分析侧重于对矿区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培云 《河南科学》2011,29(9):1130-1134
以焦作矿区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以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以矿区塌陷为重点,对《见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指标”进行了细化完善,将“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变化趋势”这一描述性指标,细化为生物分布、土壤、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生物量和景观等6个生态环境因子,采用导则推荐的评价方法,取得...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适用于建设项目地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和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的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有: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与要求,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与要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及要求,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等.该文结合某有色金属冶炼厂的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目标的分布特点,对EIAA和AERM0D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新导则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宋国明 《科技信息》2011,(32):371-371
非金属矿码头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时段,一是施工期,另一时段是运营期。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在生态环境方面,因此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根据评价导则的要求,细致进行生态调查,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要准确预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生态监测,将码头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莹  陈春飞 《科技信息》2011,(1):I0379-I0380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的建设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介绍了如何确定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因子,界定评价区范围,用高速公路生态影响评价的实例来初步探讨其对生态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当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作者结合环评工作实际,根据国家颁布的环评技术导则,探讨了环评中卫生防护距离确定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并用实例对计算过程中的有关参数(主要污染物,源强,标准、半径等)的取舍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研究生态足迹计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评中的应用思路;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区域生态足迹的计算、预测,分析区域生态承载力现状和变化规律,并通过关联分析得出影响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合肥市生态现状水平进行评价,同时预测评价规划实施后所带来的生态影响,最后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选取贵州省封家营煤矿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环评,采用hpMSPS模式进行地表沉陷预测,结果表明:封家营煤矿地表沉陷最终最大值为6.6 m,地表变形影响范围为0.39 km2。由于矿区范围内地表坡度较大,煤炭开采所造成的地表沉陷表现形式主要还是以地表裂缝、局部塌陷、崩塌和滑坡等现象为主。在分析煤矿开采所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从而为贵州省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足迹是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模型.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11年的山西省生态足迹供需量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山西省的生态供需状况严重失衡,人均生态足迹需求量为5.677 7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755 8 hm2;山西省该年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人均生态赤字高达4.921 9 hm2;全省的生态需求结构以能源消费需求量为重心,特别是煤炭资源;生态供给结构则以耕地为主,林地、建设用地次之.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住区是南宁市实现“森林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南宁市城区的六个区为评价单元,建立南宁市生态住区的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利用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然后根据分值将南宁市六个区分为生态住区建设能力较强、一般和较弱三个不同类型,最后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增强南宁市生态住区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研究区具体情况,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永川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生态文明指标划分为绿色产业体系、自然生态体系、环境安全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共5个方面,进而确定出25个具体指标,并依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研究区生态文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川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