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西藏交通建设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探讨了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因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只有做到环境保护与交通规划紧密协调,才能实现西藏交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西藏作为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其生态地位更是无法撼动,加强生态建设,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西藏来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构建西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为基点,揭示了西藏现有的资源、人口、环境等生态发展现状,从构建生态税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合理规划资源开发、适度控制人口增长、加强防沙治沙等五个方面探索了西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洪英 《科技信息》2010,(18):14-14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交通联系密切,城市交通在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若干环境污染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系统现状特点,并尝试找出影响交通发展的原因;其次列举了城市交通带来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城市交通规划的角度提出通过城市道路网系统的优化与建设、交通方式结构优化、交通总量控制、交通管理等来控制交通污染的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满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日渐扩大,城市的交通系统面临着交通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交通资源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平衡城市交通发展与交通的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城市交通的生态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该文提出城市生态规划的理念、原则,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比较西安市未来发展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对能源、环境和空气的影响,旨在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模型(LEAP)对西安市未来城市客运的能源需求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LEAP的"环境数据库"相链接,计算相应的环境排放。结果如果按照目前西安市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到2025年,西安市的客运交通能源需求将会是2005年的4.3倍,而CO,NOx,HC的排放量是2005年2.9倍、3.0倍和3.1倍,这会给西安市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结论机动车增长趋势会给西安市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将西安市交通重心从个体交通转向公共交通,可以减轻未来西安市的环境和能源压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对改善西安市能源状况、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金松 《广东科技》2012,21(11):242-243,241
生态环境优化建设,旨在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消除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以华安县为例根据“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城乡生态环境并抓”的原则和实施“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保护总体战略浅析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目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协调性,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由道路网空间指标、交通质量指标、道路交通环境指标、资源消耗指标以及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等5类指标组成.对每个指标的定义和取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道路网空间指标、交通质量指标、道路交通环境指标体系中主要指标的规划建议取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态环境因素在城市品牌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西安欲建国际化大都市,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在人居、旅游及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必须正视现已存在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着力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协调环境与品牌建设之关系,通过规划、项目操作、理念宣传等手段更新原有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作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点,对我国生态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对西藏的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矿山迹地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西藏因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和特殊的自然条件,其矿山迹地的环境治理有别于一般区域的治理经验.在深入西藏阿里、那曲等地区矿山迹地实地考察、测绘勘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高分辨率影像进行遥感解译,以典型矿山为例分析说明了西藏自治区矿山环境现状及矿山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西藏粗放式矿山开发遗留的大量采坑和弃土弃渣等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及环境问题,增加了生态恢复难度.为保障西藏自治区矿山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根据藏北高原极度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以藏北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探讨适合西藏砂金矿山迹地治理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在管理和政策上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尺度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尺度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以西藏八宿县为例,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与现代GIS技术,以环境承载力理论为依据,对八宿县环境功能进行区划,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为主要研究指标,最终将八宿县分为5个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分区管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依赖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