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住房市场交易信息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信息不对称下住房市场交易行为,得到供求双方交易信息成本的计算方法,该文利用北京市2000—2008年住房市场数据和Hedonic模型,对表征交易信息成本的参数进行估计,进而测算双方交易信息成本。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对交易双方均会带来信息成本。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交易信息成本分别为市场交易价格的15.2%和19.1%。这意味着:在信息不对称的住房市场中,需求方处于劣势地位。为降低供求双方交易信息成本,建议:拓展市场信息传递渠道,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加大对住房供给方的信息披露,弱化需求方的信息劣势程度。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信息不对称下住房二级市场中的信息传递行为,从信息传递导致的价值损失角度探究买卖双方信息成本的形成过程,并推导其计算方法;利用Hedonic模型和北京市2008年住房二级市场数据,构建买方和卖方最优价格模型,进而计算买卖双方的信息成本。研究表明:住房二级市场的买卖双方均会因信息传递而产生信息成本;买方和卖方的信息成本分别为实际交易价格的13.65%和19.09%,卖方信息成本大于买方信息成本。为降低信息成本,建议完善住房二级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房地产经纪机构、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应为市场交易方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3.
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制约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本文运用博弈模型、Spence劳动力市场模型和Akerlof"柠檬市场"模型对比分析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关系及信息不对称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号传递十分复杂且困难,企业谎报碳排放需求量及政府不传递分配信号导致一级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分配额度偏高,因此可以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碳市场的信号传递提供可靠的保证;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碳信用评级机构缺乏权威导致了二级市场交易不公,通过建立完善的评级制度、构建统一的第三方平台、形成合理的监管机制等方式,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广告信号对中国住房交易过程的影响,该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建立住房一级市场的广告信号传递模型,寻找将广告真实程度与开发企业收益一致化、提高信号传递有效性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住房一级市场中开发企业的广告信号发送强度受到住房质量、企业管理水平和品牌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建议采取行政措施对广告宣传力度和住房质量进行规定,激励开发企业主动发送真实信号,以便有效甄别不同质量的住房,从而降低住房市场的交易信息成本。  相似文献   

5.
根据壳资源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结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彝及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建立了壳资源交易双方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离均衡、准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壳资源买方接受的价格不同时,壳资源交易双方存在不同的贝叶斯均衡.  相似文献   

6.
BtoC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to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这大大降低了网络交易的效率.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是导致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采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对电子商务中经营者信息传递的真实性进行分析,并对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借贷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本文通过构建交易双方投资决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出借人将项目运作成功率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在粉饰成本不高的情况下,借款人倾向于通过信息造假、高息诱惑、短标营销等手段对项目进行粉饰,项目粉饰是P2P网络借贷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可从投资者风险教育、征信体系、信息披露及增加粉饰成本等视角进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现实二手房市场交易过程与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了3组二手房交易实验,基于实验数据研究了住房市场信息披露对二手房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大住房市场信息披露会降低二手房价格的波动程度,披露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分别会使二手房交易价格的波动程度降低18.5%和75.5%;住房市场信息披露对二手房价格波动的平抑作用要经过2~3轮交易之后才显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对称理论有两个博弈结果即信息占优势一方的“败德行为”和信息占劣势一方的“逆向选择”,在人力资源的招聘市场中两者也同样存在。从分析招聘双方的动态博弈过程着手,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对招聘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减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买方向中介传递住房需求信息对住房搜寻结果和过程的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多属性逆向拍卖理论,提出关于买方需求信息传递对住房搜寻结果和过程影响的两个理论假设;依据现实住房搜寻过程的特点,以检验理论假设为目的,在实验室中设计和实施了3组,共6局住房搜寻实验;并根据统计指标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别对两个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买方需求信息传递与买方需求和住房的匹配程度正相关,与中介之间的属性竞争激烈程度负相关;此外,买方需求信息传递对买方收益、中介收益、住房搜寻时间、中介之间的价格竞争激烈程度均无显著性影响.买方充分传递需求信息有助于其搜寻到更合适的住房,且无其他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海住房市场信息不完全度的时间与空间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计算住房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度,并揭示住房市场信息不完全度的时间与空间变动规律,首先构建计算住房市场信息不完全度的公式和模型;其次利用上海2000—2007年住房市场交易数据,建立上海住房市场H edon ic价格模型,并计算了上海住房市场信息不完全度及其时间与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上海住房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度随时间表现出先逐年快速上升再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2004年到达最高点;上海中心城区的住房市场信息不完全程度远高于周围城区,而各非中心城区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市场无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浅析在中国市场中,市场本身及政府以怎样的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将市场手段分为:卖方向买方提供担保,投保商业保险,卖方或买方建立信誉,信号传递,认证中介与公估人;将政府手段分为:行政法规,对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易资格进行审查,政府监督。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手段进行简单总结,并分析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从价格离散与价格离散率的定义入手,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对商品价格离散的影响,指出在网络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直接影响到市场交易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出租车空载率的成因进行分析。首先对出租车空载率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通过分别分析出租车司机的供给意愿和乘客的需求意愿,对出租车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详细的阐述,发现了“打车难”与空载率高并存的现象;接着,结合“经济人”假设、成本学说以及中心效应等理论深入分析空载率的成因,指出了出租车司机因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出租车市场处于过度中心集聚状态,出租车市场的供求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给双方,从而导致了出租车的高空载率;最后提出了应该大力推进智能化出租车调度系统和高科技打车软件的应用,从根本上降低出租车空载率,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根据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政府内部可能产生的寻租空间。为解决寻租问题而提出的信息透明化方式,其社会成本高而可操作性有限。因而在承认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希望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信号博弈模型模拟整个寻租过程,将腐败的双方假设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从而得出破坏寻租交易的条件,让交易双方自动放弃交易,最终使得寻租活动失败。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搜寻过程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建立住房一级市场的搜寻过程模型,在理论上推导购房者的最优搜寻决策,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探讨价格分布和工资水平等外生变量对搜寻过程的影响,提出降低搜寻成本、提高市场效率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属性相似住房的价格差异程度是影响搜寻成本的主要因素,平均搜寻努力程度、购房者收入和卷入程度的提高会促使居民采取积极的搜寻策略。建议降低属性相似住房的价格差异程度,拓展信息传递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考虑双边败德的供应链最优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随机因素的存在,两者之间会产生双边败德行为,影响供应链的协调.文章应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双方的利益博弈,通过模型分析,给出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契约和代理成本,并讨论了不同因素对于佣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同质化、信息不对称与旅游纪念品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纪念品市场是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子市场,但是,该市场上产品严重同质化以度信息不对称造成了经营者和消费者(游客)特殊的交易行为,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了该市场的发展与繁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信息传递机制以及有效的制度形式,以促进交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不对称下医患关系博弈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医疗市场中医患双方处于信息高度不对称状态,这将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降低市场效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信息不对称下医患双方的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分析表明,医患信息高度不对称不利于患者的利益及医疗市场的发展,应当建立医疗信息公示制度,加强医患沟通,缓解医患信息不对称状态.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逆向选择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晓燕  崔浩 《科技信息》2007,(8):120-120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市场失灵”具有“不利选择”或“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价格机制将失去完全竞争所具备的效率性,有时甚至无法促使双方进行都有利可图的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