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跨学科方法进行文学批评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他有意识地运用哲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和史学方法综合考察和探究文学的审美性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阐述了文学与哲学的同源关系,提出了优美、宏壮和悲剧等文学批评概念,从心理学方面印证了文学艺术无功利的审美独立性。而《宋元戏曲史》一书则是王国维运用历史考证法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早期散文的哲学意义及其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往往是一种表现作家心志、情趣、文采最率真的文体。结合从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氛围的变化以及贾平凹自身在文学领域的发展,从审美情趣这一视点出发,个案分析与整体把握相结合,以审美观意识与哲学意义为中心,以具体审美活动为屏幕,观照和剖析贾平凹早期散文审美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3.
英国现代小说家劳伦斯在思想与哲学上深受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影响,这不仅反映在二者艺术创作形式的相似上,更集中体现在他们共同的创作旨趣上,即追求艺术与哲学的全新结合。然而,劳伦斯对尼采哲学的继承,具有深刻的个性特征,融人了他对完美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探索比尼采更细微,也更全面。  相似文献   

4.
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哲学与文学的紧密结合成为文学和哲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种哲学思想对许多文学家及其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培根,霍布斯的划时代巨著<利维坦>,和伟大的诗人约翰@弥尔顿.所以,探讨哲学与文学的艺术结合对研究文学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进 《科技信息》2010,(9):155-156
社会技术问题是近几年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从社会技术的存在性、概念和性质出发,结合制度起源、定义、构成要素及功能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制度与社会技术的共性,并揭示二者的内在关系即制度可以被纳入社会技术的研究范畴中。最后从社会技术的角度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失业保障制度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6.
试论王国维的跨学科性文学批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跨学科方法进行文学批评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他有意识地运用哲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和史学方法综合考察和探究文学的审美性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阐述了文学与哲学的同源关系,提出了优美、宏壮和悲剧等文学批评概念,从心理学方面印证了文学艺术无功利的审美独立性。而《宋元戏曲史》一书则是王国维运用历史考证法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作为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毛泽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光辉哲学遗产。他的哲学.既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又是在精神上支持人们坚定地选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向导.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我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概括和总结。也是进一步指导我们实现这种“结合”的理论基础。为此.本文从探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源流、形成,发展以及毛泽东几篇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中,重新学习他的哲学思想.重温他的谆谆教导。来表达对毛泽东同志的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8.
纵观维特根斯坦哲学从前期到后期转变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逻辑探讨与伦理探讨相结合的发展线索。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坚持从语言的理想性走向日常性,从语词的形而上学用法到语词的日常用法,但这种理想性始终是后期哲学的一种言说背景。  相似文献   

9.
元代是回族哲学思想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回族哲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将伊斯兰哲学传入中国;另一方面是努力将伊斯兰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哲学,即回族哲学。回族诗人萨都刺的诗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回族哲学在萌芽时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对语言学研究的语用转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语用学和语言哲学方面分别对语境与"生活形式"进行全面的对比研究,探讨了语境与"生活形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其出现差异的原因。建议结合二者进行研究,以期对语用学和语言哲学研究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1.
抛开音乐与文学的具体表现方式和材质,从整体的感情组织和美学原则上分析,它们有着许多共同属性。本文通过对音乐与文学共同属性的比较研究,以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形式为切入点,说明在艺术范畴内它们的可结合性是以人类艺术文明的发展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角度,揭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并进一步从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以及忧患意识的表现特征,从而确定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相互交汇、碰撞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日益突出的位置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郝建英  李恩磊  程静 《科技信息》2010,(32):357-357
“诠释就是再创造”是中国古人的普遍思维和创作原则,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梳理了历代凸显诠释精神的哲学、美学命题,关注与园林相关的文学元素的发展沿革,述评其在园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点景题名、象征隐喻作为重要的园林创作手法,在解释古代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文学语言元素与园林相结合,形成一种开放结构,能在理解与解释当中接纳新的意义。深化和传播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整体状况入手,梳理出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及文学在中国文学领域的发展及变异,从而寻到一条中国先锋文学由启蒙主义向存在主义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尽管文学与哲学在本质上存在根本的区别,但二者之间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不少人就认为文学欣赏的灵魂是哲学。由此可见,以文学欣赏为基础的文学批评,自然也应该注意到文学与哲学的关系,而不应忽略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评论作家的文学创作。 一般来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着历史、语文、语义、意象、哲理等几个文化层面,其中又以哲理层面的价值和意义较为重要。而在一切文学体裁中,又以诗歌和哲学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主义文学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诗意表现。存在主义文学其思想鲜明,从传统宗教信仰上分析,主要表现为理性观念的改变,对传统宗教思想意识的否定、反叛,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7.
宫泽贤治与鲁迅同属于一个时代,但是一个是著名的童话作家、诗人,一个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里战斗的小说家,看似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是否能进行比较,其比较的意义何在。笔者试图从二者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宗教信仰、儿童文学创作等领域,考察二者的共通性与差异性。以期对宫泽贤治与鲁迅文学作出绵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斯宾塞哲学促进了自然主义作家们的新的世界观的形成 ,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从其哲学体系的基本思想入手 ,详细分析其哲学观点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建安时代事实上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各自独立的文学风格,即“建安风骨”与曹丕诗风。两种风格的作品在情感内涵、基本格调、语言特征和时代特色上迥然相异。从继承前人成就和影响后世文学发展的角度看,二者在文学史上都具有相当重要之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通俗和思辨相结合的哲学教学方法,讲究从通俗教学入手,注重哲学原理的具体应用和对哲学思辨进程的把握,这既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适应,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反思兴趣,促使学生真正领悟哲学的深刻内涵,因而是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哲学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