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5年6-7月和12月对中山市的淡水贝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样本60份,经鉴定,共采集淡水贝类21种,隶属14科17属,其中腹足纲17种,瓣鳃纲4种.该地区的常见种为梨形环棱螺、多棱角螺、放逸短沟蜷、大瓶螺、尖膀胱螺、凸旋螺和河蚬.淡水贝类的分布特点:河流中的种类多样性最高,以适应流水性的前鳃亚纲种类和双壳类为主;溪流与静水水体的种类多样性较低,前者以肺螺亚纲种类为主,后者以前鳃亚纲种类为主.西江下游淡水贝类的物种丰富度和现存量高于洪奇沥、小榄水道和横门水道.讨论了中山市环境现状与淡水贝类分布的关系,并对两个外来种的分布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薛河是南四湖重要的入湖河流.2010年10月和12月先后两次对薛河的附草螺类和水生植物群落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水生植物隶属6科6属,共8种,优势种为菹草、竹叶眼子菜、莕菜和满江红;附草螺类5种,以个体较小、硬壳的前鳃亚纲种类为主.附草螺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89 ind/m2和152.67g/m2,其中前鳃亚纲现存量显著高于肺鳃亚纲;梨形环棱螺、长角涵螺和纹沼螺为薛河附草螺类的优势种.相关分析表明,附草螺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与水生植物生物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草螺菌(Herbaspirillum)WT00F是本实验室分离获得的一株茶树内生细菌.使用微生物学方法,测试了草螺菌WT00F对22种糖醇类、21种有机酸类和13种氨基酸的碳源利用、8种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温度、pH、盐浓度的影响以及33种酶的活性.草螺菌WT00F能利用其中16种糖醇类、17种有机酸类和5种氨基酸作碳源,并能利用14种糖醇类物质产酸.在NaCl浓度≤1%或pH 5.0 8.0的条件下,细菌生长良好,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4 37℃.在测试的33种酶中,草螺菌WT00F显示11种酶的活性.草螺菌WT00F对8种常见抗生素敏感,仅对≤5μg/mL浓度的壮观霉素表现抗性.同时,对草螺菌WT00F的促生作用进行了研究.虽然它没有固氮酶活性,但草螺菌WT00F浸泡茶树扦插杆可剌激扦插杆生根和扦插苗新芽生长;喷洒修剪茶树枝后,明显促进修剪枝侧芽生长.无论浸泡还是喷洒,接种过草螺菌WT00F的茶树都生长旺盛,未出现任何植物病症.草螺菌WT00F不仅可用于茶树的扦插繁殖而且可应用于茶园茶树的栽培生产以减少肥料使用和提高茶叶产量,不失为一种有潜力的绿色植物促生剂.  相似文献   

4.
六种淡水腹足类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凝胶电泳法对录属于4科5种6种淡水腹足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讨论了六种螺之间酯酶同工酶的距离系数,结果表明,在同种螺的群体内酯酶有明显的多态现象,异种螺酯酶的酶谱差别显著,经对六咱螺三种酯酶的酶区分布、谱带出现频率和距离系数D值分析得出,科间种类酶谱的分布不同,D值较大,科内属间种类的酶谱分布一致,D值较小,其亲异程度显示出六种腹足类在系统演化中的亲缘关系,纹沼螺、大沼螺和长角涵  相似文献   

5.
对浙西山区水库小流域底栖螺类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 ,共采集到 6种螺 ;发现不同区域的生物量和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主要由饵料、生境等差异所引起 ;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鲍笼养过程中污损生物的有效防除,于2012年5-10月,用甲虫螺、疣荔枝螺和蛎敌荔枝螺三种不同螺类分别与鲍混养,其养殖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甲虫螺>蛎敌荔枝螺>疣荔枝螺.进而以甲虫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混养配比下,对防除污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并探究甲虫螺防除鲍养殖中污损生物的效果.研究表明,随着甲虫螺数量的增加,笼内壁污损生物逐渐减少,其覆盖面积比例从52.8%降到了6.8%.当每笼中甲虫螺的数量达到6只时,污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降到较低水平,再添加甲虫螺,污损生物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由此认为每笼放养6只甲虫螺,为最佳混养密度比例.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翼手类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地区翼手类共有3科17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古北型,有11种,占68.75%,此外,有4种季风型1、种南中国型、1种东洋型.北京西部种类特别丰富,占北京翼手类的82%:北部燕山山区,缺少大型溶洞,翼手类中主要为本市常见种类,但分布许多北京地区稀有和少见种类.平原地区翼手类分布较少,只有常见种类.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北京翼手类中的种类和数量急剧较少,有些种类近乎绝迹,应该尽快开展深入研究,了解翼手类的种类、分布、生态等详细资料,并且应加强翼手类的栖息场所保护.  相似文献   

8.
首次系统报道贵州省陆生贝类名录共118种(其中含待定种13个),分隶于18科48属,其中有8新种(有6新种已另文报道),即贵阳弯螺SinoeeneaguiyangensisLuoetChen,1998,水田坝贝喇叭螺Boysidia(Bensonella)shuitianbaensisLuoetChen,1998,贵阳喇叭螺Boysidia(Boysidia)guiyangensisLuoetChen,1998,黄果树喇叭螺Boysidia(Boysidia)huangguoshuensisLuoetChen,2000,天星桥喇叭螺Boysidia(Ban sonella)tianxingqiaoensisLuoetChen,2000,茂兰腹皱螺GastroptychiamaolanensisLuoetChen,2002,茂兰沟螺Dioryxmaolanensissp.nov.(另文报道),茂兰果瓣螺Carychiummaolanensissp.nov.(另文报道)。对其种类组成和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徐敬争  曹大伟 《科技信息》2013,(15):183-18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淮北市省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分布、运动训练、体育设施、参赛、人才输送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了淮北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结论和建议,为促进淮北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提供依据,为其他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与提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似盾甲虫类#(Sachitids)是早已绝灭的一种细小的后生带壳动物,它与软舌螺类(Hyolithids),似软舌螺类(Hyolithelminthes)、单板类(Monoplacophora),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皖北地区双壳类软体动物共计11种,分别隶属于瓣鳃纲的3科7属,其中1种在皖北地区首次发现.阐述了11种双壳类的生态分布、地理分布以及优势种等情况并结合皖北地区的特点,叙述了它们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两栖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现存两栖类动物共有19种,隶属于2目7科9属。其中属于东洋界的有12种,占江苏两栖类总数的63.2%,是组成江苏两栖类的主体,但亦具有南北过渡地带的特点。江苏两栖动物的地理区划可分为淮北平原省、淮南平原省、长江下游平原丘陵省和宜溧低山丘陵省等4个动物地理省。种数和东洋界成分由北向南逐步增多,而古北界成分却逐步减少。过去文献中报道过的沼蛙、中国林蛙和大鲵,现在江苏已无分布。  相似文献   

13.
安徽淮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野外调查和参考有关的文献资料,安徽淮北地区现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1种,隶属于17科24属。其中的2个种,即豚草和毒麦,为我国检疫性杂草。许多入侵植物已对淮北地区的生态和经济造成危害。结合分析外来入侵植物传入淮北地区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淮北平原典型地质体成因规律及工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淮北平原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在建高速公路试验成果资料,对淮北平原典型地质体,即新近沉积粉质土和钙质结合土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阐明了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淮北平原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向海自然保护区蝗虫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蝗虫的主分布情况,并对该地区蝗虫的区系组成及性质作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保护区内蝗虫共计24种,隶属7科15属。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Xanthobacterautotrophicus在发酵中聚-β-羟基烷酸的积累过程及超微结构.得到聚-β-羟基烷酸的最高含量为62.70%(W/DW).其中聚-β-羟基丁酸与聚-β-羟基戊酸的比例为1.0∶2.6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研究了淮北煤田早二叠世地层植物化石1300余块,其分属于10大类共69属165种。该区早二叠世植物化石丰富,保存良好,是典型的华夏植物群。根据该期植物群的纵向发育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其可划分为两个植物组合,即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的Cathaysiopteris whitei-Callipteridium koraiense-Cordaites schenkii组合带和早二叠世晚期下石盒子组的Lobatannularia ensifolia-Gigantonoclea spp.-Caulopteris spp.组合带。  相似文献   

18.
淮北煤田早二叠世晚期下石盒子组树蕨类茎干印痕化石丰富,计有40余块。分属于蹄痕茎属(Caulopteris)、大痕木属(Megaphyton)及皱痕茎属(PtychoPteris),共3属9种;其中蹄痕茎属4种(包括2个新种,Cauloptrisyangzhuangensissp.nov.和Caulopterispsilocicatrixsp.nov.);大痕木属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仅见1种;皱痕茎属在国内亦属首次发现,鉴定有4个未定种。该类化石在本区以极大的丰度和良好的保存为特征,其发育显示该区早二叠世晚期热带雨林气候盛行。其次,说明树蕨类在其晚期发育中心已由欧美区移至华夏区。此外,该类在本区的发育是华夏植物地理区分化渐趋强烈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9.
贵州地衣资源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物多样性中 ,地衣是一类很独特的生物。在植物资源宝库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今后有效地利用这类自然资源 ,作者对贵州省地衣资源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地调查。共记有 71种 (3变种 ,1亚种 )隶属 17属 ,10科 ,其中有 48种为贵州新记录 ;并对贵州地衣的分布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兼顾农田排水问题中技术、经济方面的多因素,建立了较为全面而合理的农田排水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区农田排水工程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