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Morita系统环上(右)模的分解,讨论其上模的本质子模和多余子模的结构.对于Morita系统环■,每个右T-模都可以分解为一个四元对(P,Q)_(f,g),给出其上的一致模和hollow模的结构刻画,并给出(P,Q)_(f,g)是一致(hollow)模的必要条件.记L={p∈P g(p■m)=0,■m∈M},K={q∈Q f(q■n)=0,■n∈N},证明:1)若P=0,且K=Q是一致模(或Q=0,且P=L是一致模),则(P,Q)_(f,g)是一致模;2)若P和Q是hollow模,且f(Q■N)=P,g(P■M)≠Q(或f(Q■N)≠P,g(P■M)=Q),则(P,Q)(f,g)是hollow模.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同时检测保健品中褪黑素和维生素B6含量的方法.考察了不同超声时间、清洗次数对保健品中褪黑素和维生素B6溶出量的影响,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Inertsil-100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65∶35,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采用双波长法,0~4 min,λ_(ex)=332 nm,λ_(em)=397 nm;4 min后,λ_(ex)=286 nm,λ_(em)=352 nm.在优化的样品预处理条件、色谱条件下,维生素B6和褪黑素分别在0.1~100μg/L和1.0~1 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10~(-3)μg/L和3×10~(-2)μg/L;定量限分别为1×10~(-2)μg/L和1×10~(-1)μ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7%和97.97%(n=3),相对标准偏差为0.04%~0.98%.本方法检测快速,灵敏,重现性较好,可用于保健品中褪黑素和维生素B6的同时测定以及市售保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设F(z)=z+b_0+sum from n=1 to ∞b_n/z~n■Σ,而L■H′(|z|>1).众所周知,Grunsky不等式(见,p114)是如设{λ_(mn)}是F(z)的Grunsky系数,它由等式  相似文献   

4.
f(z)是一个亚纯函数,g(z)是f(z)的一个齐次微分多项式且f(z)与g(z)有相同的级。方程f(z)=0,f(z)=∞,g(z)=1的根分布在射线束;re~(iω)_1,re~(i(?))_1,…re~(iω)_(?)(r≥0,q≥1)上,并且δ(0,f)+δ(∞,f)+δ(1,g)>0。则f的级ρ必是有穷的,且 ρ≤β=sup{π/ω_2-ω_1,π/ω_3-ω_2,…,π/ω_(q+1)-ω_q} [ωq+1=2π+ω_1]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人所熟知,希土大变形核_(72)Hf~(178)和_(72)Hf~(180)具有IπK=8—8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其能量和半寿命分别为1148kev,τ_(1/2)=4.8秒和1142 kev,τ_(1/2)=5.5小时。近来在超铀核_(96)Cm~(244)中也发现能量为1042kev,IπK=6+6,τ_(1/2)=0.034秒的同质异能态。根据分析它们都是这些核的最低的对拆散态。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鱼藤酮(C_(23)H_(22)O_6)的晶体结构和胃毒生物活性。它属于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a=0.84178(1),b=1.9869(3),c=2.3618(4)nm,V=3.9501(11)nm,Z=8,D_c=1.326g×cm~(-3),μ(MoK_α)=0.960cm~(-1),F(000)=1664,R=0.0485,wR=0.0974。在固态下,由于环Ⅱ和Ⅲ的构象的变化,导致其以两种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小菜蛾的胃毒实验表明,其在24和48h的LD50为194.32,45.39μg/g,萝卜蚜在24 h的LD50为1.01μg/g。  相似文献   

7.
一个系统的物理特性集中地反映在它的拉氏系数L中,对于二维手征模型,其拉氏密度为: L=(1/(16))T_r(?)~μg(x)(?)_μg(x) g∈G (1) 这里我们限定G=Su(2) 只要我们注意到(?)_μg~(-1)=-g~(-1)(?)_μgg~(-1) 便很容易得到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8.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通窍鼻炎片中花椒毒酚、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素、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2%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42 min,22%B;43~72 min,50%B);柱温30℃;进样量50μL,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花椒毒酚在0.163~5.216μg/m L(r2=0.999 8),水合氧化前胡素在0.699~22.356μg/m L(r2=0.999 5),白当归素在0.375~11.988μg/m L(r2=0.999 8),欧前胡素在1.617~51.744μg/m L(r2=0.999 3),异欧前胡素在0.869~27.784μg/m L(r2=0.999 8)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5%。该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可作为通窍鼻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假设L(→)α.2(r∏i=1 D,dμ(→)α)是乘积空间r∏i=1 D上的带有加权测度dμ(→)α(z)= r∏i=1α+1/π(1-| z|2)ai dm(z)的平方可积函数空间,在本文中我们首先给出了空间L(→)α.2(r∏i=1 D,dμ(→)α)的一个完全正交分解,然后我们定义了一类Toeplitz型算子Tkb,并且证明了它们的有界性、紧性及Schatten-von Neumann性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4.6×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在40.4~600.0μg/m L(r=0.999 8)、五味子乙素在42.0~420.0μg/m L(r=0.9999)、五味子丙素在15.8~118.8μg/m L(r=0.999 5)、五味子醇甲在10.0~160.0μg/m L(r=0.9999)、五味子醇乙在15.5~388.0μg/m L(r=0.999 5)、五味子酯甲在16.3~408.0μg/m L(r=0.999 9)范围内峰面积与对照品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6).6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均高于98%,RSD值小于3%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北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彭泽鲫繁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脉法,分析了5组47尾实验鱼的肌肉和肝脏的4种同工酶,研究了彭泽鲫的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彭泽鲫(♀)与彭泽鲫(♂)的子代、彭泽鲫(♀)与鲤鱼(♂)的子代的同工酶电泳图谱与母本完全相同,不含有来自于父本的遗传物质,可以认为彭泽鲫是行雌核发育的种群,子代应是与母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的克隆。  相似文献   

13.
草鱼头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草鱼(Ctenopharyngoden idellus)头肾中分离淋巴细胞,利用DMEM培养液,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草鱼头肾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特异有丝分裂原植物凝集素(PHA)刺激下发生的转化率,研究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较可靠的鱼类免疫学研究技术,实验表明,头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受PHA浓度、小牛血清浓度及温度条件影响,PHA的最佳质量浓度为80mg/L,小牛血清的最佳体积分数为15%,最适温度范围是28-30℃,实验结果还表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鱼类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率是一个既方便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不同脂肪含量对草鱼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玮  任本根 《江西科学》1995,13(4):219-223
采用混合脂肪源(鱼肝油:豆油:猪油=1:1:1)以不同脂肪含量梯度(3%,9%,12%,15%)配制成5种精制试验饲料,驿草鱼稚鱼做8周饲喂对比,综合分析其生长效率各参数。结果发现,草鱼稚鱼饲料中的适宜脂肪含量约为8.8%。分析表明,在满足鱼体蛋白需求的基础上,适当选取饲料原以提供组成平衡的必需脂肪酸,草鱼利用饲料脂肪的能力并不象以往认为的那么低下。  相似文献   

15.
对红色鲢鱼和白色鲢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体色差别外,两者在体形、咽骨咽齿、消化管相对长度、鳍式和鳞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红鲢是白鲢的红色变异体,并对色变的原因做了些推测。  相似文献   

16.
鲢鱼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状连续电泳的方法,对鲢鱼的六种组织进行了十种同工酶的电泳研究,并对各种酶的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其中,鲢鱼的α_AMY和POX以前未见报道。结果表明,除GOT外,其余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鲢鱼的酶谱模式表现为总体特征简单化,这可能和鲢鱼种质的衰退有关。  相似文献   

17.
氯化三丁基锡对鲤鱼肝胰脏线粒体DNA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氯化三丁基锡(TBT-Cl)对鲤鱼肝胰脏线粒体DNA(mtDNA)在体内和体外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外反应中,200mg/LTBT-Cl可以引起双链闭环的mtDNA部分单链打开的损伤,浓度为600mg/L时,导致大部分mtDNA被切断成线状的严重损伤.体内实验0.05μg/L浓度即可引起mtDNA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8.
鲤鱼竖鳞病的血液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红细胞的形态,脆性和白细胞的比率以及血清电解质离子浓度和血清谷丙转氨酶等多方面对鲤鱼竖鳞病的血液病理改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鲤鱼竖鳞病病鱼的红细胞膜出现皱缩,红细胞脆性增加,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血清中Na^=和Ca^2+浓度极度降低,出现水肿和鳞片竖起。  相似文献   

19.
臭氧对草鱼鱼种血液MDA GSH 浓度以及GPX 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0.118和0.278mg/L的臭氧处理草鱼鱼种,研究臭氧对草鱼血液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浓度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DA浓度在两种质量浓度中暴露30min后显著升高.GSH浓度在0.118mg/L暴露90min后显著降低,在0.278mg/L暴露30min后显著降低.GPX活性在0.118mg/L暴露30min显著升高,并在90min的实验时间内维持在一恒定水平;在O.278mg/L暴露30min其活性显著升高,但之后便呈现下降趋势,并在第90min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以鲢鱼鱼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鱼鳞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鱼鳞蛋白质提取率随着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的增加而提高。其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 h,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鲢鱼鱼鳞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7.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