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沙棘根瘤内生菌的观察和根瘤结构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切片法观察了中国沙棘根瘤形成过程的结构特点和根瘤内生菌弗兰克氏菌的固氮泡囊、孢囊和孢囊孢子以及菌丝体和拟类菌体等发育阶段,结果表明,根瘤形成与木质部和皮有密切关系。内生菌的侵入刺激皮层形成大量的薄壁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瘤。同时,根也影响着木质部的分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2.
芨芨草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渍环境下芨芨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表明,芨芨草在形态结构上有如下特征:根系发达,外皮层明显,为5-7层扁平且极不规则的细胞,近内皮层处有几层小型的、排列非常整齐的细胞,形成环内皮层带。发育后期,3、4层外皮层细胞壁加厚变为厚壁细胞,环内皮层带的细胞也变为厚壁细胞,属多原型根;茎中表皮下由20-30层排列紧密、形状较小的纤维细胞组成发达的机械组织,维管束3或4轮,中央为发达的髓;叶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增厚,上表皮有发达的表皮毛,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分化为引长的栅栏组织状,维管束鞘2层,具典型C3植物叶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Turcz.)Scribn.et Merr.解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Turcz.)Scribn.etMerr.的营养器官,发现其根、茎、叶各部器官的组织具有显著的旱生结构特征,即根的皮层细胞破裂,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 ̄[1];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角质层很厚,维管束不成两轮排列,而星散分布于基本组织中,髓腔较小;叶的表皮具乳突状表皮毛,泡状细胞数目较少,且深陷。叶脉维管束鞘不为典型的C_3植物结构,两层维管束鞘的细胞壁厚度相等,内层维管束鞘壁并不加厚,外层维管束鞘含叶绿体。这些特征都表明星星草受外界生态因素影响,而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客观生态环境 ̄[2]。  相似文献   

4.
沙打旺根瘤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沙打旺根瘤中心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并讨论拟菌体的衰老及PHB颗粒的变化。方法 石蜡切片法和超薄切片法。结果 通过对沙打旺根瘤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其根瘤显微结构由4部分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保护层、皮层、鞘细胞层和中心组织(侵染组织)。在中心组织的侵染细胞中,拟菌体的衰老具有一定的规律,开始拟菌体的周膜和细胞壁变得凹凸不平,但周膜仍几乎较紧地包裹着拟菌体,细胞质染色变浅,纤维状的核物质不明显,并出现大量的β-多羟基丁酸盐(PHB)颗粒,沿着拟菌体的细胞壁分布。后来,拟菌体的周膜开始变得模糊,细胞质凝缩为电子致密的团块状物质,与电子透明的区域相间排列,此时PHB颗粒消失。结论 沙打旺根瘤中心组织的侵染细胞中,拟菌体的衰老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对8种豆科树种根瘤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根瘤形态多样,分有限根瘤和无限根瘤两类,根瘤形状、大小与根瘤类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豆科树种根瘤具有豆科植物根瘤的基本结构,即从外向内依次为皮层、维管束和含菌细胞区,但在皮层中发现有特殊的根瘤形成层细胞,可能与根瘤增粗及根瘤维管束的分化形成有关。豆科树种根瘤中维管束粗而发达,并具有木本植物根的中柱结构,包括有典型的环纹导管、筛管、纤维细胞等。  相似文献   

6.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结构及其生态特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解剖结构表明,伴随着胎萌现象的发生,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上发生高度特化,子叶表面发达的吸收组织与子叶吸收作用密切相关;内生性胚根,可使幼嫩的根端免遭外界环境影响;胚轴内中柱鞘细胞的存在保证了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海岸环境。结果表明,秋茄、木榄胚轴结构有趋同现象,两者角质层都较厚,皮层内通气组织发达,皮层薄壁细胞都呈网状纤维素加厚。  相似文献   

7.
利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市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亚洲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并头黄芩(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串铃草(Phlomis mongolica Turcz.)、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6种唇形科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这6种唇形科植物的根多为次生结构,周皮脱落,有发达的维管组织.茎均是四棱形,表皮细胞角质层较厚,有腺鳞和表皮毛,皮层薄,近表皮均有1~2层厚角组织,含有叶绿体;初生维管组织为无限外韧维管束,均由4个维管束环状排列,其次生生长过程中,束间形成层产生新的小维管束和薄壁细胞;髓占比例大,髓射线宽.叶表皮细胞1层,排列整齐紧密,角质层较厚,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和腺鳞分布,腺鳞处大多数表皮下陷;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有发达的孔下室,主脉木质部和韧皮部较发达.薄荷茎的皮层中含有晶簇细胞,并头黄芩的叶表皮中无腺鳞.  相似文献   

8.
都支杜鹃和黄山杜鹃叶片的构造,除具有上表皮的角质层较厚并有瘤状突起、有下皮层、叶肉无细胞间隙、栅栏组织细胞多层、机械组织发达等特点外,发现在叶肉的海绵组织中有大量大型的贮水细胞。干旱时贮水细胞失水,引起叶片向下反卷运动,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此种适应现象在双子叶植物中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西部四种旱生植物茎和叶解剖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分布于吉林省西部干旱草甸上4种旱生植物茎和叶的解剖学研究发现,它们具有适应旱生环境的典型结构特征植株矮、叶面积小、表皮细胞厚且有较厚的角质层.栅栏组织发达并具环栅结构、栅栏细胞内叶绿体发达等.叶脉外有维管束鞘包围,而且叶有大量的表皮毛.茎中导水组织发达.  相似文献   

10.
八种马先蒿属叶的解剖学研究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马先蒿属八种植物的叶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叶表皮均由单层细胞组成,具有较厚的角质层;细胞壁加厚程度高;下表皮上分布许多 腺性乳头细胞及非腺性表皮毛;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多为一层,栅栏组织胞间隙发达,在下表皮内有较大的储气室;叶中脉维管组织排列为马蹄形,半扇形,木质部特别发达,其中具较大裂隙腔。八种植物既具有高山植物特征又具有湿生物特点。从叶结构看,这八咱植物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筋仔树(Mimosa bimucronata)叶片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筋仔树的叶是异面叶,表皮角质层的角质化程度随发育的进行而增大.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之间具有贮藏组织.叶脉维管组织发达,具四级叶脉组成脉序,第一级、第二级叶脉类型属半周韧、有限维管束;第三级、第四级叶脉类型属外韧...  相似文献   

12.
狗牙花叶的结构特征及生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冷冻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狗牙花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狗牙花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但同时具有某些阳生(旱生)叶和阴生叶的特点。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细胞外壁具角质膜,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上表皮仅有零星分布,气孔器类型为平列型;叶肉组织发达,叶肉细胞常含有晶体,栅栏组织由1-2层排列整齐的圆柱状细胞组成,海绵组织交织成网状,有大的细胞间隙,横切面上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为0.32:1;中脉维管组织较发达,为周韧维管束。以上特征反映出狗牙花叶结构特点与其生长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对自然状态下南方红豆杉茎干向下萌生的气生不定根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气生不定根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发育特点:(1)根为二原型,侧根正对着木质部发生;(2)幼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加厚,维管柱内紧挨中柱鞘内侧具有2~4层大型薄壁细胞;(2)根中无髓和树脂道;(4)次生结构发生于根毛区,维管形成层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转化形成;(5)中柱鞘和栓内层细胞富含单宁类物质;(6)次生韧皮部有石细胞,次生木质部射线发达.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蒲菜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蒲菜不定根根冠、皮怃、维管柱起源于顶端分组织中各自大独立的3层原始细胞,表皮与皮层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细胞,不定根具根毛,维管束为多原型。生长锥原套为2层,茎的维管束均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分为中央维管束和周围维管束,蒲叶两面均具栅栏组织,为等面叶,两表皮气孔器密度相似。  相似文献   

15.
芝麻幼根的初生结构和老根的次生结构为典型的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初生木质部为典型的二原型木质部;根毛发达;皮层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发达,且多为四边形;芝麻幼根的一些皮层薄壁组织细胞和一些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含有短针形草酸钙结晶体。  相似文献   

16.
对中间锦鸡儿花柱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表皮韭旬整齐,外切向壁加厚,具厚的角质层,细胞内赢在的淀粉颗粒;2)成熟花柱的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无传递细胞结构,但细胞壁厚且具角质层。分泌物开始溢出时角质层破裂和消失,细胞壁保留薄的一层,通道细胞内含一个中央大液泡,细胞质中有许多内质网、线粒体及少量质体;3)花柱的表皮与通道细胞之间为多层典型的薄壁细胞,细胞质内含少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内质网  相似文献   

17.
A plant regulator controlling development of symbiotic root nodules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Schauser L  Roussis A  Stiller J  Stougaard J 《Nature》1999,402(6758):191-195
  相似文献   

18.
张氏红山茶叶片适应于环境的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氏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Ye是一年多次开花的植物,它具有全缘、倒卵形的叶,其异面叶具有异型结构的特点:叶的上表皮由1层偶见2层、下表皮由2层细胞组成复表皮,角质膜上覆盖着颇厚、透明的蜡被层;气孔器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气孔口略凹陷,保卫细胞外面常由3个不等大的副卫细胞包围;栅栏组织由1层、偶见2层圆柱状的细胞组成;海绵组织多数,常见首尾相接连成网状;叶脉维管束由纤维细胞组成的扁圆形的维管束鞘包围,维管束鞘两端开放,小脉维管束鞘则由薄壁细胞组成;中脉的维管束鞘外具有多层的基本组织细胞,在接近表皮处基本组织中有大型的石细胞,在下表皮紧靠复表皮处分布石细胞带,带宽1~3个细胞,石细胞外形不规则,分枝粗短或不分枝;石细胞带的内侧为海绵组织细胞。张氏红山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表明它是旱生性的中生植物,具有适应强阳光生长的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19.
蓝果树苗期营养器官解剖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蓝果树幼苗的根、茎、叶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蓝果树茎的韧皮纤维成团状分布在韧皮部外围,次生木质部中导管为单管孔、散孔材,轴向薄壁细胞含大量营养物质,上部的茎表皮密被表皮毛,皮层中厚角组织细胞发达,髓心薄壁细胞丰富,根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和髓心细胞发达,叶为异面叶,具中生植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根瘤切片,作者发现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的根瘤具有多个感染区,类菌体力椭圆形和不规则的长形菌.包膜(membraneenvelope)包围住一个或多个类菌体,感染细胞边缘的线粒体比未感染的细胞多.根瘤感染区细胞内的根瘤菌体分裂整个过程是在包膜内进行.首先是菌体的核区拉长,随后菌体细胞中央部分的细胞壁凹陷,并逐渐加深,最后一个根瘤菌分裂成两个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