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量子理论,研究了运动依赖强度耦合J-C模型的场熵的动力学特性,讨论了原子相干性、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参量对场熵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熵大小与运动原子在能级上的初始分布和场模结构参量大小有关;场熵的演化周期随着场模结构参量的增大或原子运动速度的增大而缩短.  相似文献   

2.
在两原子JC模型中引入了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参数,研究了原子运动对两原子系统共生纠缠度的影响,得出系统的消相干性质随原子质心运动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原子质心运动在系统内部会引起较为显著的纠缠消相干.然而,通过选择适当的系统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这种消相干效应.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研究原子尺度晶界迁移和移动机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和总结.归纳了晶界迁移机制的理论模型、晶界迁移机制的原子尺度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晶界移动机制的原子尺度计算机模拟研究,讨论了各种晶界运动机制的优点和不足,并展望了材料中晶界运动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用Kinetic 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薄膜生长初期的表面形貌, 对激活能的计算采用了更加通用、准确的算法, 模型考虑了原子吸附、迁移、脱附、蒸发原子返回基底, 二体运动等多种机理, 根据模型编写了相应的软件,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对薄膜的表面形态进行了三维立体成像, 并通过模拟发现, 在低温和高温时薄膜的早期成核和表面形貌完全不同, 薄膜后续的生长与早期成核有很大的关系. 微观机理主要受原子的热运动影响, 温度决定扩散能力, 入射率决定扩散时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推广的J-C模型,研究了理想环形腔中原子的质心运动对原子算符压缩效应及腔场统计特性的影响,当腔场初始处于相干态时,研究结果表明:原子的质心运动将影响光场的光子数分布和光场处于相干态的时间及光场的场熵演化,质心动量的波包越宽,影响越明显;反过来,腔场将影响原子质心的动量分布和原子算符的压缩效应,原子质心运动的波包越宽,对压缩效应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各向异性施主杂质态和半导体结构束缚下,各向异性施主杂质态中电子运动的经典行为.研究发现:由于对称性发生了破缺,电子在原子附近的运动呈现了混沌特性.在半导体结构的作用下,原子附近的轨道在很短时间看有近似的规律,但长时间观察,运动仍是混沌的.如果体系的能量很大,电子逃离到离原子很远处,此时半导体结构开始起主导作用,混沌行为逐渐消失.根据计算结果和量子混沌理论可以定性地了解该模型高激发态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单个二能级原子与真空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给出了总系统的薛定谔方程的解析波函数,并分析得出原子质心运动的约化密度矩阵。结果表明原子内部电子态与真空场的相互作用会诱导原子的质心运动与原子的内部电子态发生纠缠,从而会导致原子的质心运动发生量子退相干。文中还给出了退相干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图形演示了原子质心运动退相干的动力学演化情况,以及与原子的空间尺度和原子-场耦合强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马氏体相变中的孤立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引入孤立子模型,进一步揭示马氏体相变过程的物理本质。通过将马氏体和母相之间的相界面看作为一个拓扑型的孤立波,借助Peyrard的一维一性原子链孤立子模型,从相界面运动的Hamiltonian量出发,导出马氏体相界面运动的孤立子方程,求解该方程的孤立解,获得马氏体相界面能量与界面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界面宽度随相变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界面运动速率的提高,马氏体和母相之间  相似文献   

9.
应用一种半经典的方法求解了非均匀磁场中的CQED模型,借助于数值模拟发现了该模型中原子的囚禁与混沌运动以及三模激光场之间的关联耦合等特征,并讨论了激光场的强度、频率和非均匀磁场的磁场强度在数对原子囚禁的影响,其物理图像直观、清晰。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二项式光场与Ξ型运动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原子偶极压缩效应,分析了光场参数、场模速度参数、参数η和光场与原子的耦合系数对原子偶极压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系数对原子偶极压缩的影响不大;4个参数变化,原子偶极都出现周期性压缩,当场模速度参数p≥9.3时,原子偶极呈现周期性完全压缩;η变化,原子偶极从无压缩,到周期性压缩,到无压缩.  相似文献   

11.
赵小蕾  刘凤领  张轶炳 《科技信息》2009,(32):I0103-I0103,I0105
Schodinger方程描述了原子世界中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成功地解释了物质是怎样由原子组合起来的、化学键的本质是什么、原子为什么稳定地存在着等一系列问题。它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本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这一方程。  相似文献   

12.
从光的粒子性出发,运用狭义相对论中能量和动量的关系式,再根据原子发光过程中能量和动量的守恒定律,分析计算了运动原子和静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频率,从而得到了与波动光学中多普勒频移公式完全相同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钇络合物中由于范德华能与配位键能之间的平衡而产生配位键长的变化。每个配位原子在一个由它的配位键势能与相邻配位原子的范德华势能所组成的综合势阱中运动。这就是配位键长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用流体模型对铜合金表层在常温常压下出现的原子胞体的运动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这类由原子堆积而成的胞体的运动具有明显的类液振荡行为,当内摩擦增强时,波胞振幅按指数规律随时间衰减,理论分析与实验符合较好,在合金及非金属表层上都观测到了这种类液振荡花样,可以认为,固体表层上出现的这类原子位形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剪切应变作用下晶体的位错攀滑移运动特征,揭示原子晶格势垒、剪切应变对位错运动特征的作用机理。【方法】根据位错滑移运动,构建包含外力场与晶格原子密度耦合作用项的体系自由能密度函数,建立剪切应变作用体系的晶体相场模型,模拟位错攀移和滑移运动,计算临界应变。【结果】位错攀移克服的势垒大于滑移的阻力势垒;位错启动运动,存在临界的势垒;施加较大的剪切应变率作用,体系能量变化为单调光滑曲线,位错以恒定速度作连续运动,具有刚性运动特征;剪切应变率较小时,体系能量变化出现周期波动特征,位错运动是处于低速不连续运动状态。【结论】位错攀移和滑移运动特征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二维裂纹传播问题。经典的连续模型对裂纹传播描述不够精确,而原子模型可以弥补这个缺点,但是完全使用原子模型计算量太大。在裂纹附近使用原子模型,而在远离裂纹的地方使用连续模型,在交界面上,以吸收高频波的条件作为出发点,建立匹配条件求解。这种匹配方法把计算复杂度从O(N2)降低到O(N),而得到的数值解与完全用原子模型得到的解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王济堂 《江西科学》2007,25(6):665-668
以新量子概念为指导思想、在电子结构的"电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电磁模型".并用于从物理本质上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原子内核外电子所受电场力和磁场力近似平衡、引力和斥力近似平衡,可使电子不脱离原子核引力;原子可看成是电子-原子核的正负电荷组成的多个电偶极子的组合,"振荡偶极子" 可视为短天线辐射,天线长度L小到10-10 m的原子线度数量级时,原子不辐射电磁波,因而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无机化学的发展史和整个内容,充满着辩证法,本文仅用矛盾分析法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无机化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化学物质和化学运动也不例外,如原子内部各微粒之间,化合物内部各原子(或离子、原子团)之间存在着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分子电离成离子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矛盾,化学反应中存在着破坏旧键与形成新键、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矛盾,等等。每一化学过程中又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如钠原子和氯原子伺存在着争夺电子的斗争,当氯原子夺得钠原子的一个电子形成氯化钠以后,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矛盾解决了,让位于新体系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基于原子与腔场共振相互作用及原子-场缀饰态,讨论了驻波腔场中两能级原子的量子化平移运动与原子内态布居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特别地,当原子处于两内态等权重同位相迭加态时,平移运动呈现出稳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使用推广的J—C模型,获得了四能级原子系统中三模激光运转情况下场密度矩阵的运动方程.然后借助于非对角元的运动方程求得了强信号情况下三模激光运转中的线宽,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