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在数控车床上的对刀及刀偏的常用 调试方法;并提出了在基准刀更换后,不再设立基准刀时,新装刀具的刀偏通过任意一把已知刀偏的刀具来调试计算求得,而不影响其它已知刀偏的一种新的刀偏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随机换刀的盘式刀库加工中心,提出了一种结合宏程序、PMC程序和参数设置来实现自动换刀的控制的方法,解决了大直径刀具的换刀问题,该方法在FANUC-0 iMC系统加工中心上调试成功。  相似文献   

3.
韩伟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451-14457
刀具布置是盾构刀盘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掘进的切削效果、出土状况和掘进速度。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为满足盾构地质适应性,实现高效破岩。采用盾构刀具破岩机理实验台,对工程样岩开展不同刀间距破岩实验,分析破损岩渣质量,探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最佳破岩刀间距。并与经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理的刀间距能够提高破岩效率、减少刀具损耗,有效降低刀具成本,为不同地质条件下开展其他盾构工程进行刀间距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任意曲面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生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任意曲面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为背景,根据叶轮的几何形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侧铣加工刀具-鼓锥形刀,基于鼓锥形刀的等残留高度刀具轨迹计算方法,使刀具按相邻轨迹的加工所形成的残留高度相等,加工效率提高,解决了等残留高度法生成刀具轨迹中的核心问题,并对刀具轨迹间距的计算提出了改进算法,计算精度提高,对任意曲面叶轮叶片五坐标数控加工刀具轨迹进行了计算,并与球形刀等参数法作了比较,结果证明,采用鼓锥形刀等残留高度法,所生成的刀具轨迹长度是球形刀等参数法刀具轨迹长度的1/3,加工效率是采用球形刀等参数法的3倍。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全局干涉,提出了一种基于K-D树及刀具离散的高效刀轴矢量调整算法.算法首先以有限个点离散表示刀具,然后利用K-D树快速查找刀具的可能干涉点,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调整后的刀轴矢量.为避免过大的刀轴矢量突变,提出一种分角度区域方法优化刀轴矢量.实例验证表明:算法能够高效实现全局干涉避免及刀轴矢量优化.  相似文献   

6.
胡景清 《科技信息》2013,(15):269-270,316
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ATC)有两种常用类型的换刀方式,一是刀具从刀库中直接由主轴交换,二是依靠机械手完成主轴与刀库上刀具的交换。第一种换刀方式适用于小型加工中心,刀库较小,刀具较少,换刀动作简单,出现掉刀,机械手无法从主轴和刀库中取出刀具,换刀错误等故障时容易发现并能及时排除。取刀,换刀错误是一种危险的故障,由于无报警,机床将继续工作,直到发生设备事故报警。由于换刀与众多位置开关和PLC控制程序及CNC处理过程有关,应重点检查这几部分。手工将实际刀具刀位调整到与控制系统中的一致,再执行换刀。  相似文献   

7.
直齿剐齿刀结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剐齿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直齿剐齿刀结构及其参数计算的方法.首先简述了剐齿原理,进而提出直齿剐齿刀前、后刀面的结构形式.在明确刀具结构形式基础上,给出刀具参数及计算方法,并且推导出刀具的齿形误差.采用上述方法设计制造刀具,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数控剐齿机床进行实际加工,经Gleason Metrology Systems检测,工件齿形精度达7级,表明上述刀具设计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圆柱直齿轮的多轴铣削精加工, 提出一种无干涉刀具路径规划方法. 首先,建立齿轮包络铣削运动模型,准确描述铣刀和工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其次,在齿轮齿廓精确模型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残留高度曲线与刀具圆弧的求交,计算出残留高度点;根据残留高度点到刀具圆弧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刀具半径,计算出刀具路径曲线上的下一刀位点;依次递推计算出等残留高度进给下的所有刀位点;再次,以等残留高度刀位点计算结果为基础,残留高度约束下,计算出等弧长进给和等径向进给的刀位点;然后,通过距离法判断刀具与工件是否存在全局干涉,给出刀具不同刀位点对应的刀偏角,局部干涉通过调整刀具半径来避免;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实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复杂曲面刀具轨迹规划方法,以实现闭环型复杂曲面平底刀五轴数控高效加工。方法 针对目前的投影法不适用于闭环型复杂曲面的缺陷,在总结平底刀和螺旋走刀模式基础上,基于闭环型复杂曲面连续封闭的特性,提出一条展开式的投影映射新思路,应用求截交曲线弧长的方法将复杂曲面投影映射到二维平面上,规划完成螺旋曲线后逆映射回复杂曲面,得到完整的螺旋刀具轨迹。结果 采用这种新螺旋刀具轨迹规划方法的加工效率较之UG轨迹规划方法提高了12.36%。结论 基于投影法的闭环型复杂曲面螺旋刀具轨迹生成方法使生成的刀具轨迹连续进给,实现了复杂曲面高速连续切削加工,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斜角切削理论,建立铣削力计算模型,求解得到铣削力.构建薄板受力变形的挠度函数,结合刀具的受力变形求解刀具-工件耦合变形的铣削让刀误差.采用神经网络拟合方法,求出输入铣削参数与输出最大让刀误差的函数关系.考虑刀具参数、材料参数、工件参数以及加工工况等随机参数对金属切削的影响,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输入参数进行抽样,将参数样本代入神经网络拟合的函数模型中,获得铣削让刀误差样本,并分析其概率特性,从而提出一种铣削让刀误差的概率分布预测方法,较确定性计算铣削让刀误差的方法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The high-speed steel cutting tool has advantaged i n modern cutting tool for its preferable synthetical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a pplication of complicated cutting tool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high-speed steel cutting tools that occupied half of cutting tools has become an importa nt way of studying on modern cutting technology.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hi gh speed-steel cutting tools will be improved by magnetization treating method. Microstructure of high-speed steel will be changed as a ...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监控刀具破损报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再生切削颤振的衰减系数模型,采用频率扫描法,获得了稳定切削曲线,分析了任意宽下及变速切削时的系统频率和衰减系数变化,揭示了变速切削的抑振机理,提出了变速切削有效性的判定准则,生成了变速切削时的切削稳定曲线,为变速范围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切削参数和刀具状态的车削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刀具状态监控特征量与切削参数及刀具状态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是实现刀具状态监控系统的基础,文中以切和为监控特征量,建立了基于切削参数(切削深度、进给量、工件材料及刀具材料)与刀具状态(主要考虑后刀面磨损量)的车削力模型,设计了车削刀具磨损的试验系统及具体的试验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切削试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基本能正确反映车削力信号与刀具状态及各种切削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切削状态在线监测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干式切削加工中不同刀具材料的物理性能,阐述了它们在不同领域应用的特点,对比了不同刀具应用于干式切削加工的切削性能,指出干式切削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工艺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陶瓷刀具在低速切削大型铸铁轧辊以车代磨技术中切削用量、刀头几何形状、刀具几何角度的选择和切削区加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强迫再生颤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这是一种由强迫激励激起的机床再生颤振失稳模态的共振,提出了强迫再生颤振的判别方法,并用于第二汽车制造厂M_x-4车床振动类型的判别.本文还提出了对稳态颤振下的机床切削系统建立门限自回归模型的原理,揭示了极限环与稳态颤振之间的关系,提出稳态颤振下的机床切削系统是一种轨道稳定的非线性系统,并用于M_x-4车床颤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可转位刀具在断续切削加工时,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损.刀具各设计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刀具的可靠度.以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可转位刀具的动态可靠性数学模型,给出了刀具在切削加工时的可靠度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推导了刀具各设计参数的动态可靠性灵敏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各设计参数的动态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曲线.研究表明,刀具各设计参数的改变对其可靠性的敏感程度大小不一,对敏感参数的选取要加以控制,以提高刀具的可靠度和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同时为提高刀具系统及整个机床的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强力切削时刀具安装方式的理论分析与生产实践,找到解决强力切削时刀具合理的安装方式,为实现强力切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