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科学合理评价分析威远县页岩气开发区水环境承载力,从社会资源、水资源、水环境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基于页岩气开发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对威远县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计算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评分值在0.246 6~0.764 0范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临界承载状态上升为适宜承载状态;各子系统之间的评分值差异较大,水资源子系统评分值整体处于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平均评分值达0.622 2,总体评分值较高,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环境子系统评分值呈上升趋势,两者为水环境承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人口密度过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过高、年均用水总量较高,人均水资源量较少,压裂液返排率较低成为制约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可见对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针对性强,可以更为有效的为提高威远县水环境承载力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尚婷婷  张亚群  张志杰 《甘肃科技》2022,38(1):75-77+128
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生态环境现状,从水资源、水环境、排放强度及水生态4个方面构建了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陇南市2016—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人均生活用水量、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污染物排放强度、水质净化功能指数和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是影响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建议从“减排”和“增容”两方面提高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银川平原水资源开发与绿洲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川平原水资源开发与绿洲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应用自然地理方法分析银川平原水文条件、水资源赋存及黄河水资源利用状况。从绿洲水热平衡指标、黄河水量的波动性和递减趋势、银川平原荒漠化和水环境污染等层面分析银川平原绿洲的稳定性。结果银川平原人工灌排渠沟系统已成为地表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密切,形成黄河水-渠系(灌溉)水-潜水的整体循环系统。水热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平原绿洲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在黄河来水量波动大和递减趋势下,不宜大面积扩大引黄灌溉面积,应重视银川平原地域系统生态的整体平衡,注重与周边各大地域系统的关联耦合作用,并有效治理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结论在多种不利因素的耦合作用下,银川平原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形成生态环境易受损机理。银川平原绿洲的稳定性取决于该地域系统的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的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4.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出发,采用向量模法对恩施州近5年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1年恩施州水环境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其值由2007年的0.302增加到2011年的0.6056,年平均增长率为19%,说明恩施州的水环境承载力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与影响因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对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展望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淮安市水资源现状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安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在调查评价淮安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分析淮安水资源特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在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上,促进淮安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淮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论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赋予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丰富的内涵。接着从自然地理特征、历史上黄河南泛夺淮影响和不恰当人类活动作用等三方面探讨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脆弱性的成因,着重分析了不恰当人类活动对流域蓄泄洪水、提供有效水资源和水体自然净化三方面能力的影响。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就是追求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水环境承载力的协调。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脆弱性的研究将会促使人们将水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其对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承受能力,保证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已成为贯穿一切物质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轴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承载力也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毕节地区水资源状况,并从水资源量、水环境、区域水害防御等三方面的承载力分析了毕节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并就如何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承载力反映了区域水资源持续支持人类社会发展规模的最大支撑能力与限度.基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具有多目标不相容性的特点,在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物元分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对甘肃民勤县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之后,民勤县的水资源承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将在2020年达到Ⅱ级水平;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对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指标体系选取须适应研究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10.
辽宁沿渤海地区水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晰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协调,采用改进的指标体系评价法对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包括跨区域边界河流、境内河流和区域外调水的承载能力。假定所有跨境河流、本地河流源头水的水质背景值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要求,经计算辽宁沿渤海地区地表水环境的多年平均COD承载力为(8.4~10.9)×104 t,多年平均NH3-N承载力为(0.43~0.68)×104 t。水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主要是水资源自身分布的空间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银川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指标体系,选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银川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投影方向选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了银川市各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为相关部门的水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从水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及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模型体系,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应用MODIS数据进行土壤盐渍化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盐渍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成因和表现形式,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危害.探讨了利用中分辨率遥感数据,对区域性盐渍化土壤进行分类评价的方法.以银川平原为例,选用分辨率为500 m的MODIS遥感影像数据,运用非监督图像分类方法中的ISODATA算法,对该区域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和分布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银川平原区内,非盐渍化土面积约4 088.50 km2,重度盐渍化土面积约170.00 km2,中度盐渍化土面积约659.00 km2,轻度盐渍化土面积约1 653.50 km2.与实际调查资料对比,得出本次分类结果精确度为77.6%.  相似文献   

14.
缺水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从水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研究思路、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模型体系,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针策略,并以关中为例,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银川平原城市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俊成  段汉明 《河南科学》2012,30(6):789-792
考察了银川平原现状,对银川平原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在确立城市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均方差法对银川平原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各城市竞争力强弱明显,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梯度,资源型和新兴工业城市排名靠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水土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分析了山西省水土资源的特点和承载力,提出了农业水土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偏移-份额分析方法对银川平原城镇区域8市县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竞争力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来分析银川平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990—2010年,银川平原城镇区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就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带动为主;银川平原城镇区域3大产业结构效益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二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环渤海的核心地带。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华北经济规模最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而水资源的短缺却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综合研究评价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唐山市、沧州市、石家庄市和邯郸市属于严重过载级别;廊坊市、衡水市、邢台市属于过载级别;保定市、张家口市属于临界级别;只有承德市和秦皇岛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好,所以综合分析认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压力过大,整个地区水资源过载比例接近70%,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阻碍和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势堪忧。化学需氧量排放、工业用水总量、生活用水总量、农业用水总量、常住人口、城市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城镇化率被确认为造成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压力过大的重要指标。只有发展节水战略,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才能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