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探讨乳状液膜法提取废水中柠檬酸的基础上,建立了恒界面状况下的非稳态平板传质模型,经过合理假设,推导出易于求解的拟稳态平板传质模型;利用恒界面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拟合了拟稳态平板传质模型。  相似文献   

2.
光纤Bragg光栅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纤Bragg光栅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集成网络系统等优点,以平板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板的有限元理论模型和实体模型,并得到了平板受力的应力分布图,确定了光纤Bragg光栅在平板上粘贴的位置.并用光纤Bragg光栅和电阻应变片检测了平板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不同位置的应变响应特性.实验表明,光纤Bragg光栅可非常灵敏地感应微小应变.  相似文献   

3.
影响链球菌生长的因素很多,我们就血平板中是否加入结晶紫链球菌在其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萌落形态,阳性数以及链球菌的鉴别方面,加入结晶紫的血平板明显优于未加结晶紫的血平板。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多连通域二维热弹性问题与平板弯曲问题的力学相似性,以及解平面热弹性问题的实验方法。求出了具有偏心圆孔的圆形平板的热应力。实验结果与数值解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5.
大功率T/R组件相变温控平板热管的散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大功率相控阵天线T/R组件的长时间稳定工作,提出了一种相变储能平板热管的热控设计方案,该系统中的相变材料和平板热管分别发挥储热和热扩散的作用。实验对比了铝制平板热管和铝合金板的热扩散性能,以及它们分别和相变材料结合后的热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铝制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优于铝合金,在40 W时其冷凝端的最大温差为3.2℃,且等效热阻可维持在0.35 K/W以下;当热源置于侧边时,相比置于中间位置时的蒸汽扩散和液体回流路径较长,平板热管的热扩散性能下降;同时,与使用铝合金作为储热容器底部基板时的局部过热现象相比,采用相变储能平板热管的热控设计,可以将热源的热量进行均匀扩散,降低热流密度,从而表现出更好的温度均匀性,再通过相变储能的方式吸收热量,可以保证天线产品持续工作90 min时的结点温度控制在70℃。对于高纵横比的槽道式平板热管,需要进一步改良槽道的毛细结构,降低蒸汽扩散和液体回流路径的差异对热扩散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平面渗流规律,采用特低渗透砂岩露头平板模型进行了单相流体驱替实验。用相似原理建立了与实际油田五点法井网相似的四分之一单元,采用稳态法测定了平板模型在不同注采压差下出水口的产量。根据推导出的实验注采系统的产能公式,反算了平板模型的视渗透率。对特低渗透砂岩露头平板模型的平面渗流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平板模型单相驱替实验中也存在非线性渗流现象。并且渗透率越低,非线性渗流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由于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的复杂性,传统的一维小岩芯非线性渗流实验研究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流体在二维方向上的非线性渗流规律。采用低渗透天然平板露头制作低渗透平板物理模型并进行非线性渗流实验,将实验结果与从平板露头上钻取的小岩芯的非线性渗流现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渗透平板物理模型渗流规律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其非线性程度比小岩芯更加明显。通过对低渗透平板模型压力系统稳定时间与驱替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低渗透储层非线性渗流特征的存在,并且从微观角度阐明了非线性渗流机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评价运动平板实验(Exercise Testin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运动平板试验检查患者,男性2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4岁。对运动实验阳性的5例,阴性的2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运动实验阳性的5例中冠状动脉造影4例显示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1例冠状动脉正常;阴性的2例中l例为小血管病变,l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结论运动实验是早期诊断冠心病重要的检查,运动实验阳性冠心病可能性大,多为大血管病变。实验阴性冠心病可能性小,但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少数为小血管病变。应结合临床表现及高危因素,对可疑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诊。  相似文献   

9.
把微机技术与光纤陀螺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水坝平板挠度测量系统,对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给出特性实验波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型径向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能够代替金属基板,并能与大功率模块一体化设计的新型径向平板热管结构.相对于金属基板,该热管基板的优势在于利用两相沸腾换热对功率模块内的集中热源进行扩散,因此其热扩散能力大大高于以导热热扩散的金属基板,从而能够提高模块的功率密度.对径向平板热管进行了稳态和瞬态传热性能实验,并与铜基板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铜基板相比,径向平板热管具有更高的热扩散能力,可降低模块的结壳热阻;热管冷凝面具有良好的等温性,当芯片功率密度为176W/cm^2时,热管冷凝面的温差在3℃以内;热管模块启动过程中芯片达到相同温度需要的时间长,有利于克服功率“飙升”和提高功率器件抗热冲击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阶梯型圆盘辐射体因其大辐射面积、高辐射效率等优点在大功率超声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阶梯圆盘的频率方程中包含特殊函数,且方程数目多,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编程求解,很是耗时费力.通过对基底盘、阶梯盘和厚度等同于基底与阶梯厚度之和的平圆盘的大量计算,发现在同频率条件下,单节线阶梯圆盘的半径和节线半径与厚度为中凸部分(基底与阶梯厚度之和)的平圆盘的相应值比较接近,这就为多节线阶梯圆盘复杂设计程序中参数初值的快速确定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型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借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该节点抗冲切的计算公式和设计建议.该节点保持平板楼盖的连续性,在柱头附近局部加厚楼板形成柱托板,并在托板内设置环向钢筋,避免节点区因钢管不连通而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主研发的足尺张拉、锚固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性能试验装置,对3组预应力碳纤维板圆齿纹平板锚具试件进行了锚固性能试验,测试了碳纤维板应变和预应力损失。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圆齿纹平板锚具,可靠锚固碳纤维板的拉伸应变达极限应变的50%,预应力锚固损失小于规范规定计算值,能够满足实际加固工程的锚固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计算板带轧制中的参数时应用了初始应力的弹塑性边界单元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等。该研究表明,弹塑性边界单元法用来分析板带轧制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桥梁结构节段模型风洞测振试验中因风的作用而导致的系统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的非对称性可能影响识别结果这一问题,利用状态空间法仿真薄平板模型在均匀风场中的自由衰减响应和紊流场中的抖振响应,分别采用特征实现算法(ERA)和随机子空间法(SSI),识别出均匀流场和紊流风场中的理想薄平板模型气动导数.通过与仿真所用的薄平板模型的气动导数理论值的对比,确定等效刚度矩阵和等效阻尼矩阵的非对称性对系统识别方法所得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ERA方法和SSI方法,均对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的非对称性具有足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立辊调宽控制板形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利用轧制塑性泥的方法,对钢板的平面形状变化进行物理模拟.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得到了工艺参数与钢板平面形状的数学模型,为实际生产中提高钢板的成材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立辊调宽控制板形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利用轧制塑性泥的方法,对钢板的平面形状变化进行物理模拟。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得到了工艺参数与钢板平面形状的数学模型,为实际生产中提高钢板的成材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平板的颤振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平板颤振理论 ,建立了颤振双参数优化模型 ;提出了搜索该优化模型最优解的混沌新方法 ,该方法利用混沌的内在随机性和遍历性来获得全局最优解 ;并详细给出了图解法和迫近法搜索优化模型最优解的步骤 .经算例验证 ,上述 3种方法计算简便 ,精度高 ,为平板颤振频率、颤振风速和折算风速等颤振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混沌方法人为参与程度低 ,稳定性强 ,可以方便准确地绘出平板各种颤振参数的诺模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Menter发展的γ-Reθ转捩/湍流模式预测平板和超临界RAE-2822翼型的转捩特性,验证了该转捩模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获得网格分布等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某超临界翼型上表面及其前缘结冰时吸气层流控制后的转捩预测,分别获得干净和结冰外形下混合层流控制对转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层流控制对干净翼型表面转捩推迟明显,能有效减阻;在结冰情况下,层流控制几乎失效.  相似文献   

20.
单独采用摇椅形唇弓或联合平面导板的方法,对21例恒牙列期安氏Ⅱ类Ⅰ分类的低角型前突型深覆牙合患者进行了矫治,以观察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的异同。结果表明:1)摇椅形唇弓与平面导板联合使用有利于深覆牙合面型的改善,缩短了打开深覆牙合的时间;2)两种方法对牙齿的松动度及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对于低角型的深覆牙合患者,摇椅形唇弓与平面导板矫治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