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以STCl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开发了基于单片机的低成本过程控制综合实验,阐述了过程控制综合实验整体设计,及单片机控制板各个功能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对实验平台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实验训练,让学生从底层设计并实践反馈控制系统,强化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项目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片机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体会到将单片机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变成了他们亲手开发制作的一部部电子小产品之后的成功喜悦;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以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当今高校的迫切需求,设置单片机创新实验符合创新性教学的理念。以学号151003142为负责人的创新小组选取"GSM通信"设计任务,以共享储物箱为应用背景,设置了基于单片机与GSM模块的储物箱终端控制系统,经过仿真实验和实物调试,实现了物品存取、短信通知等功能。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基于GSM模块的单片机创新实验,既夯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创新创业实验室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便携式单片机DIY实验板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单片机实验设备的现状,研制了一套便携式单片机DIY实验板。同时阐述了DIY实验板的DIY特性——多样性、灵活性、便捷性、实用性。给出了具有ISP功能的实验板软件、硬件实现,并设计了与之相配的“学生自主实验手册”来取代传统的“实验指导书”。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对全面提高工科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化学生工程实践素质、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符合高校培养“应用型、开发型”人才的目标,符合市场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近年来,实验教学一直是工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与发散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很难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一种采血试管管理储存系统设计实验。实验设计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结合现有的单片机和管理系统技术分析了设计的可行性,明确了设计原则与目标。然后将采血试管存储管理系统的设计分为试管箱的设计和管理系统的设计,试管箱的设计从STM32单片机程序设计、电路模块选择和连接、模型设计三个方面展开;管理系统的设计从Node.js服务器的搭建和部署以及客户端界面的设计分别进行了讨论。学生通过该实验可以提高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采用的实验设备通常是实验箱或实验台,不便于课堂演示实例,也不便于学生课下自学,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善这一现象,设计了以STC生产的具有在线应用编程能力的51内核单片机IAP15F2K61S2为核心,配合外围电路而成的综合实验开发板。该实验开发板能实现在线仿真与调试,有利于课堂演示实例,方便学生在实验和实践环节使用。根据教学反馈结果显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东华大学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在学生完成基础性实验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以Multisim10.0软件和面包板为平台的"设计+仿真+电路搭建"的综合性实验,使得学生可以系统地实践与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教学结果显示,综合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针对化工单元操作实习教学环节中学生不能动手实践的难题,以实习基地实际生产过程为背景,应用Aspen plus构建化工过程虚拟工厂。虚拟工厂提供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的仿真环境,使学生获得"动手"操作的工程实践训练;虚拟工厂提供了创新实践平台,学生创新设计可以得到应用和检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开展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因其可以极好地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学生们更容易获得更多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自律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科院校的特点对本校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进行总结及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探索在本科生中开设"粉末烧结法制备多孔钛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项目,尝试利用现有的设备对制备的多孔钛进行性能表征和评价。实验内容丰富、制备和检测过程简单,容易实现,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科研的前沿动态、掌握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此类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激发其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使用传统实验箱进行单片机实验教学的弊端,分别从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模块、Wi Fi接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红外探测模块及音频录放模块几方面介绍了基于IAP15W4K58S4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硬件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模块化的实验系统既适用于层次化实验教学,又适用于开放式实验教学,通过对各功能模块的灵活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开阔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对机械类专业设计并开展了产品创新设计与制造综合实验教学。该实验以项目为依托,集合逆向工程领域的5大任务:数据采集与处理、逆向重建、创新设计、加工、检测。实验具备综合性、先进性、创新性、可拓展性,可以作为毕业综合实践项目,也可作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实验。经实际教学验证,该实验不仅巩固了学生对逆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流程的理解,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更提升了学生设计和制造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信息电子技术虚拟仿真的技术特点,掌握电路仿真与设计软件Proteus的使用,设计了一款基于Proteus的手机控制多功能光电系统。该系统由手机模块、蓝牙模块、单片机处理器模块、 NE555时基电路等模块组成。该实验系统直观地展示了虚拟仿真的技术特点利于学生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芳 《科技资讯》2012,(18):201-201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以及动手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个创新实验-静电除尘。本实验利用静电除尘的原理,设计了四级管式静电除尘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从每级的玻璃管中看出除尘效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针对单片机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实验项目。分别从直流电机驱动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项目应用等几方面介绍了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实验项目各功能模块实现方案的多样性。实验项目综合应用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内容层次化、功能模块化、方案多样化,提升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片机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创新实验系统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实践操作为主,虚拟仿真为辅的原则,通过ATmega16单片机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让学生掌握了系统原理图设计、PCB板设计、焊接调试及软件程序设计等。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加突出单片机的实践性、工程性和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单片机的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机器人技术为依托,通过创新性实验,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将机器人技术与学生实验结合起来,形成创新型实验体系。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创新实验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型、提高型和创新型实验。文章分别从上述三个层次阐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创新实验的重要意义、硬件组成、实验设计以及开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单片机应用系统为教学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单片机课程教学体系;指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典型实例教学,引入EDA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上。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开放式单片机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特点,分别介绍了其教学方法、实验内容设计、考核方式以及效果。注重综合能力训练,增强创新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验时间和地点灵活自选,实验内容层次清晰。实践证明,开放式单片机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性实验的开发,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