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碳纤维加固二次受力梁斜截面抗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5根损伤的钢筋混凝土矩形简支梁的抗剪试验,对用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补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强度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用CFRP补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强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根桁架式钢骨混凝土简支梁的静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剪跨比和钢骨腹板含钢率对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斜截面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升高,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逐渐降低,而且其破坏形态由斜压破坏向剪切粘结破坏发展;随着腹板含钢率的提高,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明显得到提升。最后,推导了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混凝土受拉边倾斜变截面梁在集中荷载下的抗剪性能,首先,根据目前主流混凝土等截面梁受剪承载力模型,归纳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Gulsan的试验中变截面梁临界斜裂缝的特点;其次,为克服有限元程序在模拟裂缝上的不足,建立了受拉边倾斜变截面梁的预设斜裂缝有限元模型,并对变截面梁的受剪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然后,通过分析在极限荷载时临界截面上的应力状态规律,提出了受剪承载力模型假定,采用临界截面上的受压区混凝土剪压破坏准则,建立了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收集了国内外40根变截面梁受剪试验数据,与本文方法、我国规范方法、Gulsan方法的预测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精度更高,可为工程实践和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配有弯起钢筋的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通过试验,得出了该构件在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斜截面的破坏特点,箍筋和弯筋应力随疲劳荷载的变化情况,及斜截面上弯筋和箍筋应力分布及相互关系。同时,讨论了加载历程对斜截面疲劳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47根受纯扭T形、L形和I形梁的试验结果,分析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组合截面梁,特 别是T形梁的破坏形态、抗裂性、强度和刚度等性能,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组合截面梁的刚度、开 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式.验算了国内外54根钢筋混凝土T、L和I形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 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腹部纵向配筋混凝土梁,提出了将纵向水平普通钢筋与箍筋共同作为受力腹筋,从而形成整体抗剪受力模式的抗剪计算方法.基于平截面假定,可以计算得到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中混凝土承担的剪力部分.考虑纵向腹筋参与受力作用的桥梁抗剪承载力模型的试验,研究表明,纵向腹筋不仅可以承担主拉应力的水平分量、与箍筋同样起到抗剪的作用,并且可以推迟破坏斜裂缝的出现时间,减小斜裂缝的发展宽度,有效提高梁的刚度及抗剪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T形截面桩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五个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柱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梁纵筋的锚固、节点和延性和耗能能力,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抗剪承载力公式及若干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及延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4根T形截面、2根矩形截面钢筋砼双向压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及延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电算程序进行理论计算,电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大量电算分析,揭示了该类构件正截面极限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配箍率对高强箍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开展6根配置HRB400级箍筋RPC梁的抗剪试验,考虑RPC的材料特征参数与钢纤维对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分析有腹筋与无腹筋梁在剪力传递机理及裂缝控制方面的差异,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对开裂混凝土在拉、压应力下的本构关系及裂缝处的应力平衡条件进行适当修正,将弯矩效应叠加至纯剪作用建立RPC梁在弯剪复合作用下的分析模型,并根据弯剪复合作用采用MATLAB软件编制RPC梁斜截面抗剪强度分析计算程序,对RPC简支梁进行受剪强度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程序能够较好地预测高强钢筋RPC梁的受剪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22根用冷轧螺纹钢筋配箍的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斜截面裂缝宽度、斜截面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用冷轧螺纹箍筋代替光面I级箍筋的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抗剪机理的试验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无腹筋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计算. 分析结果表明:在集中荷载作用下()31<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6个十字形柱-板柱连接(其中3个未配置、3个配置了抗冲切锚栓或箍筋)和2个对比方柱-板柱连接的冲切试验,研究了异形柱-板柱连接的冲切受力特性,同时将锚栓和箍筋的抗冲切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方柱-板柱连接试件相比,在柱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异形柱-板柱连接试件具有较高的抗冲切承载力.抗冲切钢筋可以有效地提高板的冲切承载力和延性.在改善延性方面,锚栓比箍筋更有效.另外,将国外几个主要规范ACI318、BS8110及MC90关于非矩形荷载面冲切临界截面周长的规定进行了比较,从试验结果看,规范ACI318的取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现代船舶多数为包含多个闭室的双壳型(双层底,双舷侧)结构。其总纵强度分析或结构设计共同体共同体横剖面上的剪应力。应用翘曲理论,从有限元模型出发,编制了计算具有多闭室横剖面剪应力分布的实用程序,对3条油船作了实船分析。结果说明方法和程序是有效的,并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合理布置板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剪压破坏性教学实验,在加载临近极限承载力时,梁端上部受压混凝土出现竖向开裂的异常现象,认定混凝土受压区出现拉应力;通过剪跨段上部混凝土应变测试,得到随荷载增加应变由压变拉的试验数据;根据实测应变分布,计算钢筋与混凝土在完全锚固情况下的粘结剪力,并与混凝土对钢筋的实际粘结强度进行比较,得出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破坏并产生滑移的结论;认为剪跨段短,上部纵向应变梯度大,滑移引起的钢筋相对伸长在混凝土中产生拉伸效应,是导致剪跨段上部混凝土竖向开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验证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结合 GBJ10 - 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课题 ,提出了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和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与试验资料吻合良好 ,并与矩形截面一般受弯构件的计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统一 .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外试验资料基础上,对配筋钢纤维砼梁抗剪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 研究;分析了钢纤维的掺入对尺寸效应的影响,并论证了本文给出的方法所 能保证的配筋钢纤维砼粱抗剪强度的可靠度水平;最后给出了适用于各专业 领域的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17.
材料力学里对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进行了假设,利用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公式来求解截面上的切应力值。但是这些假设并没有进行验证,其正确性还有待实践证明。文中利用有限元通用分析软件—Ansys软件,对平面弯曲梁的弯曲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材料力学关于切应力分布规律的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