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赵爱军 《科技信息》2012,(10):311-311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学前期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从一岁开始,就出现了"独立"的反应,此时他们已不满足于事事服从父母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与父母意愿不相一致的行为。三岁左右,则进入第二次独立反应的高峰,他们在行动上要"自己来",在语言上要清楚地分清"你"、"我",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我要……"、"我自己来"。这时,作为家长和老师应不失时机地以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来满  相似文献   

2.
杨昏 《世界博览》2011,(12):69-69
如今风头过去,色鬼们都偃旗息鼓了。私下里在摆弄什么,也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缺乏引蛇出洞的条件。2011年6月18日,花花公子海夫纳85岁了,仍像"图钉一样尖锐"的他将与24岁的克里斯多·哈里斯成婚,没有争议。而权力腐败的老"图钉",却不断地刺出荒诞无助的现实世界的鲜血。抛开道德大棒,很多男人可能会喜欢陈冠希。当年艳照一出,我记得就有人大呼"大丈夫当如此也"。但人们的确忘了海夫纳,那位毫无争议的花花公子。  相似文献   

3.
轻松60秒     
《少儿科技》2012,(6):46-46
两条毛毛虫五岁的杰米神气地让妈妈看他手上的毛毛虫。妈妈一见毛毛虫就害怕,可又不想让杰米看出来,便故作轻松地说:"快把它放回去,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呢。"杰米转身出去了。  相似文献   

4.
李贺是唐代比较标新立异的一位诗人,他仅活了27岁,但在他"昙花一现"的短暂生命里,他呕心沥血于诗歌,独出机杼,自成"长吉"一体。他的诗歌想象怪异,意象虚幻巧妙,意境幽奇冷艳,一方面,他在诗歌中塑造了很多"鬼"的形象,开拓了诗歌题材的"鬼"之世界;另一方面,他的诗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幽冷凄艳的独特视觉感,显得很具有视觉冲击力。总之,在唐代诗歌创新方面,李贺的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姜永育 《少儿科技》2011,(7):28-29,31
第一章坠入深渊"汤森教授,你不觉得那个可怕的预言正向我们逼近吗?"一个矮壮的中年人闯进我的办公室,急慌慌地说。我知道他这么做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臧焱辛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24-224,226
考琳·麦卡洛在《荆棘鸟》中塑造了拉尔夫神父这一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他人格结构之间的矛盾性上。透过对他神性的"超我";欲望的"本我";煎熬的"自我"三重人格结构的分析,使我们看到现代社会人性与神性的对立依然是制约人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邵雯可 《少儿科技》2011,(5):28-29,36
"喂,明伟!"刚下课,强子就叫住了明伟,眨巴眨巴眼睛,神秘兮兮地把他拽到了校园里一个僻静的角落———实验楼旁的翠竹林。"什么事?这么神秘!"明伟有点摸不着头脑。强子眼睛亮亮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绿色的小玩意,晃了晃。明伟兴奋地叫起来:"是电子宠物!""这里面是一只可爱的小龟。"强子说,"我已经养了三天。"明伟目不转睛地看着,惊奇地叫道:"咦,这只小龟的头顶有触角,还闪闪发亮!"  相似文献   

8.
崔莹 《世界博览》2011,(13):78-80
他获得了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阿尔伯特·梅索斯发现,大多纪录片电影人都是"左派"。他们支持改革、重视人权,希望创造更为平等的社会。6月10日早上,在谢菲尔德利奥波德酒店的房间里,《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见到了正在吃早餐的阿尔伯特·梅索斯(Albert Maysles)。他一头银发,虽不羁,却也凌乱地自然;看上去有些瘦弱,但精神抖擞;有意思的是,他穿了两双四只不同颜色的袜子。2011年6月8~12日,第18届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在英国的第四大城市谢菲尔德举行。纪录片领域的传奇人物,今年85岁的阿尔伯特·梅索斯获得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他告诉记者,自己酝酿了整整30年的一部纪录片,一定要到中国拍摄。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技》2013,(4):9-9
一天,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学生兴高采烈地来找他,说:"亲爱的老师,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我可以证明动物在长期饥饿后仍然会有消化液流入空的消化道。""不大可能有这样的事。"巴甫洛夫断然回答。学生没有灰心,回去后继续研究,然后带着实验记录来见老师。"我还是觉得这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0.
去汤加王国旅游,与我同行的朋友喜欢收藏邮票,领略完令人叹为观止的"石门"遗迹,不等我从这碧海蓝天、椰树摇曳的风情画卷中抽出身来,他就拉起我向邮局跑去。据他讲,这个小小的太平洋岛国发行了不计其数的独特邮票,甚至被称为"集邮者的天堂"。  相似文献   

11.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后保护与传承的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依据,运用文化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从法律体系、文化环境的构建与保护、我者"民间"走向他者"民众",我者"视野"走向他者"视野"等方面,论述了5.12汶川地震之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童稚的时候,世界似水中的倒影,柔软得像一缕细丝,悠扬得像一声口哨。我觉得自己透明而纯粹,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无暇。后来有一天,父亲告诉我牛顿先生从落下的苹果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此人类踏踏实实地踩在地面上;他告诉我爱因斯坦跟踪一只小蚂蚁而撞在一棵大树上,他的数学问题同时豁然开解:他告诉我一个7岁的男孩足不出户地写着宏篇巨著:一个70岁的老人还在攀登科学高峰。他告诉我应该对人类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祖慰 《世界知识》2011,(14):60-62
法国也有情人让贪官败露我有位英国朋友,在BBC(英国广播公司)电台中文部当记者,会说一口把四声拧得像麻花一样的汉语,我埋怨他是听觉的高能耗制造者。他却不以为然,说能听懂就行。他高调感恩汉语,因为汉语让他对中国历史有种"不可救药的入迷"。他不让我称呼他的英语姓名,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固化"你我"的称代功能及其固化表征,顺便论及相关的"你我他"的使用情况。"你我"原是联合短语,本来意义是"你"和"我"的加合,指两个人。固化后"你我"语义泛化,定指性大为降低,泛指大家,不再指两个人。文章还对"你我"固化予以认知解释。  相似文献   

15.
叶青 《广东科技》2013,(23):22-25
白衬衣、牛仔裤、双肩包,加上帅气的笑容,32岁的郑伟诗博士走在校园里,无论怎么看,他与学生们都毫无两样。可是,这位学生模样的博士已经是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名副其实的副教授,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成了万里挑一的"省杰青"。他的研究是以人为中心的图像理解,并形成了"人脸识别"和"行人再标识"两个标志性研究方向。他在行人再标识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早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和静钧 《世界知识》2011,(11):23-23
"我以为屋里没人,就进来收拾房间,结果浴室门打开了,他光着身子出来,扑向我,把我拖到卧室和卫生间……"  相似文献   

17.
花开 《少儿科技》2012,(6):30-31
"好啊!""我赞成!"刘阳扭头看过去,嚷嚷叫好的正是平日里跟自己要好的几个朋友。他没好气地白了他们一眼,手心捏了一把汗。真是过河拆桥!他哪有什么写作经验,全靠研制出的作文优化机。  相似文献   

18.
    
"啪——"我望着地上横陈的碎片,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阳光洒在黄黄的瓷片上,依然明媚、灿烂。一地的瓷片,却仿佛是老人安定地沉睡着…… (一) "妈妈,我饿了!""唉……来了……"母亲端着黄色小瓷碗,给我盛了满满一碗饭。  相似文献   

19.
邵燕祥说:"胆是先导,识是基础。"他的杂文就表明他是个有胆有识的杂文家。说他"有胆"是因为他敢于站在"民间立场"去披露现实中的假、丑、恶,为普通老百姓鸣"不平"伸"正义"。说他"有识"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深刻地看到之所以出现假、丑、恶现象背后主要是法制不健全、"现代公民"意识薄弱。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指陈时弊,开启明智。  相似文献   

20.
黎文 《世界博览》2010,(20):81-81
曾经看到有位女士在博客里说:曾看过一部电影,名叫《天生杀人狂》,讲述了一对嗜好杀人的情侣。如果我也患有一种"狂热病"的话,那么就是"天生购物狂",每次"病症"一发,恨不得把商场都搬回家,每当我"病症"出现,老公就大喊他不是开银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