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一、对孙词的评价问题谈到唐五代的词,有的人往往举温(庭筠)、韦(庄)两大家为代表;有的人则以温、李(煜)为其杰出代表。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唐五代词”这一章中说:“在唐五代词人中,无论从作品来看,或从词的发展意义上看,最有成就的当推李煜。”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唐五代的文化概况”中说:“温庭筠是词的创始者,李煜则是词的扩大者。”其实,孙光宪的词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家,他的词无论在数量上和  相似文献   

2.
《孟子·许行》一篇中,有“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一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注:“或,句中语气词。”对“或”字的词义不作任何解释,因此,把“莫之或欺”解为:“等于说没有人骗他。”《古代汉语》对“或”字的解释可能根据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和近人杨树达的《词诠》。《释词》:“或,语助也。《诗·天保》曰:‘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言无尔承也。或,语助耳。笺言:‘或之言有也。’  相似文献   

3.
晏几道的《小山词》在艺术上价值,历代词论家已从不同角度给予很高的评价。笔者认为,《小山词》不仅在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而且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两者有机地融合在“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境界之中。本文从以下三个不同侧面浅析之。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藏文“宗(rdzong)”一词所含内容和《格萨尔》部名上“宗(rdzaong)”一词在《格萨尔》部名上所含内容、确切地说“宗”一词在《格萨尔》部名上实际所起作用之比较分析,认为《格萨尔》部名上的“宗”,既不能和过去作为西藏地方政权机构——行政区域治所之名的“宗”等同起来理解;也不能与作为过去有别于普通民宅的特殊建筑物之名的“宗”等同起来理解。提出《格萨尔》部名上的“宗”类似于汉族长篇小说的叙述法“篇”,是一种便于记忆和说唱史诗而采取的该文学作品形式上的一种程式法或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短语动词通常是指其后跟上一个介词(副词)小品词或一个副词 一个介词小品词的动词。发表在《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 期)中《论英语短语动词的类别及使用》一文中,笔者明确了把短语动词分为四种类型的观点即:  相似文献   

6.
《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傅易同志《“青春”为酒名说》一文,对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一词提出新解,认为不能释为“春季”或“春天”,而应释为一种酒名,是唐代酒名“抛青春”之简称。对此见解,笔者不敢苟同,故略陈己见,与傅易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7.
拟声(Onomatopoeia)是一种重要的语音修辞手段,它通过借助于相似的语音来模拟某种声音,以产生某种修辞作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给听众或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拟声主要是通过恰当使用象声词来实现的。 使用象声词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我国历代许多著名诗人和作家多长于运用象声词来描述事物,抒发他们强烈的思想感情。白居易《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以及《木兰辞》中“唧唧复唧唧”、“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等等诗句中都用了象声词。这些诗句风格朴实,语言通俗,音调优美,形象鲜明,这与象声词的合理使用也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象声词可以说是俯拾皆是。茅盾在《雷雨前》中描写雷  相似文献   

8.
提起苏轼的词,许多人往往举《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为例,似乎苏轼的整个词的风格倾向就可以从这几首词得到说明,这对一般读者来说是没有责任的;奇怪的是某些内行,仅凭苏轼的几首豪放词就对苏轼词的风格、风格基调下结论,认为苏词已经形成了“豪放风格”,以致成了“风格基调”,或说苏轼是”豪放派”的领袖”或“代表词人”。这不仅仅是误解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在治学方法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9.
“屈戌”(一词新《辞源》作“屈戍”,释作:“门窗上的搭扣。”新《辞海》作“屈戌”,释作:“门窗上环纽、搭扣。”两部大型辞书,竟然不同,谁是谁非,实在很有必要作一番探讨。一、屈戌、屈膝和屈戍的关系“屈戌”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晋陆翙的《邺中记》:“石虎作金银纽屈戌屏风。”“屈膝”一词最早见南朝梁简文帝《乌栖曲》之四:“织成屏风金屈膝,朱唇玉面灯前出。”明周祈在《名义考·物部》中说:“曲须为屈膝。李贺诗:‘屈膝铜铺锁阿甄。’盖门环双曰金铺,单曰屈膝,言如膝之屈也。古《乌栖曲》作‘屈戌’,李商隐作‘屈戍’,皆误。”他认为作“屈戌”误,应该作“屈膝”,因为其意为“如膝之屈也。”那么,“屈膝”该是整体,是后来误作“屈戌”,即“屈戌”是“屈膝”的别体。另外,他说“《乌栖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宝贵财富,“求同存异”的提出及运用即为其一。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的创新求同存异是当今人们常用的一个词,但查一查权威的《辞源》和《辞海》,里面没有收集这个词,可见它是后来产生的新词。最通俗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新华成语词典》将其作为一个成语解释为:“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在主要方面求得一致。”1986年11月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及举例是:“找出共同之处,保留不同之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1.
从《花间集序》看花间词之于六朝诗的理论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又称诗余,与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词,古诗流也,吟咏情性,莫工于词。”因此,在对文学作品创作的传承关系中,人们不断发现词与六朝诗歌的一脉相承关系。杨慎《词品》即云“大率六朝人诗,风华情致,若作长短句,即是词也。予论填词必溯六朝,亦穷黄河源之意也。”,从创作内容上肯定了二者的渊源关系。明代王世贞则从创作风格上给予了肯定的论述“盖六朝君臣,颂酒庚色,务裁艳语,默启词端,实为滥觞之始。”此外,王国维《人间词话》也指出这种创作风格上的相似“读《花间集》、《尊前集》,令人回想  相似文献   

12.
《河图》、《洛书》——中华文化起源千古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图》、《洛书》的由来与争论(一)“有名无实”的神圣图说诸说“河图”一词最早见之于《尚书》,《尚书·顾命》篇曰:“赤刀、大训、宏壁、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按后来汉人所作之注,《尚书》本有在“河图”一词之下加上“洛书”二字的,所以河图、洛书之词的出现,最早  相似文献   

13.
读过《三国演义》或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大概都会吟或唱下面的这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风春月。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1990,1992年曾先后在咸宁师专学报对高名凯先生的《语言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提出过一些商榷性意见。我们认为《概论》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较多,所以又一次提出一些商榷性意见,也在本学报发表。 《概论》第五章“词法”分“词法”(上)和“词法”(下)。前者论述“词”的结构,后者论述“词”的语法范畴。我们认为两部分的论述中,都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概论》在“词法”(上)中的论述的目的是企图说明汉语的词与印欧语系诸语言(如英语、俄语、法语、拉丁等)的词的结构有共同的构词规律。 《概论》在148页“词素”的标题下说:“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包含有意义的单位……词素可以根据它们的作用分成两大类:(一)词根词素,它的意义是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二)附加词素,它是依附于  相似文献   

15.
吴福熙先生《古代汉语》115页认为《史记》中的“境壤界”“是把三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联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概念”的联合式的词,并举了一例:且夫韩魏之所以重畏秦者,为与秦接境壤  相似文献   

16.
“蕙风”是况周颐习用的号,且多次作为词集名。从1895至1925年,况周颐以“蕙风”为名的词集有三种:词别集《蕙风词》、词总集《蕙风琴趣》、《蕙风词》,分别收词20首、101首、123首。其中刊印于1925年的词总集《蕙风词》,由况周颐生前删定,影响最大、最广为人知。拟从文献方面探究况周颐的三种“蕙风”词的版本情况、编撰特点、所选词目,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这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雨点儿》的教学片段。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当老师出示这句话时,大屏幕里“飘落”一词缓缓地从上而下,轻轻落到句子中。  相似文献   

18.
从张炎《词源》论姜夔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后人多以“清空骚雅”说姜夔词。然“清空骚雅”究竟是何义。则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其“清空骚雅”可用九个字概括,那就是:意之清、境之空、风之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梁启超的散文名篇《少年中国说》中所使用的“乳虎”一词进行辨析。认为“乳虎1”与“乳虎2”两者意义不同,前者为“初生的或幼小的虎”,后者则应释为“哺乳期的母虎”。这一理解不仅是两词意思的不同,更对《少年中国说》全文的意境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中国歌剧《木兰诗篇》:登上世界顶级歌剧舞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是中国脍炙人口的《木兰辞》中的诗句《。木兰辞》中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亦为世界人民所喜爱。8月30日,应奥地利中国关系促进会邀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