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碳钢高速车削中基于量热法的切削热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基于量热法的碳钢高速车削切削热在切屑、工件、刀具及环境中的量化分配.采用水作为收集切削热的媒介,通过自行设计的适配于高速车床的集屑容器以及分别收集工件和刀具热量的容器,在封闭式高速车削条件下测得各容器中水和承载物的温度变化,从而计算出传入切屑、工件、刀具及环境中的热量和总热量以及热流量.通过测量切削力和设定切削速度,得到主切削力的功率.将算出的总热流量与主切削力的功率相比较,评判用量热法测量切削热时的精确程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期,建筑能耗很高,能源利用率还很低,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因此,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期,建筑能耗很高,能源利用率还很低,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因此,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期,建筑能耗很高,能源利用率还很低,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因此,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本文对屋面节能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周尧  苗力  张丰华  田沣  杨雨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803-11808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舱电子设备热防护和热管理系统设计需要,本文对发动机舱内部热量产生和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子设备达到热平衡时的平衡方程,给出了与电子设备相关各部分热量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发动机舱电子设备传热计算模型。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的具体参数和工况,利用建立的传热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发动机舱空气温度相比,发动机机匣温度对于传入电子设备内部的热量值影响较大。隔热材料表面发射率越高,隔热材料表面的平衡温度也越高,传入电子设备内部的热量越多。  相似文献   

6.
高速磨削过程中磨削弧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磨削弧区温度升高.其中大部分的热量传入工件,当温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会影响工件表面的完整性,从而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针对现有磨削工件温度测试方法在外圆磨削应用中的局限性,设计了基于热电偶的高速外圆磨削弧区温度测试装置,并将其应用于工程试验,成功测得了磨削弧区工件的表面温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三种墙体保温隔热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传热学的方法,建立数值仿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比较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三种外墙进行了传热计算,并用相关资料进行验证.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了由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夏季)或由室内通过墙体传到室外的热量(冬季 ),并对三种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挂式封闭间层墙体的夏季隔热性能及冬季保温性能都较好,可以在"夏热冬冷"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计算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桥传热的等效平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建筑围护中热桥传热,提出了等效平板法.将热桥传热分解为室外温、邻室温、室温3种边界输入主导的传热过程,用Fourier方法分析了每种传热过程在边界输入按照正弦波规律变化的物理现象;得到了一维等效平板,并用于计算这几种传热过程的传热量.在动态边界输入条件下通过等效平板传入室内的热流与通过热桥传入室内的热流吻合得很好,且计算速度远高于现有计算方法,可方便地集成到常规建筑能耗模拟程序中.  相似文献   

9.
行星研磨过程中磨削生热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行星式离心研磨过程中磨料与工件间的运动规律,以单个磨粒为研究对象,在旋转动坐标系下,建立了磨料磨削工件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了切削力的表达式.根据切削力与产生热量之间的关系,预测了磨料与工件交界面上产生的热流量.并通过改变一系列参数,研究了公转转速、传动比及磨粒粒径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为离心研磨过程中温度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空调列车运行期间,车厢外部热环境参数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导致车厢围护结构传入热量的波动.以T97次和T98次空调列车为例,通过计算一个设计日内车厢各朝向围护结构对外界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得到列车运行期间各朝向围护结构传热量的波动规律,为今后列车车厢内热舒适性研究及列车空调机组实时运行调节提供了参考.图7,表2,参8.  相似文献   

11.
金属切削液污染及"绿色切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切削热的产生与切削液的应用,阐述了切削液的毒性和污染,提出了“绿色切削液”与“高速干式切削”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多元多层复合涂层刀具切削温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热直接影响刀具的磨损和耐用度 ,并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切削温度的测量是研究切削热和金属切削过程的重要试验技术 ,也是研究切削液冷却性能的重要试验手段 本文对五种刀具 (4层以上涂层 )在五种切削液条件下的切削温度进行了测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切削温度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切削加工中,切削热与切削温度是一重要的物理现象,切削温度及其分布直接影响刀具磨损和工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本文采用了一种切削温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切削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干切条件下,该方法计算的切削温度与试验测得的切削温度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在二维切削中,利用切削比推算切削力的方法。与以往的切削力理论公式相比,用该方法计算出的切削力值更接近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LS-DYNA的金属切削加工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法对金属的切削加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工件内部应力、应变及温度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切屑是切削层材料受到刀具前刀面的推挤,沿某一斜面发生剪切滑移形成的;切削进入稳定阶段后,材料的最大等效应力保持在某一值附近波动;钝圆半径的挤压导致成形表面产生残余应力;切削热主要集中在切屑上,切屑温度从切屑底层到外层逐渐递减.该方法弥补了实验方法冗繁的缺点,为金属切削原理的研究、切削加工工艺的设计提供了高效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硬态切削具有良好的加工柔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对工件性能起关键作用的精加工中,已成为磨削加工的有力挑战者.通过对硬态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形态、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切削速度对上述各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和切削力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工件硬度超过HRC50时,切削温度和切削力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切削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现有切削破岩峰值切削力计算公式和实验数据,进一步明确了切削力与岩石性质及切削厚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形式简单、适用性广、误差低的切削力估算公式.分析多组独立的、分别改变切削厚度和岩样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并结合现有切削力计算理论拟合实验数据.结果发现:峰值切削力与切削厚度的幂次方成正比,幂指数在1.1~1.5,切削力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将研究得到的关系转化为数学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证实它比现有的计算公式精度更高,与实验值更吻合.  相似文献   

18.
超高速切削时的T-v关系与切削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用NT5硬质合金端铣刀以300~785m/min的速度铣削EX30钢时刀具耐用度T和切削速度v,主切削力F2与切削速度v、进给速度vf、吃刀量ap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刀具磨损曲线、T-v关系曲线、T-v关系式以及F2-v,F2-vf,F2-αp关系曲线及关系式,并对这些关系和规律进行了机理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高速切削技术的特点,及高速切削对刀具材料、刀柄结构和刀具结构的要求,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