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傩面具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傩面具艺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博物的象征、文化的象征.通过奇异、夸张、拙朴的造型,和谐、绚丽的色彩赋予了面具以生命活力.其装饰性强的色彩,丰富多变的造型,神秘的文化功能,为现代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依据,在现代艺术中,再现了傩面具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越来越重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载体,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婺源,作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县,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极富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入开发婺源的文化旅游资源、探究婺源的文化旅游内涵、大力发展婺源的文化旅游产业、对进一步提升婺源的旅游形象,全面提高婺源的旅游发展水平,促进婺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傩面具经过精神象征的器物、皇室祭祀礼器、民间歌舞的道具、戏剧装扮的面具、世俗表演的道具等演化脉络,从线性的历史维度大致勾稽出西南地区傩面具以时空为坐标、以本体结构特征和关系格局为内核的衍变的历程.本文试图从谱系视域下探索西南民族地区傩面具演化的成因,进一步揭示出叙事对象的变化和祭祀空间的变迁是导致傩面具从内涵、外延发生演变的重要因素.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脉传承,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跨平台傩面具文化数字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对数字化平台建设中需要的适用技术以及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确认了平台的功能模块和实现方法。数字化展示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傩面具与傩文化的有效保护,且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从图片、视频、音频等多角度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已经进入了教育、传播、文化等多个领域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而言,增强现实技术突显出沉浸、交互等特性,在给受众带来新奇的、短暂的文化体验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以萍乡傩面具为例,提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傩面具数字化保护方案,采用手持激光扫描仪快速获取傩面具三维原始数据并以点云形式储存,利用Willboox、Geomagic软件对点云进行拼接、去噪、修复处理等获取更为精确的、误差更小的数据。结果表明,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傩文化数字化保护成本,还可以更高效地获得傩面具三维数据,在傩面具数字化保护方面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所谓"面具",指人们利用自然物或人工物,模仿人面或兽头而制作的各种狰狞的、滑稽的、英武的或和善的人格化的角色象征,它们往往被赋予超自然之力,在祭祀仪式或相关表演中用以近神远鬼、乐神娱人。傩面具在社会生活中以信仰的、审美的、风俗的和艺术的方式发挥着多重的文化功用,及至当代,仍发挥着辟凶除害、迎年祈福、表演陈列、装饰商卖等功能作用。功能决定了傩文化在时间向度上的存废消长,也决定了其在空间向度上的传承与应用。自泰伯奔吴之后,江南土著的荆蛮文化便与中原的商周文化混融,形成食稻米、重商贾、好祭祀、习水善舟、好勇轻死、讲求工巧的吴文化,在巫风气息下,从中原传来的傩文化得到了立足和发展。直到现在,在苏南地区,还见傩祭和傩舞传承,面具仍然是其信仰与活动的中心。从形制方面说,苏南傩面具分为脸壳、套头、魁头三种基本形式;从结构方面说,苏南傩面具有单层面具和开合面具两种;从应用方面说,主要有传统应用和当代应用两类,主要用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以及追求生存之外的精神满足和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7.
张志荣  万田户  袁敏 《江西科学》2020,38(1):130-134
以婺源为研究区域,梳理其旅游民宿发展历程与现状,探索其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婺源中部旅游民宿集中度最高,主要聚集在思溪、李坑及婺源县城,具有"环状分布,多处聚集"的特点,总体上呈现出中心向周边扩张的演变趋势;婺源旅游民宿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区位交通、社会发展、景区流量、地域文化5个因素的影响。最后,从政府引导、文化植入、规模经营、强化营销、全域赋能5个视角提出了婺源旅游民宿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与传承傩文化与傩面具,构建了一套基于移动端的傩面具增强现实系统。通过快速建模工作流、贴图纹理优化与特征增强算法,实现了傩面具的逼真还原。采用改进的ORB算法对图像特征点检测和匹配,并利用EPnP算法快速匹配当前视角接近的参考图像,确定虚拟模型在真实场景下显示的位置方向。提出的方法,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对傩面具进行高仿真三维渲染与管理,并完成了移动增强现实系统在安卓手机上的验证,满足了移动性、精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最具代表性的傩庙、傩舞和傩面具为基础,在红色旅游的推动下,利用现有傩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传统古村落日益成为了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但不合时宜的发展措施可能会给古村落旅游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本文以江西婺源古村落开发为实证对象,通过对游客进行实地调查、同类景区调查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旅游人类学理论,指出当前婺源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核心矛盾主要有古村落景观遗产的地方性要求与景观现代性的矛盾、古村落景观遗产的真实性与商业化氛围的矛盾等三方面;提出了"有远见地保护古村落遗产的地方性、建立真实性与商业性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保护式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三大对策,试图探寻一种能促使三大效益协调开发的方式与途径,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