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丙酮酸氧化酶方法在血清ALT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酮酸氧化酶法在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丙酮酸氧化酶氧化丙酮酸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和4-氨基比林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的原理.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达200U/L,与紫外酶偶联速率法比较,相关系数r=0.989,y=1.075x+1.031,n=80.结论: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大、灵敏、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合血站大批量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胶柬电动毛细管电泳(MEKC)法测定维生素B的含量,电泳缓冲液为2.0×10^-2mol/L硼砂-硼酸缓冲液(pH=8.4),含2.5%(V/V)甲醇及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电泳电压20kV和检测波长254nm的条件下,维生素B4具有最佳的迁移时间和峰形;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浓度、有机改性剂及胶束对维生素B4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B4在8.0×10^-7~5.0×10^-5mol/L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1.2×10^-7mol/L,RSD为2.24%,该法已成功用于药剂、血清和尿液中维生素Ba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胶柬电动毛细管电泳(MEKC)法测定维生素B的含量,电泳缓冲液为2.0×10^-2mol/L硼砂-硼酸缓冲液(pH=8.4),含2.5%(V/V)甲醇及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电泳电压20kV和检测波长254nm的条件下,维生素B4具有最佳的迁移时间和峰形;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浓度、有机改性剂及胶束对维生素B4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B4在8.0×10^-7~5.0×10^-5mol/L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1.2×10^-7mol/L,RSD为2.24%,该法已成功用于药剂、血清和尿液中维生素Ba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CA530凝血仪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以下简写为FBG)测定两种方法(Clauss法和PT-der法)的结果比较。方法:随机选取做凝血功能筛查的740例住院病人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FBG,结果以PT—der法测定值为准,按大于4.00g/L,2.00~4.00g/L和小于2.00g/L分为高值、中值、低值三组,对其作离散趋势分析,相关性检验及t检验。结果:演算值多数高于实测值,并且演算值越大,这个趋势越明显。t检验显示低值组P〈0.05,中值组P〉0.05,高值组P〈0.01。PT—der法FBG不同程度高于Clauss法FBG测定值,演算值在2.00~4.00g/L之间时,两法差异相对较小。对两种方法做精密度检查,Clauss法CV值明显小于PT-der法。结论:在用PT-der法演算值代替Clauss法的实测值出具报告时,应取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5.
颜志中 《杭州科技》1998,19(3):31-31
在应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时,不同试剂的PH值所排列的不同试剂通道序列,所检测的结果有差异,如合理的通道排列顺序就能有效地消除系统误差。作者对此作了试验,提出以下报告。1.材料和方法(1)试剂磷(P)试剂:IL公司试剂盒pH值为1.6测定方法:磷钥酸法。肌肝(Cr)试剂:长征公司试剂盒PH值为12测定方法:苦味酸法。钙(Ca)试剂:长征公司试剂盒pH值为12测定方法:邻甲酸酞酪合团法。(2)仪器:岛津CL-7O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标本来源:美国IL公司质控血清(LOtNO.N0211856简称A,LOtNO·NO211857简称B)。(4)…  相似文献   

6.
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5′端非编码区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特异性检测HCLV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最低拷贝数为45拷贝/μL,灵敏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4倍,在较广的范围内(4.5×10^1-4.5×10^6拷贝/μ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分别以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作为模板进行TaqMan RT-PCR扩增,未出现阳性信号:4个不同浓度标准品组内试验变异系数为1.90%~5.82%,组间试验变异系数为4.02%~5.69%:HCLV3个cDNA样本组内试验变异系数为3.72%~4.93%;组间试验变异系数为2.99%~4.02%.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能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HCLV,为HCLV疫苗的研制、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丙酮酸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壳聚糖C2位上活泼氨基与丙酮酸进行大分子反应,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合成条件,合成了带有高取代羧基、能溶于水的功能聚合物-丙酮酸改性壳聚糖(简称PCTS),研究了PCTS对Cu^2 ,Zn^2 ,Co2 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其对低浓度金属离子去除率分别达到100%,99.8%和40.5%,与壳聚糖、水杨醋改性壳聚糖相比,溶解性能和吸附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5′端非编码区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特异性检测HCLV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最低拷贝数为45拷贝/μL,灵敏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4倍,在较广的范围内(4.5×10^1-4.5×10^6拷贝/μ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分别以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作为模板进行TaqMan RT-PCR扩增,未出现阳性信号:4个不同浓度标准品组内试验变异系数为1.90%~5.82%,组间试验变异系数为4.02%~5.69%:HCLV3个cDNA样本组内试验变异系数为3.72%~4.93%;组间试验变异系数为2.99%~4.02%.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能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HCLV,为HCLV疫苗的研制、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IgG抗体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的方法。方法:采用间接两步法建立人风疹病毒IgG抗体的TRFIA分析方法,并对试剂盒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试剂盒的可测范围为5~1601U/ml,灵敏度为0.0921U/ml,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7.8%和105%;130份血样用本方法与进口的同类试剂盒同时检测,其相关系数为0.926。结论:本试剂盒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初步建立一种较简单而有效从市售酸奶中分离乳酸菌来发酵酸奶的分离方法,采用MRS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经革兰染色、葡萄糖产酸、接触酶和石蕊牛奶试验分离鉴定出乳酸菌.以正交法优化厌氧培养采用L9(3^3)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B2组合的改良MRS配方(葡萄糖8%,蔗糖1.5%,维生素B20.005%),并用来活化、扩大培养菌种,发酵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重度鱼胆中毒疗效。方法选取近5年来收治的24例患者,在内科一般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A组12例给予HD+HP治疗,B组12例单纯HD治疗,在进入多尿期后,减少血液净化次数,血肌酐(SCr)降至300/xmol/L以下,停止血液净化治疗。结果生化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肝功能(ALT)恢复正常的时问,少尿期持续的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治愈率等,HD+HP组均优于HD组(P〈0.05)。结论HP联合HD是治疗重度鱼胆中毒的更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玉树马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省68匹马玉树马的20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为:BK,(34.20±2.96)mmol/L;SK,(3.77±0.45)mmol/L;EK,(91.12±5.42)mmol/L;SNa,(133.79±4.34)mmol/L;SCI,(106.31±4.26)mmol/L;SCa,(2.74±0.13)mmol/L;SP,(0.99±0.25)mmol/L;ZnTT,(5.06±1.96)孔氏单位;TTT,(2.06±1.74)麦氏单位;ALP,(5.25±1.19)IU/L;AST,(213.62±35.73)IU/L;血清总蛋白,(80.15±4.72)g/L;血清白蛋白,(40.46±3.82)g/L;血清球蛋白,(39.69±4.66)g/L;A/G,1.04±0.21;血清蛋白组分(%):A(50.35±5.08),α1(3.23±1.32),α2(8.95±2.42),β(12.33±3.40),γ(25.14±4.34)。  相似文献   

13.
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主要研究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给药4d后,腹腔注射0.3%四氯化碳(CCl4),16h后取血、肝组织匀浆测定.结果:不同剂量的海带多糖均能阻止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能增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增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论: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海带多糖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CCl4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肝纤维化对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作为正常组(C组,n=6),另外一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n=14)。C组,饲普通饲料及自来水,每次腹腔注射2mL·kg^-1橄榄油,M组于实验第1天腹腔内注射50%CCl4(CCl4:橄榄油=1:1)诱导肝纤维化,每次2mL·kg^-1,每周3次,共6周。实验完备后称重、处死,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中的ALT和AsT活性,用RT—PCR技术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Fibroneetion、PAI-1和TGF—β mRNA转录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Ⅰ、Ⅲ型胶原蛋白、Fibronection、PAI-1、TGF—β转录水平同样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肝纤雏化与TGF—β信号通路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纤维化肝中表达量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脂肪肝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及脂肪肝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在拉萨市曲水县随机抽取359例机关干部进行体检;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测血清ALT活性单位;脂肪肝的检查采用彩色电脑超声诊断仪(Acuson-94043型,日本)进行诊断。结果:脂肪肝总患病率为10.6%(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4.5%,P〈0.01),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的患病率在40~49岁年龄组中最高;脂肪肝患者ALT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结论: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时被确认患有脂肪肝,因此每年健康体检中的肝功能、血脂及腹部B超等检查,对脂肪肝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TTC-CaCO3复合平板法筛选丙酮酸(盐)高产菌株,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丙酮酸(盐)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其产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丙酮酸(盐)液体发酵培养的最优维生素组合为盐酸硫胺素0.015 mg/L,烟酸9 mg/L,生物素0.020 mg/L,盐酸吡哆醇0.35 mg/L;最优提取条件组合为:萃取剂种类为磷酸三正丁酯,发酵液与萃取液体积比为1:2,提取温度为20℃,其中萃取剂种类、发酵液与萃取液体积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显著(P<0.05)丙酮酸(盐)发酵产物浓度及提取率均基本达到国内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波棱瓜子是常见的用于治疗肝病的藏药,疗效确切.前期研究表明,总木脂素是波棱瓜子抗肝损伤的有效部位,但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考察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对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一次性ConA(20mg/kg)诱发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造模8h后取血样和肝脏,考察不同剂量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各组小鼠脏器系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骨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生化指标活力或水平的影响;以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各组小鼠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可以降低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系数及血清ALT、AST、ALP活力,显示出较好的保肝作用.同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也可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NO水平和MPO、NOS活力,并减少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和GSH-Px活性,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波棱瓜子总木脂素还能抑制诸如TNF-α、IFN-γ、IL-4、NF-κB等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抑制肝脏炎症反应而发挥其保肝作用.病理观察结果也表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能减轻ConA对肝组织的损伤.结论: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建立猫疱疹病毒Ⅰ型( FHV-1) 抗体 ELISA 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样品中 FHV-1 抗体的检测。方法 培养猫肾传代细胞( CRFK) ,接种 FHV-1 病毒,制备 CRFK 正常抗原和 FHV-1 特异抗原,滴定山羊抗猫 IgG-HRP 和 抗原最佳工作浓度,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及精密性实验。结果 正常抗原、特异抗原和酶结合物最佳工 作浓度分别为 0. 05 μg /mL、10 μg /mL 和 1∶ 5 000; 正常抗原、特异抗原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 8. 7% 和 5. 8% ,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 11. 9% 和 6. 6% ; 检测灵敏度为 1∶ 6 400; 与猫细小病毒( FPV) 、猫杯状病毒( FCV) 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试验相对偏差小于 25% 。结论 建立的 ELISA 方法重复性、稳定性好,特异性、敏感性强,可用于猫 FHV-1 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4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诺和锐30(A组)和诺和灵30R(B组)治疗4周,以空腹血糖(FBG)控制在6~7mmol/L、餐后2h血糖(PPBG)控制在7~10mmol/L为达标.4周结束时两组均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1)24h血糖最低值(分布):血糖〈5.0mmol/L,A组95%发生于0~3Am;B组80%发生于0~3Am,13%发生于午餐前.(2)24h血糖最高值(分布时段):血糖〉10.0mmol/L,A组100%分布于午餐后;B组47%分布于午餐后,35%分布于早餐后,18%分布于晚餐后.两组血糖最高值及两组血糖〉10.0mmol/L分布于午餐后的百分比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72h动态血糖监测A组有4人共发生5次低血糖,B组有9人共发生14次低血糖.结论:(1)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的T2DM患者应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可较理想控制全天血糖.(2)动态血糖监测显示血糖漂移情况:A组漂移幅度比B组小;(3)A组早、晚餐后血糖控制优于B组,午餐后血糖稍差于B组.(4)A组发生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B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