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喷施“矮多穗”可缩短基部节间长度 ,增加茎秆充实度 ,提高植株抗倒力 ;喷施“矮多穗”后 ,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 ,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就不同喷肥量和喷施时期的应用效果看 ,适宜喷施时期为起身期 ,适宜用量为 5 0 - 10 0 g/ 6 6 7m2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基因型玉米为试材研究了遮荫等措施对单叶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为:1)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雌穗大小与单叶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大喇叭口期追N肥可适当减缓增密后叶片光合下降的程度,从而提高产量;3)瞬时遮光时或低温处理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若遮荫2周后恢复正常光照,则叶片光合速率表现增高,且自交系较杂交种增幅更大;4)人工去叶、去穗后,经过较长时间(37天)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3.
苟仁礼 《遵义科技》2006,34(1):44-45
玉米嗽叭口期、吐丝期是整个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需水需肥量较大,为了弥补旋肥量的不足,采用叶面喷施沼肥避免玉米孕穗期、籽粒形成期脱肥,预防玉米生长后期早衰现象,以期达到青杆成熟,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4.
15N示踪研究再生稻施用氮肥的吸收分配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稻-再生稻的15N示踪结果表明:①15N吸收率在头季稻成熟期为34.22%~43.09%,再生稻成熟期升至38.64%~55.75%.头、二两季一致趋势是促芽肥、保证芽肥早施高于迟施,促芽肥加发苗肥的高施肥量大于低施量.②再生稻成熟期15N在稻株各器官的分配是促芽肥加发苗肥的,头季收获物(穗和1节)平均为41.84%,再生稻株为45.26%,稻桩和根为12.90%;只施促芽肥的,则依次分别为76.81%,14.45%和8.74%.头季稻收获物在大比例带走氮的同时,提高了稻谷蛋白质的含量,并增加稻株含氮量、叶片光合强度、茎鞘干质量、根系活力等,促进了再生芽早生多发.③各施肥方式对再生稻的生育进程和经济性状均有明显的效应,以头季稻齐穗期施保芽肥加齐穗后23 d施促芽肥和齐穗后15 d施促芽肥加收后立即施发生苗肥的综合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SOD活性和VitC含量的变化与杂交水稻叶片抗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9及其父本插秧后第24天测定其叶片SOD活性,并在抽穗期对其叶片SDO活性及VitC的含量从始穗起每隔4天测定一次;试验结果表明:自始穗期第4天到12天,杂交水稻威优49的叶片SOD活 性明显低于其他抗早衰品种,而始穗第4天到第8天威优49叶片VitC含量高于抗早衰品种威优35,随后VitC呈下降趋势,说明生育期未杂交水稻叶片的SOD及Vit C水平变化与抗早衰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育中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光合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密肥试验,研究水稻生育中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光合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高峰苗期的总茎蘖数相当于适宜穗数的1.2-1.3倍,拨节能有效分蘖叶面积率为90%-93%,拨节至抽穗期茎蘖下降速率小,抽穗期在适宜叶面积下,有铲和高效叶面积率分别为90%-95%和75%-80%,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高,叶片的平均净光合大,抽穗后叶面积衰退慢,抽穗至成就期的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大,籽粒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在不影响玉米籽实产量的前提下,探讨了提前利用玉米秸秆青绿叶片的可行性.在大田玉米处于开花期和抽丝期的3个可辨识的阶段,对玉米穗位下叶片进行了不同数量的去叶处理.结果表明:去叶时间对产量影响显著,去叶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并且没有互作效应.在抽丝期雌穗花丝可见2~3cm时从穗位下去叶,去叶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特别是留8个叶片的处理与不去叶的处理产量对比差异不显著,此时去叶获得的青绿叶片其营养价值、消化率、代谢能都大于7月和8月份的羊草和收获后的干叶片.在开花后雌穗不可见时去叶,将引起严重减产.雌穗可见花丝不可见时去叶,不同处理对产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小麦穗分化期,叶片及幼穗的糖含量和转化酶活力的动态变化与小花分化数的关系。叶片中的酸性转化酶和总糖含量随小花分化总数增加而增加,还原糖则逐渐下降。幼穗中酸性转化酶较稳定,其酶活力和成熟时粒数显著相关(r=0.7488~x)。幼穗的总糖含量及幼穗鲜重随小花分化进程加快呈对数曲线上升。孕穗期穗中各部位糖含量和转化酶活力,自穗顶向下递减。  相似文献   

9.
天然芸苔素对延缓小麦叶片衰老的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0.5、2.0mg/L)天然芸苔素处理幼穗分化期小麦叶片,取倒二叶遮光处理,测定与衰老有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鲜(干)重均高于对照。质膜透性、膜脂过氧化水平则比对照低,并表现出黑暗中延缓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0.
SOD活性和Vit C含量的变化与杂交水稻叶片抗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水稻威优 35、威优 49及其父本插秧后第 2 4天测定其叶片SOD活性 ,并在抽穗期对其叶片SOD活性及VitC的含量从始穗起每隔 4天测定一次 ;试验结果表明 :自始穗期第 4天到第 12天 ,杂交水稻威优 49的叶片SOD活性明显低于其他抗早衰品种 ,而始穗第 4天到第 8天威优 49叶片VitC含量高于抗早衰品种威优 35 ,随后VitC呈下降趋势 ,说明生育期末杂交水稻叶片的SOD及VitC水平变化与抗早衰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以楚粳2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钵种植,研究硫酸钾镁作底肥对高原粳稻产量和一些生理性状的影响,设1g/钵和2g/钵试验两种施用量,单独施用或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设单施农家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钾镁肥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硫酸钾镁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减缓后期叶绿素的下降速度,并使SOD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抽穗后有较大的提高,在灌浆后期降低速度慢,达到了增强水稻渗透调节能力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了抗性,延缓叶片衰老。在生产上建议每667m2用钵硫酸钾镁肥20kg和腐熟的农家肥1500kg配合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田中。  相似文献   

12.
在两个肥力水平下,研究杂交种的敏感度,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库源性状与单株粒重关系,并对杂交种耐肥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铁单12、吉单180、农大108等在高、低肥条件下均有较高产量,敏感度较低,适用高肥投入地区,也适用于贫瘠土壤的地区.在高肥条件下,选育杂交种应选育茎秆粗状、植株较高、穗粒数多、百粒重大的品种,并适当限制其穗位高,限制其秃尖率.低肥条件下,注意选育穗较长、穗粒数多、茎秆粗壮、干重较大、叶面积较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北干旱区优质饲草料不足、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以中科1号羊草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在干旱区自然降雨条件下探讨不同微肥对羊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配施微肥可增加羊草干草产量,增产效果为硼(B)铁(Fe)锰(Mn)钼(Mo)锌(Zn),其中施用B和Fe肥分别较单施氮磷肥(CK)增产11.8%和11.2%;施用Fe和Mn肥使羊草叶片长度分别增加4.9%、13.5%.施用B肥后穗数增加8.5%,穗长增加28.6%,种子产量均增加17.5%,施用微肥亦可增加羊草粗蛋白含量,其中Fe、Mo肥增加幅度最大,较CK分别增加4.52%和3.14%.拔节期增施B肥可显著提高羊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建议干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密肥试验,研究水稻生育中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光合生产的关系. 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高峰苗期的总茎蘖数相当于适宜穗数的1.2~1.3倍,拔节期有效分蘖叶面积率为90%~93%,拔节至抽穗期茎蘖下降速率小,抽穗期在适宜叶面积下,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分别为90%~95%和75%~80%,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高,叶片的平均净光合大,抽穗后叶面积衰退慢,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大,籽粒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于1993年以扬麦5号为材料,通过盆载方式,分析了高温和肥料处理对小麦花后籽粒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高温能降低叶片光合强度,加速叶片衰老;籽料形成期高温明显减少每穗粒数,灌浆期高温显著降低最终粒重;低速高温加速衰老,而高肥级缓解高温引起的伤害;高温和不同肥料处理并不发迹同一穗中不同粒位间粒重的分布和胚乳细胞数的分布现象;花后14天前高温促进籽粒胚乳细胞数的增加,而14天后高温则有抑制籽粒胚  相似文献   

16.
太得肥用于棉花拌种和拌种加蕾期、花铃期喷洒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太得肥拌种加蕾期和花铃期喷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其次为太得肥拌种加花铃期喷洒、拌种加蕾期喷洒和太得肥拌种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以上太得肥不同的使用方法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扬麦158是春性较强的大穗大粒型高产小麦品种,运用小麦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技术,能充分发挥该品种高产潜力。在里下河地区400公斤产量结构,常年有效穗26-28万,每穗实粒38-42粒,千料重40克以上。为实现叶蘖重一系列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其优化调控技术为:在箱降前后适期早播;群体起点降到8-12万;增加有机和磷钾肥用量,亩施纯氮17公斤左右,拔节肥和穗肥分别亩施尿素5-7.5公斤和7.5-10公斤  相似文献   

18.
虾壳经盐酸和氢氧化钠处理,高锰酸钾漂白,制得几丁质,几丁质经50%NaOH处理,获得脱乙酰几丁质,制得的脱乙酰几丁质能溶于3%醋酸中。植物离体叶片经不同浓度脱乙酰几丁质处理,用电导法和染料结合法,分别测定细胞中电解质和蛋白质的外渗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脱乙酰几丁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脱乙酰几丁质能使多种植物电解质的外渗量增加,脱乙酰几丁质的浓度愈大,处理的时间愈长,则外渗量增加愈显著。易染赤霉病的小麦品种比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叶片电解质的外渗量增加。外渗量的增加与脱乙酰几丁质的浓度及处理的时间有关。叶片中蛋白质的外渗与电解质的外渗情况相似,易染病的品种比抗病的品种,蛋白质的外渗量增加70%-80%。脱乙酰几丁质处理,使抗病品种叶片中脱乙酰几丁酶的活性增加40%-60%。在同样条件下,不抗病品种酶的活性变化不大。文中对所得结果与植物抗病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主推种康青3号 、肚里黄、北青1号为材料研究了青稞的分蘖特性,成穗规律。稀播条件下,青稞分蘖力强,单株分蘖5.8个,成穗3.95个,叶蘖同伸关系符合“n-3”规律;单株分蘖和其成穗数与单株产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量呈负相关,与播种期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并受品种分蘖特性的影响,晚熟品种分蘖较多。根据研究结果,生产中应充分利用利用青稞分蘖力强的特点,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重施底肥,早追分蘖肥,增加分蘖优穗,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青稞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穗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大穗小麦品系幼穗分化进行了2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大穗小麦幼穗分化速度快,比对照品种提高19.46%和22.82%;单棱分化时期短,比对照品种少42.5d,降低40.96%;进入二棱期早且二棱期长,比对照品种早50~86d,增加25.7d;护颖分化期和小花原基分化期比对照品种增长5.5d和5.7d,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药隔分化期差异不大。其中,幼穗分化速度快是决定大穗小麦具有较多小穗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