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比较针刺组、中药膏剂组以及针膏红外组对湿热型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湿疹入院就诊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收集湿热型慢性湿疹患者共计96例,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32例采用传统针刺治疗,中药膏剂组32例运用一系列中药组分的膏剂治疗,针膏红外组32例同时运用针刺、中药膏剂、红外线治疗.结果:治疗后在临床疗效、血清标志物(IFN-γ、IL-4)含量检测、皮损面积指数、心理评分比较等方面,针膏红外组均优于针刺组、中药膏剂组(P均<0.05).结论:针对湿热型慢性湿疹患者,针刺结合中药膏剂、红外线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烫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制剂,以提高中药治疗烧伤的疗效,为中医外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观察“烧伤涂膜剂”(院内制剂)治疗Ⅱ°烧伤的疗效,并与“湿润烧伤膏”(市售中成药)作对比.方法:Ⅱ°烧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创面常规清创消毒后,涂烧伤涂膜剂,对照组按药品说明书涂湿润烧伤膏,结果:治疗组治疗Ⅱ°烧伤在愈合天数,控制感染、渗出,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制剂,以提高中药治疗烧伤的疗效,为中医外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观察“烧伤涂膜剂”(院内制剂)治疗Ⅱ&#176;烧伤的疗效,并与“湿润烧伤膏”(市售中成药)作对比.方法:Ⅱ&#176;烧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创面常规清创消毒后,涂烧伤涂膜剂,对照组按药品说明书涂湿润烧伤膏,结果:治疗组治疗Ⅱ&#176;烧伤在愈合天数,控制感染、渗出,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涂膜剂治疗Ⅱ&#176;烧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分别应用复方中西药乳膏和湿润烧伤膏治疗各度烧伤,疗效对比分析显示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并以中药加激素配合加压疗法防治增生性瘢痕,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6例接受放射期间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2例使用湿润烧伤膏为治疗组;14例采用雷佛奴尔纱条为对照组.结果:湿润烧伤膏能控制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感染,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渗出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能明显缩短2级以上皮肤损伤的愈合时间.结论:湿润烧伤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宫颈LEEP刀术后美宝湿润烧伤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至2011年7月确诊为宫颈中、重度糜烂患者95例。随机分成两组,宫颈LEEP刀术后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组48例,单用Leep刀治疗组47例,观察两组术后宫颈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宫颈LEEP刀术后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愈合时间短,阴道排液量少,出血时间短,感染率低。结论:宫颈LEEP刀术后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散风解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是中医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辩证原则。据此,笔者研制了中药膏剂,经对1321例流腮患者的治疗观察,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ejeune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为基础,研究中医诊疗中的多关系主题模型,提出一个症状-中药-治疗-诊断方法(symptom-herb-therapies-diagnosis topic,SHTDT)模型,用于提取中医临床数据中的症状、中药、治疗方法和诊断的主题结构.参数推理采用Gibbs抽样,根据主题间平均相似度,确定最佳主题数.实验中采用SHTDT模型可以预测给定症状的患者的主题分布、中药、治疗方法及诊断结果,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中医临床诊疗规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统计工具.  相似文献   

9.
中药巴布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药巴布剂的研究现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理毒理、优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中药巴布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贴膏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巴布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药物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能显著地改善药物理化性质。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中。文章综述中药β-环糊精的包合物的黼备方法及其应用,旨在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紫草膏,观察其治疗5-氟尿嘧啶所致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直肠癌术后存在Ⅱ度静脉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紫草膏治疗组和硫酸镁治疗组,每组各40例。分别应用紫草膏和硫酸镁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结果:紫草膏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95.0%,治愈时间为3.8±0.7d,患者无论治愈率还是治愈时间比较优于硫酸镁治疗组。结论:紫草膏治疗化学性静脉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高端中医在临床应用的实践研究是全面认识中医在特殊医疗环境从系统性入手进行医疗诊治的新视角。中医文化的价值已经在千百年的传承中被国人乃至全世界广泛认知,但是大部分临床案例是基于经验的而非系统的研究,中高端医疗服务对特殊疾病还存在诸多问题。从中医文化价值体系入手,明确当前高端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意义,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对中医临床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寻求高端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认同和认知,为中医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我院换药室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Ⅱ°创面的治疗体会.表明应用该品后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有利于上皮细胞生长.平均愈合时间用该品创面为10.11天,对照创面为14.87天,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该品有明显的促进烧伤创面愈合作用,而且对于新鲜浅度创面彻底清创后使用该品可一期愈合,减少了病人需要反复换药所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并且价格适中,病人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4.
采用豚鼠36只,人工致成6%大小面积Ⅲ度背部烫伤。创面涂布经培养的绿脓杆菌菌液1×109/mL造成烫伤后创面绿脓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设空白组、烧伤湿润膏组、保痂生肌膏组,分别在伤后观察了4天痂组织部坏死状况,痂下菌量动态变化,空白组菌量持续上升。保痂生肌膏组在抑制绿脓杆菌与烧伤湿润膏组比较4天的p值分别为p<0.01、p>0.25、p<0.0005、p<0.0005。以后两组治疗继续用药,空白组涂生理盐水,三组动物第8天剖杀取心血、肝脾组织进行绿脓杆菌定性测定,其效果依次为:保痂生肌膏、烧伤湿润膏、空白组。并检验了126例烧伤病例,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医研究的深入进行,促使中药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在骨质疏松上的应用更加普遍。本文首先介绍了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中医病机、辨证施治方法,然后分析了黄芪多糖的药理作用,最后阐述了中药黄芪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和实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1990年12月至1995年10月,我院应用自制的中药制剂结痂酊治疗二度烧伤创面283例取得满意满意效果。抑菌实验证实结痂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力及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抗菌能力。认为结酊是一种明显抗菌消炎、收敛生肌作用及应用安全、方便的烧伤外用药。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实验性质很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在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院校相关专业的特点,从选择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更新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以期为中医院校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HPLC法对中药橡胶膏剂东乐膏进行了分离、分析,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条件:HypersilODS2色谱柱(4.6mm×250 mm,5μm),甲醇+1%醋酸(体积分数)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该方法简便、稳定、重现性好,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展学孔  马小花 《甘肃科技》2007,23(3):211-212
介绍中药肉桂的近现代临床配伍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并进行临床应用情况的相关收集、整理与总结.结果:中药肉桂在临床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结论:中药肉桂通过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可以发挥不同的防病治病的作用,在临床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立足当前中医、针灸理论建设与临床发展实际,分析了针灸、中药内服理论与方法的差异及二者结合的优势。分析表明,针灸和中药内服在切入方式、效应机理、辨治视角等多个方面均有不同,二者联合应用能补充彼此之不足,具有较大临床优势;药物外治法是针药结合的重要研究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