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膜(微滤和超滤)完整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完整性检测方法和间接完整性检测方法。针对两种常用方法浊度检测和颗粒计数检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颗粒计数法具有可连续在线监测、灵敏性高等特点,建议作为膜完整性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约束条件下的人脸检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度量和部件模型的人脸检测方法。在部件模型为基础的检测方法中引入显著性理论,融合正面、左侧面、右侧面的三种平面外旋转姿态下的信息,生成完整有效的人脸显著图,并用于人脸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生成的人脸显著图能够更有针对性描述人脸区域,并且本文人脸检测方法相较Viola Jones人脸检测方法和基于部件模型的人脸检测方法有更高的检测率,运算速度相较原基于部件模型的人脸检测方法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油中微水检测方法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外非在线检测到在线检测微水的方法原理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尤其对变压器油中微水检测总体方法进行了客观评价,指出目前在线检测准确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指出变压器油中微水检测方法的建立要考虑4个方面,即检测方法的复杂性、检测设备的灵敏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检测方法及仪器推广的经济利益,并认为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新型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现有的5种无损检测方法,检测内容主要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内部缺陷,包括夹杂、空隙、脱层等,分析5种检测方法的适用领域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5种检测方法中,微波无损检测方法,由于采用空气耦合,不需要耦合剂,故不会对检测材料造成污染,且微波检测方法能对其进行非接触式检测,可以实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快速扫描检测。提出利用微波技术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无损检测是无损检测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其理论模型的建立、检测参数的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突发信号检测中能量检测方法检测概率低、循环平稳检测方法计算复杂等问题,为提高检测性能和处理实时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信道突发信号的低复杂度联合检测方法.该方法依据初始能量检测的判决结果,对可能存在突发信号的频谱集合采用了一种频域简化的循环平稳检测方法,并依据判决流程给出了与传统方法在检测正确率和运算量上的对比函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检测方法可有效提高突发信号的检测概率并降低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螺栓连接结构在工程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螺栓在长期使用中容易产生松动,造成系统结构破坏,因此对螺栓松动情况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螺栓松动检测是结构健康检测领域的重要问题,首先综述了螺栓预紧力测量和螺栓松动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法兰位移的螺栓松动检测方法。将螺栓松动的检测方法分为离线检测和在线检测两大类,共介绍了6种螺栓松动检测方法,对每种方法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理论原理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这6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它们应用于风力发电机螺栓松动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机组运行的实时信息以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概率计算的故障检测方法。该故障检测方法模拟运行人员的故障检测过程,首先根据运行规程和运行经验得到基本故障检测知识,然后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得到精确故障检测知识,再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实时数据实现运行故障检测。为减少故障检测的漏报和误报,提出了该方法故障检测知识的自适应学习策略。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故障检测方法具有鲁棒性强、检测灵敏、知识获取容易和易于模块化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构成基于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通用故障检测软件包。  相似文献   

8.
常规质量检测方法存在法向量参数不完整的问题,导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低,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改进蛙跳算法的公共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根据公共建筑的主体结构特征,利用改进蛙跳算法获取结构法向量参数,确定子簇数据集与复合类样本数据的阈值,聚类公共建筑主体结构数据集,按照合理有效的检测标准,计算检测速度设置质量检测模式,实现公共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设计。为了测试此次设计的质量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两种常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一致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的质量等级条件下,此次设计的质量检测方法,其质量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均值,比常规检测方法 1高出13.191%,比常规检测方法 2高出15.191%,证明融合了改进蛙跳算法的公共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分析现有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数据的获取及检测方法上。据此,提出了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就是紧紧抓住入侵检测的本质问题,从对象分类入手,给出了一个协同入侵检测模型,描述了该模型的各个部件。设计了入侵事件检测代理及融合中心,重点阐述了如何应用场景与自动机技术,将检测一个入侵的方法扩展到检测一类入侵的问题,对可序列化的攻击,文章提出的检测方法能检测其变种攻击。实验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活性的检测方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检测活性污泥活性的三种方法,ATP法、耗氧量法和脱氢酶活性法。对每一种方法介绍了其原理、测定方法和影响测定的因素。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工作中可以根据检测条件和检测要求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小鼠鼠痘病毒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鼠源性生物制品的检测。方法根据鼠痘病毒基因组序列中保守的crmD片段设计一对引物,建立鼠痘病毒PCR检测方法;人工感染20只小鼠,对其肝、脾、肾、脚掌及血液采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提取鼠源性生物制品中DNA,采用该方法检测其是否存在鼠痘病毒。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到稀释至10-5感染鼠痘病毒的细胞,在BHK21细胞和牛痘病毒中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段;该方法可检测出人工感染小鼠不同组织中病毒DNA;在鼠源性生物制品中未检测出鼠痘病毒DNA。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应用于染病动物组织及鼠源性生物制品中鼠痘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役油气管道腐蚀失效的现状,建立基于Pcorrc承载能力模型的管道可靠性计算方法,利用蒙特卡洛计算方法计算不同时期管道腐蚀可靠性.引入贝叶斯方法建立在役管道腐蚀检测可靠性分析模型,通过计算给出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周期,经计算管道在运行至20~40年内需要重点检测维护,在有效检测条件下,管道的再检测周期为10年左右.该方法对管道腐蚀检测方法与检测周期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由软件代码缺陷引起的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通过对静态分析技术以及静态检测工具的深入研究,针对当前静态检测工具误报率、漏报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个多策略的软件代码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平台一方面综合运用多种静态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对比单个检测工具降低误报率,扩大检测覆盖率;另一方面,对确定性不高的静态检测结果进一步进行动态检测,不但降低静态检测的误报率,而且还能发现静态检测技术检测不到的缺陷,降低漏报率。实验结果证明,多策略检测方法是一个有效的软件漏洞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兔泰泽病原体检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泰泽病原体的16S rRNA序列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对引物和探针浓度进行了优化,并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使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并与已报道的套式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了能够特异检测泰泽病原体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8 copies/μL,不与SPF级实验动物必须排除的多种细菌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3%,重复性良好。对7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阳性样品检出率高于套式PCR检测方法。结论 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兔粪球样本中泰泽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中,入侵检测引擎的设计是关键。当前检测引擎设计有两种主要技术,一种是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入侵检测技术,另一种是基于规则/特征的检测方法,但它们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鉴于此,提出了协议分析加命令解析的检测引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孤岛检测是光伏发电系统必需的功能,既要快速的检测出孤岛效应,同时也要减少不良的影响。本文分析有源孤岛检测方法和无源孤岛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论述每种方法的检测盲区,适用范围以及对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哈达玛变换的LTE辅同步信号检测方法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TE系统中辅同步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大的问题,根据辅同步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哈达玛变换的检测方法。详细推导了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实现复杂度与常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本方法能够降低90%计算量的结论。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本方法在白噪声环境下能够和常规检测方法获得相同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改善输油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 概述了目前一些常用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如直接检测 法、 负压波检测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等。 分析了这些检测方法在应用时的优缺点。 然而, 随着对输油 管道泄漏检测要求的提高, 这些检测方法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同时, 将深度学习引入了 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中。 深度学习是在神经网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它在许多方面上的应用弥补了该应用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存在的不足。 其中, 深度学习已经在图像和语音识别应用中取得了成功。 这些情况为以后 将深度学习应用于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提供了部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检测仅使用单一极化检测器进行一次判决而造成检测率较低的问题,给出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将功率最大合成检测器、极化白化滤波检测器和最优极化检测器融合使用,用前一种检测器的输出来优化后一种检测器的输入,且通过迭代不断优化检测结果。为比较不同目标检测方法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准则,该准则规定对一幅SAR图像每种检测方法都取出相同点数的检测结果,虚警点少的方法性能好。实验表明:新目标检测方法在性能上优于其他方法;以该准则来比较不同极化SAR图像目标检测方法的性能简单易行,结果合理直观。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志贺氏菌PCR检测方法。根据志贺氏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ipa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本方法特异性高,均能检测出志贺氏菌属的4个种,整个实验过程8~10h完成。建立的方法可用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