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解雅玛里克山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特征,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雅玛里克山对柳树林、草地、榆树林、果园、白杨林、荒地等6种不同生境中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手拣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并对其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大型土壤动物1 730只,隶属于3门6纲19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Hyme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和直翅目(Orthoptera),占总捕获量的39.08%,其余17个类群为常见类群,占总捕获量的60.92%.在不同生境中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都不同,个体数量依次为:草地>果园>柳树林>榆树林>白杨林>荒地.类群数依次为:果园>柳树林和白杨林>榆树林和草地>荒地.在不同生境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标之间存在差异,多样性指数依次为:柳树林>果园>白杨林>榆树林>草地>荒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柳树林>果园>白杨林>榆树林>草地>荒地.优势度指数依次为:荒地>草地>榆树林>白杨林>果园>柳树林.该山区地表植被和土壤含水量可能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2011年4—9月对新疆尼勒克县苏布台乡黑土、黑钙土、风沙土及盐碱土等4种类型农田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4 340只,隶属于3门9纲16目(18类),其中真螨目、膜翅目、弹尾目、寄螨目和鞘翅目幼虫等5类为优势类群,占总个体数的69.55%.直翅目幼虫、等足目、双尾目、正蚓目、垫刃目、鞘翅目成虫、半翅目、蜘蛛目及直翅目成虫9类为常见类群,占总个体数的27.30%.倍足目、革翅目、蜈蚣目、盲蛛目4类为稀有类群,占总个体数的3.13%.4种土壤类型农田中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个体数在秋季最多、夏季次之、春季最小.土壤类型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组成影响很大,4种农田土壤类型的土壤动物数量依次为黑土、黑钙土、风沙土、盐碱土.土壤含水率、pH值及地温对农田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及群落组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在洞庭湖环湖丘岗区选取茶林、竹林、阔叶林和真阅混交林4个样地每月固定时间对其大型、中小型干生土壤动物分别取样.全部调查共获得的土壤动物31298只、30类分别隶属于4门13纲129目.按平均数量及其稳定性排序,等翅类、膜翅类、双翅目幼虫、鞘翅目幼虫类群最重要.4个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排序为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均匀度指标变化呈正相关,与优势度呈负相关.Jaccard 系数(q)表明,4个土壤动物群落彼此间类群组成相似性极高;4个生境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均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以冬、春二季最丰富,夏季最少,季节波动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大型土壤动物在城市土壤污染指示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南部林地、公园、居住区、耕地及草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大型土壤动物调查,采用手拣法野外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应用个体密度、类群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等指标,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517只,分别录属于三门七纲十七目64科。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大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类群数和多样性等指标存在差异,其中耕地和草地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明显碱少;植物群落类型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有一定影响;大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0~5cm土壤层,生境地表植被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个体密度及多样性指标等的影响明显.此外,地表植被、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污染程度是引起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7年8-10月对张掖市清水灌溉区和污水灌溉区两种生境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398个,隶属4门9纲18目.其中清灌区有474个,污灌区有924个.在污灌区土壤动物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常见类群有双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真蟎目、等翅目、缨翅目、涡虫、盲蛛目、鳞翅目、虫齿目、蜘蛛目、鞘翅目幼虫,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本文旨在对张掖市污水灌溉区土壤动物群落及其结构进行研究,阐明土壤动物的组成、结构和数量与污水灌溉的关系,揭示污灌区与清灌区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的不同及污水灌溉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7种生境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538只,隶属于3门7纲11目.分析表明:优势类群为蚁科和线虫,常见及较常见类群为鳞翅目、蚯蚓、鞘翅目、马陆、鳞翅目(蛹)、蛴螬、蜘蛛目、鼠妇,其余5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及类群数以城市道路绿地最多,废弃荒地最少,说明人为干扰较小的生境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类群数较多.多样性以河边人工灌丛沙地最高,菜地最低,这与河边人工灌丛沙地营养丰富,菜地施用化肥、农药有关.菜地与废弃荒地的相似性极高,说明其群落组成相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洛川苹果园夏季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并为进一步开展陕北经济林地区土壤动物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利用对角线五点法采样法和国际通用的手拣法对洛川苹果园示范园和常规园大型土壤动物进行采样。共获得动物134只,隶属4门6纲9目。优势类群为咀刺目、正蚓目、鞘翅目;常见类群为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柄眼目等。其中咀刺目、正蚓目、鞘翅目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7.31%、28.36%、12.69%,共占总捕获量的78.57%,构成了群落的主要框架。在洛川苹果园示范园和常规园中,大型土壤动物的表聚性比较明显;示范园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常规园,但个体数和优势度指数低于常规园。由此可知,示范园土壤动物群落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类群数量分布均匀,显示了大型土壤动物对不同果园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8.
延安市枣园土壤昆虫组成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3月、6月、9月、11月,对延安市三个枣园样地的土壤昆虫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获大、中、小型土壤昆虫1517只(包括螨类),分属于10目(包括蜱螨目).结果显示:弹尾目、蜱螨目为优势类群;鞘翅目成虫、膜翅目、鞘翅目幼虫、双翅目幼虫为常见类群.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在季节上呈现夏、秋、春、冬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11月对金华市市区北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水稻田(P)、菜园(K)、果园(O)、无植被荒地(W)、苗圃(N)、庭院(Y)和草皮绿地(L)7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地中取样,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1 052只,隶属3门8纲19目.研究发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优势类群为近孔寡毛目、膜翅目和双尾目,常见类群为蜘蛛目、正蚓目、等足目、柄眼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分析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同时,对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全K含量和速效K含量与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样方法,对松嫩草地和小兴安岭森林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研究区10个生境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组成具有显著差异.松嫩草地优势类群为辐螨亚目、蚁科和长蝽科,小兴安岭森林为甲螨亚目、线蚓科和节跳虫科.常见类群松嫩草地和小兴安岭森林分别为12和11类,仅革螨亚目和双翅目幼虫为两研究区共有;稀有类群分别为53和50类,仅19类为共有.松嫩草地和小兴安岭森林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没有明显区别.对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反映了生境环境条件的差异.森林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与草地生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