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2005年9月对吴淞口至九段沙下沙近海水域的水体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结果表明,此调查区域共有浮游植物70属135种.其中硅藻种类最多,共42属82种,占总种数的60.8%;绿藻门14属24种;其他藻类14属29种.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表现为:从吴淞口至江亚南沙段较低,九段沙上沙、中沙段显著高于其他采样点,在九段沙下沙近海水域出现了急剧下降的趋势.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Cleve)是调查区域的优势种,其数量占浮游植物总数量的平均百分比达到了71.8%.作者还对该区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黄石磁湖富营养化水平现状,2013年4月对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111种,隶属7门54属,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47.76%;蓝藻门种类数次之,占总种类数的20.72%;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约为31.530×106个/L,其中以硅藻门和隐藻门数量最多,各占水体中浮游植物整体平均密度的32.50%和31.10%。基于浮游植物密度、优势种、污染指示种、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2-2002)综合评价,磁湖水体污染较严重,属于中至富营养状态,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Ⅲ~Ⅳ类水质标准。通过分析磁湖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并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磁湖的水生态环境管理与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监测,系统分析了一年的镜湖水质状况,并采用粗糙集模型分析了造成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镜湖富营养化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总磷因子对镜湖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最大为35.12%,表明总磷是镜湖水体富营养化限制性元素;其次为总氮、叶绿素a,透明度的贡献率依次递减,而溶解氧几乎没有.TLI(∑)数值除6月份49.79以外,其余均在50以上,最高达到10月份的63.83,镜湖水质总体上有从轻富营养化向中富营养变化的趋势.最后进行了相关讨论,并对镜湖的富营养化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镜湖位于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中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湖泊。此项目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对镜湖中浮游藻类进行调查,分析了浮游藻类的分布规律及优势种的组成,并对镜湖水质进行基本评价。结果得到镜湖有浮游藻类10种,隶属7门41属。绿藻、硅藻占有较大优势。最后基本判定水体属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镜湖水质富营养化的初步研究,表明镜湖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提出了治理的初步措施  相似文献   

6.
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对和睦湿地浮游植物进行季度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优势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结果为: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101种,隶属于8门20目36科61属,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以绿藻门种类数最多(34.65%),硅藻门其次(22.77%),裸藻门(21.78%)也占较大比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调查周年内变化范围为17.47×106~41.55×106个/L ,全年细胞丰度平均值为27.99×106个/L .全年 M argalef 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Weaver 指数和 Simpson指数分别为0.60~1.68、0.59~0.81、1.21~2.51和0.62~0.86.Pearson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TN、COD、pH和温度是驱动和睦湿地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2年5~9月滇池9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在ACCESS数据库中编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代码,得到滇池浮游植物种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的支持下利用数据插值、栅格图形加权平均和数学运算模型等空间分析手段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就滇池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而言,在个体的数量上蓝藻门占绝对的优势,但就种类组成来说,绿藻门占了47%左右,硅藻门占31%,蓝藻门占18%。滇池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5月份最高、9月份其次,7月份最低。滇池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生物多样性阈值在空间上的变化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四种人工养殖的微藻和天然海区浮游植物光合固定的颗粒有机碳(PO~(14)C)及藻细胞释放的溶解有机碳(DO~(14)C),得到浮游植物释放的DOC约占总光合固定碳的10%,实验发现:DOC%与藻细胞密度密切相关,光合作用速率的校正系数(a)与细胞密度(ρ)的指数关系为:a=3.03ρ~(-0.437s),由此可直接校正光合作用速率。  相似文献   

9.
滇池浮游植物种类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道2001~2002年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的调查结果.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7种及变种.隶属于6个门.其中绿藻门有50个种及变种,占总种数的47.2%;硅藻门有33个种及变种,占总种数的31.1%;蓝藻门微囊藻属的浮游植物在上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占总数量的84.27%.滇池浮游植物群落是一个蓝藻占绝对优势的蓝藻-绿藻型.浮游植物小型化趋势明显.浮游植物种类在夏初和春天种类较多,秋冬季较少.浮游植物物种的平面分布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对北麂列岛附近进行水质、沉积物和海域生态环境现状(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一类海洋功能标准,水质中无机氮和磷酸盐严重超标,锌部分站位超标。浮游植物45种,以硅藻类为主,占88.4%。大型浮游动物26种,以桡足类为主,占34.6%。大型底栖生物11种,以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主,各占45.5%。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  相似文献   

11.
拉市海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初级生产力和鱼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拉市海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包括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种类密度及生物量,对于评价该湖泊的水质现状及对其的保护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调查共发现133种浮游植物及62种浮游动物,定量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758000cells/L和29500ind/L总生物量分别为13.36mg/L和2.24mg/L。其中硅藻、绿藻和轮虫,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种群个体数均占有绝对优势,说明拉市海水体属于寡污染型。此外,文章还测定拉市海水体初级生产力,同时对鱼产潜力进行估算。得到该水体浮游植物平均总产氧量为1.02mg/(m^2·d),湖泊总鱼总产力为390.39kg/hm^2。虽然该浮游植物产氧量较低,但从整体角度上看却是适宜的,即浮游生物在该水体中的种类和数量与其水体自身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上海淀山湖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淀山湖是上海市最大的淡水湖泊和主要水源地.自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对淀山湖进行了4次浮游植物的调查采样,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68属160种(包括变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有36属99种,占全部种类的61.88%;其次为硅藻门,有18属31种;裸藻门有3属15种;蓝藻门有4属7种;隐藻门有2属3种;甲藻门有2属2种;金藻门有2属2种;黄藻门有1属1种.并对该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优势种、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巢湖水质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1987~2003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Matlab软件,分析了巢湖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相关分析表明,TP与TN、CODCr与TP和TN、浮游植物生物量与Chl-a和TN之间均有较好的正相关,而SD与TP、TN和CODCr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TP、TN、CODCr、SD、Chl-a及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巢湖水质的主要因子,磷是巢湖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子,TP、TN、CODCr及浮游植物生物量共同决定了水质的SD。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输入的氮、磷以及有机物,对巢湖富营养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80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5年、2006年等年份对红枫湖的调查资料,总结了过去26年来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优势种类、多样性指数等的主要变化: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在26年内由每毫升几百个增为几万个,夏季为藻类数量的高峰期,蓝藻数量始终占优势,绿藻和硅藻数量变化不大。种类上始终以绿藻和蓝藻占优势,硅藻次之,藻类种类趋于小型化。以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学变化作为主要指标,对红枫湖水库的富营养化过程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红枫湖水库26年来的富营养化过程是贫营养至中度富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污染过程是轻污染至β-中污染之间—中污染—重污染状态变化,近年红枫湖水库水体有向中污染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东湖3个采样点的TN和T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东湖Ⅰ、Ⅱ站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和春季,Ⅲ站生物量的最高值则出现在夏季。相对于东湖较高的营养盐含量,其浮游植物生物量相对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东湖较高密度的滤食性鲢鳙鱼的摄食作用抑制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升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东湖较低的透明度使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光照的限制。由于受到滤食性鱼类摄食、较高的营养水平以及较低的透明度的影响,东湖的浮游植物主要由隐藻、真蓝裸甲藻、小环藻和直链藻以及小型的绿球藻和蓝藻所组成。  相似文献   

16.
龙虎泡秋季浮游生物组成及渔产潜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虎泡秋季浮游生物共计35个种属,其中浮游植物19个种属,浮游动物16个种属,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597×10^4ind/L,生物量14.6254mg/L,浮游动物数量537.40ind/L,生物量4.9551mg/L,由此推算全库总渔产潜力为5015925.71k,总放养量30630210尾.  相似文献   

17.
于2019年1月、4月、7月和10月在淀山湖共开展了4次水质及浮游植物调查,构建了淀山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来评价淀山湖水生态健康状况.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值法的划分标准来确定参考点与受损点,将19个应用广泛且入选率较高的指标作为侯选生物指标,并对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组成淀山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的5个参数:硅藻物种数、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绿藻密度百分比、隐藻密度百分比和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应用P-IBI对淀山湖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从整体来看淀山湖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处于健康、亚健康和良状态的点位分别为1,8和3个;春季和冬季处于亚健康状态,夏季和秋季处于良状态. P-IBI与水体透明度(S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a(Chla)和总磷(TP)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滇池外海选取8个样点, 调查分析主要的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并识别其相关关系。在滇池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49 属84种, 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数最多, 占59.2%, 其次是蓝藻门, 占16.67%, 硅藻门占5.95%; 全年蓝藻门占优势, 春季隐球藻(Aphanocapsa sp.)占优势, 其他季节微囊藻(Microcystis sp.)占绝对优势。研究结果表明: 1) 藻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不一致, 与藻类组成的季节演替以及不同藻类的生物量大小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2) 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较小, 季节变化不显著; 3) 藻密度和生物量与TP正相关, 与 NO3-和N:P负相关; 而H与TP负相关, 与NO3-和N:P正相关; 4) 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关键因子, 滇池最重要的优势种微囊藻的密度和生物量与pH、NH4+和TP浓度正相关, 与NO3-、N:P、TN、DOC和TOC的浓度负相关。推测除环境因子外, 绿藻、硅藻等优势度较小的藻类受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如种间竞争和捕食等), 掩盖了环境因子对藻类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包河浮游植物群落调查,1987年共检出163种,分隶于67属、8门;藻总量年平均达42678.7×10~4个/升(细胞数,或个体数为38071.9×10~4个/升);以绿藻占绝对优势,在湖区各样点群落组成中均居各类群之首,其中小球藻(Chlorella spp.)为优势种;其次为蓝藻,其平裂藻(Merismopedia sp.)可为亚优势种。根据藻类数量、生物量及指示种评价,该水体已受到α—中度污染,属绿藻、蓝藻型α—富营养型湖泊,与理化指标评价结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