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学者在实验中发现,肾上腺素不但能引起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还能引起心率减慢.Михалева认为肾上腺素引起心率减慢是肾上腺素直接刺激迷走神经中枢,或通过激活心脏的胆碱能系统活动的结果.Could提出儿茶酚胺类引起心率减慢的原因是该物质作用心脏的α受体所致.到目前为止,关于肾上腺素引起心率减慢的机制没有一致的意见.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想从个体发育过程中研究肾上腺素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正>你的心跳快吗?一般成人的心跳平均是72次/分钟,专业运动员则能低于60次/分钟。原来,人体心脏神经由两条神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控制,分别起兴奋和抑制的作用。运动时大脑兴奋,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控制占了上风,所以心跳加快。运动后交感神经平静,迷走神经占了优势,心跳就逐渐减弱!所以经常锻炼的人,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控制力日益加强,心跳就变慢了。  相似文献   

3.
心脏活动的调节,经典的观点是交感神经中枢与副交感神经中枢的互相作用通过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调节心脏活动,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搏加强加速,迷走神经兴奋时使心搏减慢减弱.但是近年来有丰富的资料证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不但有负性效应,也有正性效应.交感神经兴奋时不能减弱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效应,反而有  相似文献   

4.
作者利用刺激、切断与药物阻断蟾蜍迷走神经的方法,探讨迷走神经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刺激迷走神经和注射Ach均使血液凝固加速,切断迷走神经与阿托品阻断时血液凝固延缓,交感神经对血液凝固无影响。提示蟾蜍的迷走神经对血液凝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利用牵拉和膨胀胃的机械刺激方法,观察动物切断或封闭迷走神经、大内脏神经、腹腔神经节和腹腔动脉血管根部及其周围组织的前后,对内脏牵拉刺激的反应,探讨其外周传入途经问题。二实验结果证明动物的腹腔器官的传入神经纤维包含在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躯体神经中。三胃和其他腹腔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的传入神经纤维,其传入通路有直接和间接的二种形式,前者是直接进入相应的脊髓节段,后者是通过交感神经干和神经丛,上行或下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胃及腹腔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是比较广泛的。  相似文献   

6.
一、利用家兔为实验对象。探讨腹部迷走神经在传导内脏痛中的作用及其原理。二、实验结果证明腹部迷走神经可能参与内脏痛的传导。内脏痛反应的强弱取决于迷走神经传入冲动的数量和当时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而迷走神经传入冲动的数量是取决于刺激强度。三、实验结果证明,不但在迷走神经的传出纤维中具有交感神经纤维。而在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中也含有交感神经纤维此纤维可能是迷走神经中传导内脏痛的成分。四、刺激膈下迷走神经中枢端引起的植物性反应和运动反应(内脏痛反应),是由于迷走神经中的交感神经纤维进入脑干网状结构,兴奋了该结构中的肾上腺素能纤维和5—HT神经元等有关核团,分泌NE和5—HT等体液因素的结果。是内脏器官受到强烈刺激的应激反应。五、动物处于低血压时,动物对刺激膈下迷走神经中枢端引起的痛疼反应比较敏感,其原因可能由于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系统失去对网状结构激动系统的抑制作用以及同时伴有乏O_2和CO_2增加,通过对网状结构的反射性和直接刺激作用,激活网状结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刺激大白鼠中脑中央灰质区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交界性节律、窦性心动过缓和J点下移等心电图变化。刺激大白鼠中脑中央灰质区出现的室性心动过速是由于交感神经的作用。交界性节律与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迷走神经的作用。J点下移可能是肾上腺素能α受休的作用。正常的心脏活动是在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相互对抗和相辅相成的作用下维持的,任何一方的减弱或亢进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蛙的心脏受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实验利用阿托品封闭蛙心迷走神经,单纯电刺激蛙心交感神经,观察其对蛙心搏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蛙心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蛙心搏动加快加强.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观察了刺激中缝大核对大鼠胃酸排出量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实验表明:刺激中缝大核可增加胃酸排出量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干可以消除这种作用。去除腹腔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上交感神经节后,刺激中缝大核胃酸排出量不再增加,而血清胃泌素水平仍然增加.因此,中缝大核参与胃酸排出量及胃泌素释放的调节,并有可能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束缚浸水应激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采用大鼠束缚浸水应激模型,观察大鼠束缚浸水、切断迷走神经、阿托品和酚妥拉明对白细胞数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束缚浸水应激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P〈0.05);与不切断迷走神经相比,切断迷走神经组中自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数目非常显著减少(P〈0.01);与束缚浸水应激相比,注射阿托品组中,各免疫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注射酚妥拉明大鼠淋巴细胞显著减少(P〈0.05),白细胞数量虽然升高,但不明显.束缚浸水应激能显著降低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数目,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参与了束缚浸水应激过程,且可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数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评估8周力量和耐力组合训练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在训练前和8周力量和耐力组合训练后进行静息心率测试,并对相应心率变异(HRV)分析.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安静状态下HR显著降低(P0.05),RMSSD指标显著增加(P0.05),SDNN、SDNN/HR、HF以及LF指标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LF/HF指标降低(P0.05).因此8周的力量和耐力组合训练有效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整体上HRV指数增加,表明安静状态下迷走神经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22只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大鼠上,观察和描记刺激杏仁复合体对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强度刺激杏仁复合体后,胃电振幅增加(在对照0.17MV的基础上增加0.07MV)(P<0.05)。其中快波频率和振幅也相应增加。这种效应在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再刺激杏仁复合体对胃电活动的影响还不如切断前明显(P>0.05)。因此可以认为杏仁复合体参与了胃电活动中枢性调节,可能经杏仁核—迷走神经背核及杏仁核—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多神经元接替通路,由迷走传出而导致胃电活动呈正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风湿性心肌炎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前者化验,血沉正常或轻度增快,抗“O”正常;心电图,常用st及T波改变,体征,没有心脏瓣膜病变,后者化验,血沉明显增快,抗“O”增高,心电图,常有P-R间期延长,体征,可发现心脏瓣膜病变。  相似文献   

14.
观察在Wistar大鼠给予利美尼定对基础和反射激活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activity,RSNA)的影响.记录并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在基础状态以及在动物前肢神经给予0.8Hz和1.6Hz(15V,0.2ms)的电刺激时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和肾神经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给利美尼定后可见不仅存在着与剂量相关的血压、心率和肾神经活动幅值的下降(P<0.05),而且功率谱分析结果显示电刺激同样改变了实验组大鼠肾神经活动能量的分布.肾神经活动的功率谱特征的改变虽然提示了利美尼定对肾交感神经活动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但是它不通过体感系统影响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活性.  相似文献   

15.
前言 家兔是生理学实验常用动物之一。其颈部的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减压神经是分别存在、相伴而独立行走的。其中减压神经在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实验中,极为常用。为给家兔生理实验局部解剖提供资料,我们进行了一些家兔减压神经变异类型的分离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实验观察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对瑜伽完全呼吸的急性反应及慢性适应.方法:采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综合检测仪记录分析比较了女大学生(n=9)完全呼吸锻炼前、中、后10分以及五周完全呼吸训练(每周5次,每次30 min)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完全呼吸前自然呼吸状态相比,完全呼吸中心率显著加快(P=0.074),SD及P50极显著性增加(P<0.01).LF.S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HF.S则呈显著性减少(P<0.05),T.S及LF/HF也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当完全呼吸结束恢复到自然呼吸状态后10分钟上述改变则显著性逆转.②对照组(n=7)各项指标五周前后两次测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瑜伽完全呼吸组后测与前测相比,P50显著性降低(P<0.05),LF.S显著性减少(P<0.05),LF/HF显著降低(P=0.09).结论:完全呼吸时心率变异性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和交感神经紧张性升高;完全呼吸训练可使自然呼吸状态下安静时交感神经的紧张性降低及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7.
低频低强度电刺激家兔腓浅神经(SPN)能明显抑制电刺激主动脉神经(AN)诱发的心动过缓,对诱发的降压反应也表现轻度的抑制作用。静脉注射阿托品和两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后,可基本消除电刺激AN诱发的心率减慢,静脉注射心得安几乎不影响这种诱发的心率减慢,提示电刺激SPN对电刺激AN诱发的心率减慢的抑制作用与对心迷走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脑钠肽(BNP)主要是由心脏分泌和存储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为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等功能,BNP水平的检测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在诊断心力衰竭、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评估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现已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李影  田波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122-126
膜融合是囊膜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中两个高度保守的七肽重复序列—HR1和HR2是病毒膜融合过程中的重要功能结构域,在膜融合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构象,因此可能是产生中和抗体反应的潜在的靶目标.作者曾发现HR2多肽和稳定的三螺旋蛋白HR2-HR1-HR2(HR212)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NDV)与细胞的融合.文中证实HR212蛋白在家兔中能引发很强的免疫反应,所产生的抗体可识别HR1和HR2多肽序列,并能抑制NDV和鸡红细胞的血凝反应,以及抑制病毒和细胞的融合.研究结果说明NDV HR212复合体在作为病毒和细胞融合的抑制物的同时,所产生的抗体也可以阻断病毒的侵染.  相似文献   

20.
实验使用36只成熟家兔。实验结果表明,双侧切断颈交感神经可以有效地推迟由于向胃粘膜下层注射石炭酸而引起的耳壳低电阻点的生成和消退时间。作者认为,某种程度上,颈交感神经的活动在家兔耳壳低电阻点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